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10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上方设有限位盘,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固定套筒通过旋转轴固定在支撑柱上,支撑柱的一侧面开槽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套设有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时,当拧动一号固定栓时,一号固定栓松动可以通过套环拉动滑动杆,将滑动杆上固定的若干支撑杆进行整体升高或者降低在支撑柱上进行调节高度,而需要单独调节支撑杆时,可以通过二号固定栓进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而固定套筒可以通过旋转轴在支撑柱上进行旋转进行调节安装稳定杆和连接杆,从而方便在支撑柱安装后方便安装稳定杆和连接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面架,具体是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
技术介绍
猕猴桃又名奇异果,因其特有的营养价值享有“水果之王”、“世界珍果”之美誉。猕猴桃耐荫、喜光、怕曝晒,成年树喜阴湿,又需阳光照射。猕猴桃是滕本植物,搭建适宜的架式关系到植株的生长与结果。但是,目前,猕猴桃生产上以水平棚架居多,此种架式操作管理比较方便,果实负载量较大。由于猕猴桃萌芽力和成枝力强,当结果枝与营养枝同处一个平面时,极易造成枝梢相互缠绕,架面通风透光弱,会加大管理枝梢的难度和病虫危害程度,特别是在猕猴桃溃疡病疫区会加剧该病害的危害与传播,另外,在枝梢处于水平生长状态下,生长势弱的品种如红阳猕猴桃所抽生的枝梢比较细弱,对次年植株的生长与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且传统的架面都是固定的无法广泛的适用于猕猴桃高低不同的树植。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上方设有限位盘,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固定套筒通过旋转轴固定在支撑柱上,支撑柱的一侧面开槽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套设有套环,套环一侧面固定设有滑动杆,套环另一侧面开孔并孔内设有一号固定栓,所述滑动杆上开设有若干孔,滑动杆上的若干孔内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滑动杆上若干孔的一侧面均开孔并孔内设有二号固定栓;所述滑动杆上方设有稳定杆,稳定杆上开孔并孔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通过二号固定栓固定在滑动杆上,所述支撑杆顶部贯穿出稳定杆中的孔洞外,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一端顶部固定有固定轴,支撑板另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根缠绕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盘固定在支撑柱上,预埋件底部为圆锥形状并外表面呈螺栓形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筒呈圆柱形状并四面均设有卡紧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固定栓和二号固定栓均为星型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轴的顶部表面上固定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孔设有若干圆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杆和滑动杆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柱上的固定套筒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右侧通过固定套筒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将两根支撑柱相互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本技术,安装时,通过人员将支撑柱底部的预埋件固定在猕猴桃树植的附近,当预埋件固定好后限位盘进行限位,从而使支撑柱进行固定,而固定块上的圆孔内部可以进行缠绕尼龙绳,尼龙绳可以将猕猴桃树植上的猕猴桃树枝进行缠绕固定,支撑杆可以通过调节二号固定栓将支撑杆整体和固定块进行上升或者下降进行调节高度。2、本技术,调节时,当拧动一号固定栓时,一号固定栓松动可以通过套环拉动滑动杆,将滑动杆上固定的若干支撑杆进行整体升高或者降低在支撑柱上进行调节高度,而需要单独调节支撑杆时,可以通过二号固定栓进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而固定套筒可以通过旋转轴在支撑柱上进行旋转进行调节安装稳定杆和连接杆,从而方便在支撑柱安装后方便安装稳定杆和连接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中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预埋件;3、限位盘;4、固定套筒;5、旋转轴;6、限位槽;7、套环;8、一号固定栓;9、滑动杆;10、二号固定栓;11、支撑杆;12、支撑板;13、缠绕杆;14、固定轴;15、固定块;16、圆孔;17、稳定杆;18、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底端设有预埋件2,预埋件2上方设有限位盘3,所述限位盘3固定在支撑柱1上,预埋件2底部为圆锥形状并外表面呈螺栓形状,