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整形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71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树枝弯折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树整形工具,所述整形工具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中至少有一根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且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的整形杆与所述连杆至少有两个固定位置,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底部还设有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杆下方设置可拆卸式相连的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可通过树枝的弯折情况调整第一、第二及第三整形杆的间距,满足不同树枝的弯折整形需求。本装置操作简便且不易损伤枝条,还能根据树枝的生长做调整,使果树枝条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实现果树的高产增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整形工具
本技术属于树枝弯折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果树整形工具。
技术介绍
果树整形是果树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果树整形除了常见的修剪整形,还需修整果树枝条的生长方向、角度等,使果树能更好获得光照,进一步提高果树的坐果率,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目前,一般人们使用拉绳、悬挂重物等对树枝进行弯折,操作繁琐,且不能根据每根枝条的生长情况调整弯折的受力点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整形工具,从而克服现有果树整形工具操作繁琐、不能调节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整形工具,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中至少有一根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且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的整形杆与所述连杆至少有两个固定位置,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底部还设有限位凸起。使用时,将果树树枝依次沿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前后缠绕,并固定在连杆和限位凸起之间的整形杆上,进而修正树枝的弯折方向。其中,整形杆与连杆可拆卸式相连,可根据树枝的弯折情况选择修正的部位,更好地满足树枝的生长需求。优选的,所述第一整形杆和第二整形杆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整形杆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连杆上还设有定位凸条;所述第三整形杆顶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三整形杆上部还设有卡条,所述卡条末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条相匹配的卡扣。使用时,先将第三整形杆移到所需位置,再将卡条的卡扣固定到定位凸条中进一步实现第三整形杆与连杆的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有长条形定位槽,所述第三整形杆的上部设有螺孔,螺栓穿过所述定位槽和螺孔,实现所述整形杆与连杆的固定。所述螺栓也可以用卡扣代替,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方式实现第三整形杆与连杆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不平行。限位凸起的设置,有利于树枝的固定。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或第三整形杆组成弯钩状。更有利于树枝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或第三整形杆上设有竖向整形凸条。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有加强筋。结构更稳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连杆下方设置可拆卸式相连的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可通过树枝的弯折情况调整第一、第二及第三整形杆的间距,满足不同树枝的弯折整形需求。本装置操作简便且不易损伤枝条,还能根据树枝的生长做调整,使果树枝条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实现果树的高产增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三整形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第三整形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连杆;2、第一整形杆;3、第二整形杆;4、第三整形杆;5、加强筋;6、滑槽;7、定位凸条;8、滑块;9、卡条;10、卡扣;11、限位凸起;12、定位槽;13、螺孔;14、螺栓;15、整形凸条;16、树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果树整形工具,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所述第一整形杆2和第二整形杆3与所述连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整形杆4与所述连杆1可拆卸式相连。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整形杆2或第二整形杆3与所述连杆1可拆卸式相连。或者其中一根整形杆与所述连杆1固定连接,另外两根整形杆与所述连杆1可拆卸式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设有加强筋5。所述连杆1上设有横向滑槽6,所述滑槽6下方的连杆1上还设有定位凸条7;所述第三整形杆4顶部设有与所述滑槽6相匹配的滑块8,所述第三整形杆4上部还设有卡条9,所述卡条9末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条7相匹配的卡扣10。使用时,先将第三整形杆4移到所需位置,再将卡条9的卡扣10固定到定位凸条7中进一步实现第三整形杆4与连杆1的固定。所述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底部还设有限位凸起11。所述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上设有两个限位凸起11,所述限位凸起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杆1的延伸方向垂直。不管树枝16从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的前侧或后侧缠绕,限位凸起11都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一种果树整形工具,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所述第一整形杆2和第二整形杆3与所述连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整形杆4与所述连杆1可拆卸式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设有凸起状加强筋5。所述连杆右下方设有长条形定位槽12,所述第三整形杆4的上部设有螺孔13,所述螺栓14穿过所述定位槽12和螺孔13,实现所述整形杆与连杆1的固定。使用时,先将第三整形杆4移动到合适位置,再通过螺栓14将第三整形杆4与所述连杆固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螺栓14改为卡扣10固定,或者采用其它现有方式实现固定。所述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底部还设有限位凸起11。所述限位凸起11与所述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或第三整形杆4组成弯钩状。述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或第三整形杆4上设有竖向整形凸条15。所述竖向整形凸条15外端为弧形,既方便树枝16缠绕,又不易伤到树枝16。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果树树枝16依次沿第一整形杆2、第二整形杆3和第三整形杆4前后缠绕,并固定在连杆和限位凸起11之间的整形杆上,进而修正树枝16的弯折方向。其中,整形杆与连杆1可拆卸式相连,可根据树枝16的弯折情况选择修正的部位,更好地满足树枝16的生长需求。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中至少有一根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且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的整形杆与所述连杆至少有两个固定位置,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底部还设有限位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中至少有一根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且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的整形杆与所述连杆至少有两个固定位置,所述第一整形杆、第二整形杆和第三整形杆底部还设有限位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杆和第二整形杆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整形杆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树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连杆上还设有定位凸条;所述第三整形杆顶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三整形杆上部还设有卡条,所述卡条末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条相匹配的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廖惠红刘福平陈东奎黄宏明黄其椿施平丽张兰汪妮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