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41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2
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以及多个导电端子。第一绝缘本体具有第一端面和在第一端面分隔出多个间隔区域的两个凸肋;第二绝缘本体具有第二端面和二凹槽,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彼此邻接且各凸肋嵌入各凹槽而共同形成多个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各导电端子对应各间隔区域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之间具有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使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之间的电弧导电距离都能经由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而实质变长。借此,可达成实质加长电弧导电距离而在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之间避免引发电弧的效果,因此能使用在高电压的导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装置,特别是指能耐高压而避免引发电弧的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电连接器,特别是其绝缘本体由两个小绝缘本体彼此端面对端面串接而成且共同埋设多个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例如MiniDin连接器(Din,德国标准化学会,DeutschesInstitutfürNormunge.V.)。这类电连接器若使用在高电压(例如AC1500V)的导电连接时,两端面会经由邻接而共同形成空气间隙。此时,经过实验验证所得到的结论,经由空气间隙跨接于这两端面之间的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其间的空气距离若未大于等于1.5mm,所导通的高电压将会经由过短的空气距离(俗称:爬电距离)而引发电弧,安全性堪虑。然而,现有这类电连接器的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之间的空气距离却都小于1.5mm,导致根本无法使用在高电压(例如AC1500V)的导电连接,早为人所诟病已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借由在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之间都具有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以实质加长电弧导电距离或空气距离而避免引发电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面和凸出于该第一端面的至少两个凸肋,该至少两个凸肋彼此交叉而在该第一端面分隔出多个间隔区域;一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端面和对应该至少两个凸肋自该第二端面凹陷的至少两个凹槽,该第一端面和该第二端面彼此邻接且各该凸肋分别嵌入各该凹槽内而共同形成多个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各该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各该间隔区域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任相邻两个该导电端子之间具有该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其中,当使用于高电压的导电连接时,任相邻两个该导电端子之间的电弧导电距离,经由该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而实质变长至能避免引发电弧。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即使受限于规范而无法改变各导电端子的位置,仍能借由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而实质加长电弧导电距离或空气距离至大于或等于1.5mm,因此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之间将绝不会引发电弧而能使用在高电压的导电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装置中的第一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装置中的第二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一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之间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依据图5的一剖视图,显示第一和第二弯折形空气间隙。图7为本技术依据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依据图7的8-8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电连接装置于焊接导线并包覆后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电连接装置1:第一绝缘本体11:第一端面12:环凹部13:凸肋14:间隔区域15:插孔16:定位柱2:第二绝缘本体21:第二端面22:环凸缘23:凹槽25:插槽26:定位孔3:导电端子31:导接段32:焊接段4:金属外壳C:包覆体G1: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G2:第二弯折形空气间隙W: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有关本新型的详细说明和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以下简称电连接装置),可为各式将其绝缘本体由第一、二绝缘本体彼此串接且在第一、二绝缘本体共同埋设多个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电连接装置100则以MiniDin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电连接装置100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1、一第二绝缘本体2以及多个导电端子3,较佳还包括一金属外壳4。第一绝缘本体1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具有一第一端面11和两个凸肋13,较佳还具有一环凹部12。第一绝缘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定义有一第一轴向(图中未示),两个凸肋13沿第一轴向凸出于第一端面11。两个凸肋13彼此交叉而在第一端面11分隔出如图1所示的四个间隔区域14。其中,二凸肋13的交叉方式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彼此十字形交叉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绝缘本体1在各间隔区域14内还沿第一轴向分别开设有一插孔15。环凹部12则是第一绝缘本体1对应第一端面11的周缘沿第一轴向凹陷而成,且环凹部12环绕二凸肋13、四个间隔区域14和四个插孔15。第二绝缘本体2如图2和图4所示,具有一第二端面21和两个凹槽23,较佳还具有一环凸缘22。第二绝缘本体2沿其长度方向定义有一第二轴向(图中未示),两个凹槽23对应两个凸肋13沿第二轴向自第二端面21凹陷,因此两个凹槽23相同于两个凸肋13亦彼此交叉。第二绝缘本体2还开设有对应于各插孔15的四插槽25。环凸缘22则是第二绝缘本体2对应第二端面21的周缘沿第二轴向凹陷而成,且环凸缘22与环凹部12彼此相对,使环凸缘22能对应环凹部12嵌入。且,环凸缘22环绕二凹槽23和四个插槽25。各导电端子3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对应各间隔区域14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和第二绝缘本体2。详细而言,每一导电端子3同时插接于第一绝缘本体1的插孔15和第二绝缘本体2的插槽25内,使第一绝缘本体1和第二绝缘本体2共同埋设导电端子3。导电端子3具有彼此首尾相连的一导接部31和一焊接部32,且导接部31插接于插孔15内。如图3至图7所示,借由第一绝缘本体1的第一端面11与第二绝缘本体2的第二端面21沿第一或第二轴向彼此端面对端面邻接(也就是:第一绝缘本体1与第二绝缘本体2彼此同轴相接),且各凸肋13亦分别嵌入各凹槽23内,以共同形成多个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G1(见于图6和图7);必须说明的是,凸肋13可为任何形状的凸出肋条,于本实施例中则可为矩形肋条而具有多个外侧面,凹槽23则相对具有多个内侧面,因此,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G1包含第一端面11与第二端面21之间的间隙以及凸肋13的各外侧面与凹槽23的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至少呈U形)。此时,各导电端子3除使其焊接部32经由各插槽25而露出于第二绝缘本体2的另一端,如图8并搭配图7所示,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3的导接部31之间将会因为具有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G1,使其间的电弧导电距离或空气距离(俗称:爬电距离)从现有的直线形变成本技术的弯折形而实质加长至大于或等于1.5mm,因此任相邻两个导电端子3之间将绝不会引发电弧而能使用在高电压(例如AC1500V)的导电连接。金属外壳4如图4至图7所示,套接第一绝缘本体1和第二绝缘本体2,使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面和凸出于该第一端面的至少两个凸肋,该至少两个凸肋彼此交叉而在该第一端面分隔出多个间隔区域;/n一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端面和对应该至少两个凸肋自该第二端面凹陷的至少两个凹槽,该第一端面和该第二端面彼此邻接且各该凸肋分别嵌入各该凹槽内而共同形成多个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以及/n多个导电端子,各该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各该间隔区域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任相邻两个该导电端子之间具有该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n其中,当使用于高电压的导电连接时,任相邻两个该导电端子之间的电弧导电距离,经由该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而实质变长至能避免引发电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面和凸出于该第一端面的至少两个凸肋,该至少两个凸肋彼此交叉而在该第一端面分隔出多个间隔区域;
一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端面和对应该至少两个凸肋自该第二端面凹陷的至少两个凹槽,该第一端面和该第二端面彼此邻接且各该凸肋分别嵌入各该凹槽内而共同形成多个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以及
多个导电端子,各该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各该间隔区域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任相邻两个该导电端子之间具有该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
其中,当使用于高电压的导电连接时,任相邻两个该导电端子之间的电弧导电距离,经由该第一弯折形空气间隙而实质变长至能避免引发电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凸肋设置为两个,该两个凸肋彼此十字形交叉而在该第一端面分隔出四个该间隔区域,该多个导电端子设置为四而分别对应四个该间隔区域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压型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凸肋设置为三个,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启才
申请(专利权)人:信音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