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设有固定套筒4,固定套筒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旋转轴5,所述固定套筒4通过旋转轴5固定在支撑柱1上,所述固定套筒4呈圆柱形状并四面均设有卡紧口,支撑柱1的一侧面开槽设有限位槽6,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套设有套环7,套环7一侧面固定设有滑动杆9,套环7另一侧面开孔并孔内设有一号固定栓8,所述滑动杆9上开设有若干孔,滑动杆9上的若干孔内均设有支撑杆11,所述滑动杆9上若干孔的一侧面均开孔并孔内设有二号固定栓10,所述一号固定栓8和二号固定栓10均为星型螺栓;所述滑动杆9上方设有稳定杆17,稳定杆17上开孔并孔内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底部通过二号固定栓10固定在滑动杆9上,所述稳定杆17和滑动杆9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柱1上的固定套筒4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杆11顶部贯穿出稳定杆17中的孔洞外,所述支撑杆11顶端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一端顶部固定有固定轴14,支撑板12另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根缠绕杆13,所述固定轴14的顶部表面上固定设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上开孔设有若干圆孔16,所述支撑柱1右侧通过固定套筒4设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将两根支撑柱1相互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安装时,通过人员将支撑柱1底部的预埋件2固定在猕猴桃树植的附近,当预埋件2固定好后限位盘3进行限位,从而使支撑柱1进行固定,而固定块15上的圆孔16内部可以进行缠绕尼龙绳,尼龙绳可以将猕猴桃树植上的猕猴桃树枝进行缠绕固定,支撑杆11可以通过调节二号固定栓10将支撑杆11整体和固定块15进行上升或者下降进行调节高度;调节时,当拧动一号固定栓8时,一号固定栓8松动可以通过套环7拉动滑动杆9,将滑动杆9上固定的若干支撑杆11进行整体升高或者降低在支撑柱1上进行调节高度,而需要单独调节支撑杆11时,可以通过二号固定栓10进行调节支撑杆11的高度,而固定套筒4可以通过旋转轴5在支撑柱1上进行旋转进行调节安装稳定杆18和连接杆17,从而方便在支撑柱1安装后方便安装稳定杆18和连接杆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底端设有预埋件(2),预埋件(2)上方设有限位盘(3),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设有固定套筒(4),固定套筒(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旋转轴(5),所述固定套筒(4)通过旋转轴(5)固定在支撑柱(1)上,支撑柱(1)的一侧面开槽设有限位槽(6),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套设有套环(7),套环(7)一侧面固定设有滑动杆(9),套环(7)另一侧面开孔并孔内设有一号固定栓(8),所述滑动杆(9)上开设有若干孔,滑动杆(9)上的若干孔内均设有支撑杆(11),所述滑动杆(9)上若干孔的一侧面均开孔并孔内设有二号固定栓(10);/n所述滑动杆(9)上方设有稳定杆(17),稳定杆(17)上开孔并孔内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底部通过二号固定栓(10)固定在滑动杆(9)上,所述支撑杆(11)顶部贯穿出稳定杆(17)中的孔洞外,所述支撑杆(11)顶端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一端顶部固定有固定轴(14),支撑板(12)另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根缠绕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整枝用连体双面架,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底端设有预埋件(2),预埋件(2)上方设有限位盘(3),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设有固定套筒(4),固定套筒(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旋转轴(5),所述固定套筒(4)通过旋转轴(5)固定在支撑柱(1)上,支撑柱(1)的一侧面开槽设有限位槽(6),所述支撑柱(1)的中部套设有套环(7),套环(7)一侧面固定设有滑动杆(9),套环(7)另一侧面开孔并孔内设有一号固定栓(8),所述滑动杆(9)上开设有若干孔,滑动杆(9)上的若干孔内均设有支撑杆(11),所述滑动杆(9)上若干孔的一侧面均开孔并孔内设有二号固定栓(10);
所述滑动杆(9)上方设有稳定杆(17),稳定杆(17)上开孔并孔内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底部通过二号固定栓(10)固定在滑动杆(9)上,所述支撑杆(11)顶部贯穿出稳定杆(17)中的孔洞外,所述支撑杆(11)顶端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一端顶部固定有固定轴(14),支撑板(12)另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根缠绕杆(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富崔丽江贾越华向世军黄念田斌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