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41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在动力电缆线的端部,所述的动力电缆线包含内芯、屏蔽层和外皮,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屏蔽环、接线鼻子和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通过在动力电缆上设置屏蔽环,屏蔽环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其中第一屏蔽部套设于内芯上,第二屏蔽部套设于外皮上,并且第二屏蔽部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表面的屏蔽层接触,能在动力电缆的端部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在外壳与外皮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能起到防水性能,避免雨水侵蚀,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是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快速充放电也有较强的需求,快速充电设备对动力电缆的屏蔽和防水性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动力电缆要连接在充电设备上需要配合连接器使用,对于大功率的动力电缆需要设置屏蔽层,以防止产生的电磁对充电设备进行干扰,现有的连接器难以满足屏蔽的要求。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在动力电缆线的端部,所述的动力电缆线包含内芯、屏蔽层和外皮,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屏蔽环、接线鼻子和外壳,所述的屏蔽环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所述的第一屏蔽部套设于内芯上,所述的第二屏蔽部套设于外皮上,并且所述的第二屏蔽部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表面的屏蔽层接触,所述的接线鼻子连接在内芯的端部,所述的外壳连接在屏蔽环的外侧,所述的外壳与外皮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第一屏蔽部的外圈设有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上设有环形箍。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环形箍采用环形弹簧首尾连接而成。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防水密封结构包含防水圈和防水圈保持架,所述防水圈的内圈套设在外皮上,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用于容纳防水圈的台阶孔,所述防水圈的外圈连接在台阶孔内。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防水圈保持架包含连接在外壳上的保持架本体,所述的保持架本体上设有用于将防水圈锁定在台阶孔内的挡边。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扣勾,所述的保持架本体上设有与扣勾配合的扣孔。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防水圈内圈的表面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密封凸起。如上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防水圈外圈的表面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密封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在动力电缆上设置屏蔽环,屏蔽环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其中第一屏蔽部套设于内芯上,第二屏蔽部套设于外皮上,并且第二屏蔽部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表面的屏蔽层接触,能在动力电缆的端部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在外壳与外皮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能起到防水性能,避免雨水侵蚀,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的全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在动力电缆线100的端部,所述的动力电缆线100包含内芯101、屏蔽层102和外皮103,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屏蔽环1、接线鼻子2和外壳3,所述的屏蔽环1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11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12,所述的第一屏蔽部11套设于内芯101上,所述的第二屏蔽部12套设于外皮103上,并且所述的第二屏蔽部12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103表面的屏蔽层102接触,所述的接线鼻子2连接在内芯101的端部,所述的外壳3连接在屏蔽环1的外侧,所述的外壳3与外皮103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4。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在动力电缆上设置屏蔽环,屏蔽环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其中第一屏蔽部套设于内芯上,第二屏蔽部套设于外皮上,并且第二屏蔽部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表面的屏蔽层接触,能在动力电缆的端部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在外壳3与外皮103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能起到防水性能,避免雨水侵蚀,提高使用寿命。为了使第一屏蔽部与内芯紧密接触,在第一屏蔽部11的外圈设有环形槽111,所述的环形槽111上设有环形箍112。通过环形箍来提高第一屏蔽与内芯的紧密程度。本实施例中,环形箍112采用环形弹簧首尾连接而成,采用这样的结构,环形箍具有较大的收缩和拉伸的范围,能提供较强的收缩力,便于安装,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强。本实施例中,防水密封结构4包含防水圈41和防水圈保持架42,所述防水圈41的内圈套设在外皮103上,所述的外壳3上设有用于容纳防水圈41的台阶孔31,所述防水圈41的外圈连接在台阶孔31内。防水圈保持架42包含连接在外壳3上的保持架本体421,所述的保持架本体421上设有用于将防水圈41锁定在台阶孔31内的挡边422。为了方便保持架的装配,外壳3的外侧设有扣勾32,所述的保持架本体421上设有与扣勾32配合的扣孔4211。为了提高防水圈的密封效果,在防水圈41内圈的表面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密封凸起411;第一密封凸起411具有三个,其截面呈梯形。为了提高防水圈的密封效果,在防水圈41外圈的表面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密封凸起412;第二密封凸起412具有三个,其截面呈梯形。本技术按照以下步骤安装:步骤一、去掉一段外皮,并将屏蔽层反折,使屏蔽层位于外皮的表面;步骤二、按照正确的方向套上屏蔽环,并使用压端机将屏蔽环压紧;步骤三、装上环形箍;步骤四、装上防水密封结构和外壳;步骤五、安装接线鼻子。采用这种的步骤具有步骤少、安装快的优点。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在动力电缆线(100)的端部,所述的动力电缆线(100)包含内芯(101)、屏蔽层(102)和外皮(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屏蔽环(1)、接线鼻子(2)和外壳(3),所述的屏蔽环(1)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11)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12),所述的第一屏蔽部(11)套设于内芯(101)上,所述的第二屏蔽部(12)套设于外皮(103)上,并且所述的第二屏蔽部(12)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103)表面的屏蔽层(102)接触,所述的接线鼻子(2)连接在内芯(101)的端部,所述的外壳(3)连接在屏蔽环(1)的外侧,所述的外壳(3)与外皮(103)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在动力电缆线(100)的端部,所述的动力电缆线(100)包含内芯(101)、屏蔽层(102)和外皮(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屏蔽环(1)、接线鼻子(2)和外壳(3),所述的屏蔽环(1)包含呈管状的第一屏蔽部(11)和呈管状的第二屏蔽部(12),所述的第一屏蔽部(11)套设于内芯(101)上,所述的第二屏蔽部(12)套设于外皮(103)上,并且所述的第二屏蔽部(12)与翻折之后位于外皮(103)表面的屏蔽层(102)接触,所述的接线鼻子(2)连接在内芯(101)的端部,所述的外壳(3)连接在屏蔽环(1)的外侧,所述的外壳(3)与外皮(103)之间设有防水密封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部(11)的外圈设有环形槽(111),所述的环形槽(111)上设有环形箍(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动力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箍(112)采用环形弹簧首尾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奥东欧阳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洋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