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42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涉及体育竞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调节机构和增压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为L形,且固定板长臂处两端关于其竖直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杆,增压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压力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动员通过把松紧带卡接在自身腰部,通过压力块自身的重力下移带动第一钢索下移,通过第一钢索下移带动第二钢索下移沿着第二圆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钢索移动,从而增加运动员的前进阻力,通过拉起第一圆杆沿着滑槽滑动至滑槽顶部,然后转动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对第一圆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调节该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体育竞技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田径或称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现代田径运动的分类不同,主要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以及由跑、跳、跃、投掷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共计四十多项,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一般会用到阻力伞,现有的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具有以下缺陷:1、现有的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在对运动员进行阻力训练时一般是通过阻力伞进行辅助训练,在使用阻力伞时需要运动员跑动以增加风阻,需要在户外进行训练,受到天气环境影响较大2、现有的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不能针对上坡环境进行模拟训练,且不能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进程进行阻力大小地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运动员通过把松紧带卡接在自身腰部,然后通过松紧带的松紧力对运动员的腰部进行限位,通过压力块自身的重力下移带动第一钢索下移,通过第一钢索下移带动第二钢索下移沿着第二圆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钢索移动,从而增加运动员的前进阻力,通过拉起第一圆杆沿着滑槽滑动至滑槽顶部,然后转动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对第一圆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调节该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坡度,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压力块,利用压力块自身的重力达到训练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增压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为L形,且固定板长臂处两端关于其竖直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杆,所述增压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压力块,所述调节机构一端固连于增压机构一侧壁底端,固定板便于放置和固定第一圆杆,支撑杆便于固定压力块的位置。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圆杆两端均固连有圆帽,且两个第一圆杆两端均关于其竖直中线固连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中部沿其竖直中线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轴,通过圆帽对第一圆杆进行限位,运动员通过在转动轴前移进而带动转动轴在固定杆内部转动,从而达到运动员可以原地跑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两短壁处均开设有滑槽,两个且滑槽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部均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栓,一个所述第一圆杆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内部,通过拉起第一圆杆沿着滑槽滑动至滑槽顶部,然后转动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对第一圆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调节该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坡度,达到训练的目的。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杆一侧壁底部均沿其竖直中线开设有卡接槽,且两个支撑杆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中部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杆,通过支撑杆对压力块进行限位,通过通孔便于放置第二钢索。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压力块一侧壁中部均固连有卡接块,且两个卡接块均与对应位置处的两个卡接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压力块顶端中部固连有第一圆环,且两个第一圆环内部均活动卡接有第二圆环,两个所述第二圆环顶端固连有第一钢索,通过压力块自身的重力下移带动第一钢索下移,通过卡接块和卡接槽滑动连接对压力块进行限位。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钢索顶端均固连有第二钢索,且两个第二钢索一端均固连有第三钢索,两个所述第三钢索一端固连有松紧带,且第二钢索与第二圆杆滑动连接,运动员通过把松紧带卡接在自身腰部,然后通过松紧带的松紧力对运动员的腰部进行限位,通过第一钢索下移带动第二钢索下移沿着第二圆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钢索移动,从而达到对运动员进行负重训练的目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运动员通过把松紧带卡接在自身腰部,然后通过松紧带的松紧力对运动员的腰部进行限位,通过压力块自身的重力下移带动第一钢索下移,通过第一钢索下移带动第二钢索下移沿着第二圆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钢索移动,从而增加运动员的前进阻力,从而使得该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不要在户外进行训练,从而不会受到天气环境影响,进而保证运动员的训练不会间断。2、本技术通过拉起第一圆杆沿着滑槽滑动至滑槽顶部,然后转动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对第一圆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调节该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坡度,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压力块,利用压力块自身的重力达到训练的目的,从而使得该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可以针对上坡环境进行模拟训练,且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进程进行阻力大小地调整。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放平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拉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增压机构爆炸效果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调节机构;101、固定板;102、滑槽;103、螺纹孔;104、紧固螺栓;105、固定杆;106、第一圆杆;107、转动轴;108、圆帽;200、增压机构;201、支撑杆;202、卡接槽;203、通孔;204、第二圆杆;205、压力块;206、卡接块;207、第一圆环;208、第二圆环;209、第一钢索;210、第二钢索;220、第三钢索;230、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00和增压机构200,调节机构100包括固定板101,固定板101的横截面为L形,且固定板101长臂处两端关于其竖直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杆106,增压机构200包括两个支撑杆201和两个压力块205,调节机构100一端固连于增压机构200一侧壁底端,通过固定板101对固定第一圆杆106进行固定和放置,通过支撑杆201对压力块205的位置进行固定。其中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圆杆106两端均固连有圆帽108,且两个第一圆杆106两端均关于其竖直中线固连有固定杆105,两个固定杆105中部沿其竖直中线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轴107,通过圆帽108对第一圆杆106进行限位,运动员通过在转动轴107前移进而带动转动轴107在固定杆105内部转动,从而达到运动员可以原地跑动,固定板101两短壁处均开设有滑槽102,两个且滑槽102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103,两个螺纹孔103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00)和增压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0)包括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的横截面为L形,且固定板(101)长臂处两端关于其竖直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杆(106),所述增压机构(200)包括两个支撑杆(201)和两个压力块(205),所述调节机构(100)一端固连于增压机构(200)一侧壁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00)和增压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0)包括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的横截面为L形,且固定板(101)长臂处两端关于其竖直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杆(106),所述增压机构(200)包括两个支撑杆(201)和两个压力块(205),所述调节机构(100)一端固连于增压机构(200)一侧壁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圆杆(106)两端均固连有圆帽(108),且两个第一圆杆(106)两端均关于其竖直中线固连有固定杆(105),两个所述固定杆(105)中部沿其竖直中线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轴(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两短壁处均开设有滑槽(102),两个且滑槽(102)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103),两个所述螺纹孔(103)内部均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栓(104),一个所述第一圆杆(106)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10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鲜花杨早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