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38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包含: 一外壳,具有第一开孔及第一导引部;以及 一本体,具有一储存部、对应于该第一开孔的接头部、以及对应于该第一导引部的第二导引部; 其中该本体可滑动地位于该外壳内,藉由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的导引滑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当该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头部露出于该第一开孔之外,且当该本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接头部内藏于该外壳之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式储存装置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免遮罩的USB可携式磁盘磁盘(HandyDrive)。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各种储存媒体也日益小型化与可携带化。目前市场上已随处可见各种可携式储存装置等产品,例如所谓的随身碟(可携式磁盘),以当前技术而言,其一般均多半使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图1显示了一般常见的USB可携式磁盘500,其具有一本体510,本体内具有储存部,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等储存媒体,并使用一分离的遮罩盖520盖住USB接头515。另外,本体510上还具有一指示灯530,例如一发光二极管(LED),以进行可携式磁盘500的操作显示功能。使用此一已知的USB可携式磁盘500时,将遮罩盖520移除,即可将USB接头515插入电脑的USB插槽中,进行存取,在存取操作时,指示灯530会亮起,以显示USB可携式磁盘500处于操作中状态。当使用完毕时,将遮罩盖520盖住USB接头515,即可具有防尘保护等功能。另外,在本体510或遮罩盖520上也可设置一吊挂部(未图示),例如一钩环或吊挂孔,供使用者吊挂于颈部,以便于随身携带。然而,上述已知的USB可携式磁盘500在使用与携带时,仍然具有一些不便的缺点。以下分别说明这些缺点。首先,已知的USB可携式磁盘500系使用分离的遮罩盖520盖住USB接头515以进行保护,同时使用者在使用USB可携式磁盘500而将遮罩盖520取下时,往往将遮罩盖520随手置于一旁,因此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或是反复将USB可携式磁盘500插入电脑进行存取与取下收藏时,容易不慎将遮罩盖520遗失。如此,不但无法对USB接头515进行防尘保护,且失去遮罩盖520的USB可携式磁盘500也会使-->得其外观的完整造型被破坏。另外,已知的USB可携式磁盘500所具有的指示灯530多半为一小型的LED,因此不论设置于何种位置,均无法由各个角度容易地辨识其灯号。尤其在目前电脑系统经常使用多种周边装置的情况下,指示灯530的灯号可能受使用场合的空间或其他周边装置的影响而不易辨别,因此使用者可能会因误判USB可携式磁盘500的资料存取已经完成,而在USB可携式磁盘500仍在进行存取操作的情况下将USB可携式磁盘500拔出,而造成资料存取的不正常中断,甚至导致资料的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针对已知USB可携式磁盘的问题,而将本体与其外壳设置成分离而可相对滑动,如此可藉由外壳做为遮罩的功能,即可免除分离式的遮罩盖;且可藉由在外壳上设置导光元件的方式,当可携式储存装置在使用中时,使用者可多角度辨识灯光部的灯号,而避免因灯号的误判而在资料存取中将可携式储存装置拔出。本技术揭示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包含一外壳以及一本体。外壳具有第一开孔及第一导引部,而本体具有一储存部、对应于第一开孔的一接头部、以及对应于第一导引部的第二导引部。其中,本体可滑动地位于外壳内,藉由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的导引滑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当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接头部露出于第一开孔之外,此时可携式储存装置处于使用状态;而当本体位于第二位置时,接头部内藏于外壳之内,此时可携式储存装置处于收藏状态。本技术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中,外壳还可具有第二开孔,且本体更具有对应于第二开孔的一吊挂部。此一吊挂部最好与接头部相对,例如当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此时接头部露出于第一开孔之外而使可携式储存装置处于使用状态,则吊挂部可内藏于外壳之内;而当本体位于第二位置时,此时接头部内藏于外壳之内而使可携式储存装置处于收藏状态,则吊挂部可露出于第二开孔之外,以便于使用者将可携式储存装置随身吊挂而易于携带。另外,本技术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中,第一导引部可为一导引凹槽,且第二导引部可为一卡合片。如此,即可藉由导引凹槽与卡合片的导引与卡合,-->使本体相对于外壳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本技术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中,储存部可为一可携式磁盘,且接头部可为一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头。另外,本体可具有一灯光部,例如一发光二极管(LED),用以显示可携式储存装置的操作状态,且外壳可具有对应于灯光部的一导光部,以在使用状态时,将灯光部的灯光导至多角度,以便于使用者容易辨识。为使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USB可携式磁盘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外壳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本体的立体图。图4a是上述实施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b是上述实施例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于收藏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包含一外壳以及一本体。请参见图2与图3,以一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结构。图2显示本实施例的外壳10。本实施例中,外壳10具有第一开孔12、第一导引部14及第二开孔16。第一开孔12位于外壳10的前端,而第二开孔16位于外壳10的后端。第一导引部14则为一导引凹槽,其前后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用以供本体20对位。另外,本实施例中,外壳10还具有一导光部30。导光部30可为一半透明的导光片,用以导引灯光至不同角度。图3显示本实施例的本体20。本实施例中,本体20具有一储存部22、对应于第一开孔12的接头部24、对应于第一导引部14的第二导引部26、以及对应于第二开孔16的吊挂部28。其中,储存部22为一可携式磁盘,用以储存资料。接头部24为一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头。第二导引部26为一按压式的卡合片,其宽度大略对应于外壳10的第一导引部14的导引凹槽前后较宽的-->部分,如此,即可藉由第一导引部14与第二导引部26的卡合片与凹槽的导引与卡合进行对位,使本体20于外壳10内滑动于一使用位置(第一位置)与一收藏位置(第二位置)之间。吊挂部28上设有一吊挂孔282,可供使用者将可携式储存装置随身吊挂而易于携带。另外,本体20上还设有一灯光部40,例如一发光二极管(LED),用以显示可携式储存装置的操作状态。请再参见图4a与图4b,说明本技术的本体20相对于外壳10位于不同位置时,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不同状态。图4a显示本体20相对于外壳10位于使用位置(第一位置)的情况。当本体20位于使用位置(第一位置)时,接头部24露出于第一开孔12之外,而吊挂部28内藏于外壳10之内,且灯光部40对应于导光部30。此时,可携式储存装置即处于使用状态,接头部24外露而可供插入电脑的USB插槽中,且灯光部40的灯号亮起,而由导光部30将灯光部40的灯光导至各个不同的角度,便于使用者辨识灯号。另外,图4b显示本体20相对于外壳10位于收藏位置(第二位置)的情况。当本体20位于收藏位置(第二位置)时,接头部24内藏于外壳10之内,而吊挂部28露出于第二开孔16之外。此时,可携式储存装置即处于收藏状态,由于接头部24内藏于外壳10内而不外露,因此可由外壳做为遮罩的防尘与保护等功能;且吊挂部28外露,以便于使用者将可携式储存装置随身吊挂而易于携带。另外,由于可携式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式储存装置,包含:一外壳,具有第一开孔及第一导引部;以及一本体,具有一储存部、对应于该第一开孔的接头部、以及对应于该第一导引部的第二导引部;其中该本体可滑动地位于该外壳内,藉由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的导引滑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当该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头部露出于该第一开孔之外,且当该本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接头部内藏于该外壳之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还具有第二开孔,且该本体还具有对应于该第二开孔的一吊挂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吊挂部内藏于该外壳之内,且当该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瞿惠民陈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