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5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慢炖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它坐落于电热外壳的加热腔中使用。它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内胆的受热面积,增加一个可装饰立体图文的区块。该内胆(1)上有凹凸形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形结构(2)分布在内胆外壁;优选分布在内胆外壁下部。分布有凹凸形结构(2)的下部内胆壁内缩。(*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炊具,具体是一种电热慢炖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它坐落于电热外壳的加热腔中使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2166731Y公开了“一种组合多功能陶瓷电热锅”,其陶瓷锅体底部做有一定形状的槽沟,电热丝均匀嵌盘在其中,用耐高温无毒绝缘导热填料填平槽沟,使电热丝密封其中,以提高加热效率。但该结构不适于在发热圈做在外壳上的电热锅使用。现有技术中,发热圈做在外壳上的电热慢炖锅主要有机座(金属底座4、金属外壳5)、电器(发热圈6、电源插座、旋钮开关7等)、发热圈外的铝套8,玻璃盖9和陶瓷内胆1组成。其中陶瓷内胆形状多为圆桶形或椭圆桶形,表面没有槽沟,其热效率待提高;且完全装配在金属外壳内(如图1所示),使产品外观只能装饰平面图文(如喷涂或金属本色等),单调且缺乏生气,时间较长表面易剥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内胆的受热面积,增加一个可装饰立体图文的区块。本技术的一种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内胆上有凹凸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形结构分布在内胆外壁。内胆外壁有凸形或凹形结构以增加比表面积,以提高受热速度,而设在内胆外壁正好电热外壳的加热元件配合。凹凸形结构的分布视外壳电热器件的位置而定,可以设在整个外壁,作为优选,凹凸形结构分布在内胆外壁下部。这样既可以降低相配的电热外壳的高度,减少材耗以降低成本,还使得内胆上部外壁裸露出来,为内胆的美化提供了图文装饰区。作为优选,分布有凹凸形结构的下部内胆壁内缩,与上部内胆壁形成类似的台阶形,使得内胆与电热外壳的配合更加合理。内胆上半部分外壁可以采用浮雕式印模、手绘、贴花纸等陶瓷工艺手段,制作成风格各异的工艺图案,增加外观美感。作为优选,内胆外壁上部有凹凸形图文,使图文既有立体感,还有永久性。内胆外壁上的凹形结构可以是若干凹点、凹条或其结合(如凹条壁+凹点底),作为优选,该凹形结构是相间分布的凹条,因为凹条结构的生产比较简单。这些凹条可以是竖、横、斜向分布,或者是它们的结合。本技术的内胆具有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接触热源的比表面积大,保证了金属外圈实际包裹面积减少后产品的热传导效率;其上半部增加了可装饰立体图文的区块,它与外壳平面图文配合相得益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电热慢炖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见图2,本技术的电热慢炖锅用陶瓷内胆容器1,它分为下半的内缩的内嵌部分和上半的装饰部分,两部分之间成类似的台阶形。内嵌部分外壁有瓦楞式凹条状2,上半部分外围采用浮雕式印模制作的凹凸形图文3。它与电热慢炖锅的外壳配合使用,外壳包括金属底座4,金属外壳5,发热圈6,旋钮开关7,铝套8和玻璃盖9组成,见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内胆(1)上有凹凸形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形结构(2)分布在内胆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内胆(1)上有凹凸形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形结构(2)分布在内胆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形结构(2)分布在内胆外壁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有凹凸形结构(2)的下部内胆壁内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锅用陶瓷内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外壁上部有凹凸形图文(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尧根王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民生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