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51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主磁极,两个所述主磁极的相对一侧设有空气隙,空气隙的内壁插接有电枢,所述机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换向磁极,所述后端盖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油盒,所述后端盖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收集盒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穿过后端盖位于后端盖的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待发现漏出的润滑油从导管漏下时,工作人员即知道电动机内部出现漏油的情况,可以及时清洗电动机的散热孔,给电动机进行散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
技术介绍
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他励和自励3类,其中自励又分为并励、串励和复励3种。当直流电源通过电刷向电枢绕组供电时,电枢表面的N极下导体可以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根据左手定则导体将受到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电枢表面S极下部分导体也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同样根据左手定则导体也将受到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这样,整个电枢绕组即转子将按逆时针旋转,输入的直流电能就转换成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能。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基座,主磁极,换向极,电刷装置等;转子(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直流电动机运转过程中,机内温度越高,与外界的压力差越大,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从缝隙处漏出,现有的装置都无法及时发现电动机内部出现漏油情况,漏油后继续工作的过程导致电动机磨损严重,实用性较差。综上,现有的大多数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主磁极,两个所述主磁极的相对一侧设有空气隙,空气隙的内壁插接有电枢,所述机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换向磁极,所述后端盖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油盒,所述后端盖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收集盒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穿过后端盖位于后端盖的一侧外壁上,导管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电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向器,换向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套接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接电箱,接电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接头。进一步的,所述电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风扇位于前端盖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两个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两个支撑垫的顶部外壁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的一侧外壁上卡接有防尘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收集盒和导管,电动机内部漏油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由于前端盖的散热孔出现堵塞情况后,内部温度持续升高,造成压力差更加明显,从而润滑油会从转轴连接的缝隙处漏下到收集盒内,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待发现漏出的润滑油从导管漏下时,工作人员即知道电动机内部出现漏油的情况,可以及时清洗电动机的散热孔,给电动机进行散热处理。2.通过设置的防尘罩,出现润滑油漏油的情况最大原因就是电动机内部温度过高,散热孔被工作环境内的灰尘堵塞后,风扇无法将内部的热量排出,内部温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内外压强差越来越高,设置的防尘罩是卡接在前端盖的散热孔外部,每次使用前,可以轻松取下防尘罩进行清扫,保证使用过程电动机散热稳定,该装置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实施例1的立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实施例1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实施例1电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支撑垫、2-前端盖、3-换向器、4-机壳、5-后端盖、6-转轴、7-支撑腿、8-安装螺栓、9-换向磁极、10-接电箱、11-连接接头、12-主磁极、13-注油盒、14-控制阀、15-收集盒、16-轴承、17-电枢、18-风扇、19-防尘罩、20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包括后端盖5,后端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壳4,机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主磁极12,两个主磁极12的相对一侧设有空气隙,空气隙的内壁插接有电枢17,机壳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换向磁极9,后端盖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油盒13,后端盖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盒15,收集盒1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管20,导管20穿过后端盖5位于后端盖5的一侧外壁上,导管2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4。本技术中,电枢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向器3,换向器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壁套接有轴承16。本技术中,机壳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接电箱10,接电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接头11。本技术中,电枢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8。本技术中,机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2,风扇18位于前端盖2的内部。本技术中,后端盖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7,两个支撑腿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两个支撑垫1的顶部外壁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动机一侧外壁的接电箱10内的连接接头11与外接电源连接,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内部漏油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大的可能是由于前端盖2的散热孔出现堵塞情况后,内部温度持续升高,造成压力差更加明显,从而润滑油会从转轴6连接的缝隙处漏下到收集盒15内,控制阀14保持打开状态,待发现漏出的润滑油从导管20漏下时,工作人员即知道电动机内部出现漏油的情况,关闭控制阀14,关闭电动机,对电动机内部及散热孔进行清理,同时给电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实施例2参照图5,一种可有效防漏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包括后端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壳(4),所述机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主磁极(12),两个所述主磁极(12)的相对一侧设有空气隙,空气隙的内壁插接有电枢(17),所述机壳(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换向磁极(9),所述后端盖(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油盒(13),所述后端盖(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盒(15),收集盒(1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管(20),所述导管(20)穿过后端盖(5)位于后端盖(5)的一侧外壁上,导管(2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包括后端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壳(4),所述机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主磁极(12),两个所述主磁极(12)的相对一侧设有空气隙,空气隙的内壁插接有电枢(17),所述机壳(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换向磁极(9),所述后端盖(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油盒(13),所述后端盖(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集盒(15),收集盒(1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管(20),所述导管(20)穿过后端盖(5)位于后端盖(5)的一侧外壁上,导管(2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向器(3),换向器(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壁套接有轴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漏油的直流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福汪浩李树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丰越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