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39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包括连接器、抽头片,以及谐振柱,谐振柱的底部设有凸台,谐振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凸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抽头片包括大致齐平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位于谐振柱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之间,且抽头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谐振柱、凸台、抽头片通过适配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的螺钉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结构简单,抽头片与谐振柱使用同一颗螺钉共用螺孔固定在腔体上,连接器与凸台之间的距离最短,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大致齐平,大量节省了抽头片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
本技术涉及射频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
技术介绍
在微波系统中,腔体滤波器由于其插入损耗较低、功率容量较大的特性,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腔体滤波器端口耦合方式的选择、单腔品质因数Q值、端口时延等因素对滤波器的调试和使用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传统的滤波器电耦合端口结构是采用连接器内导体与相匹配的连接杆进行焊接,再用连接杆搭焊抽头片,抽头片的另一端采用镀银螺钉固定在腔体内部的时延台上面的方式。通过调整时延台的高度、抽头片的宽窄和形状来进行端口时延大小的设计和仿真。随着通讯无源滤波器的发展到5G时代,其对产品的体积及重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单腔、谐振器的尺寸越来越小,随之留给端口抽头片的安装位置也非常有限,传统的通过腔体上安装柱加螺钉紧固抽头片的方式在空间上很难满足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6506001U公开了一种电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包括连接器(20)、连接杆(30)、抽头片(40),金属垫片(50)以及耦合谐振柱(60),所述连接杆(30)与所述连接器(20)连接;所述抽头片包括第一安装端(41)、第二安装端(47),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耦合谐振柱连接;所述耦合谐振柱为一端有底部筒状柱体,所述耦合谐振柱的柱身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从所述耦合谐振柱的开口端延伸到所述底部,所述开口槽可容所述第二安装端伸入到所述耦合谐振柱内部中心;所述金属垫片被可拆卸地夹持在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该技术可以节省腔内空间,但是需要对连接器和耦合谐振柱做相应的改进,加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腔体滤波器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占用空间较大,或者加工难度大,为此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包括连接器、抽头片,以及谐振柱,所述谐振柱的底部设有凸台,所述谐振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抽头片包括大致齐平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位于谐振柱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之间,且抽头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谐振柱、凸台、抽头片通过适配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依次连接着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形成U形。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通过若干个弯折部结构相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焊接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器与凸台平行间隔分布。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和盖板,具有如上所述的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谐振柱安装于腔体内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调试螺杆,所述调试螺杆穿过盖板上的螺纹孔并伸入到所述谐振柱的内部中心。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试螺杆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盖板上的螺纹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结构简单,抽头片与谐振柱使用同一颗螺钉共用螺孔固定在腔体上,连接器与凸台之间的距离最短,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大致齐平,大量节省了抽头片的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腔体,2、连接器,3、抽头片,4、螺钉,5、谐振柱,6、盖板,7、调试螺杆,8、螺母,9、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连接器2、抽头片3,以及谐振柱5,其特征是: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设有凸台9,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抽头片包括大致齐平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位于谐振柱5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之间,且抽头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谐振柱5、凸台、抽头片通过适配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的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2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例,所述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依次连接着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形成U形。抽头片整体大致呈“几”字形,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2焊接连接。所述连接器2与凸台9平行间隔分布。凸台的顶部与连接器在腔体内的端部大致齐平。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1和盖板6,还包括包括连接器2、抽头片3,以及谐振柱5,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设有凸台9,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抽头片包括大致齐平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位于谐振柱5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之间,且抽头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谐振柱5、凸台、抽头片通过适配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的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2连接,所述连接器2安装于所述腔体1的底部,所述谐振柱5安装于腔体1内部。还包括调试螺杆7,所述调试螺杆7穿过盖板6上的螺纹孔并伸入到所述谐振柱5的内部中心,所述调试螺杆7通过螺母8固定连接在盖板6上的螺纹孔内。本技术的安装方法如下:连接器2使用扭力扳手拧紧在腔体1上,抽头片3与谐振柱5一起通过螺钉4紧固在腔体1上,调试盖板6使用感应焊接设备与腔体1焊接在一起,再调试盖板。穿好调试螺杆8与螺母9,组装完成,即可进行下一步的性能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包括连接器(2)、抽头片(3),以及谐振柱(5),其特征是: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设有凸台(9),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抽头片包括齐平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位于谐振柱(5)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之间,且抽头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谐振柱(5)、凸台、抽头片通过适配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的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包括连接器(2)、抽头片(3),以及谐振柱(5),其特征是: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设有凸台(9),所述谐振柱(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抽头片包括齐平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位于谐振柱(5)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之间,且抽头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谐振柱(5)、凸台、抽头片通过适配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的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连接器(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依次连接着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形成U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空间的电耦合端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兵康毅林徐元洲杨亚萍姜树海姚昌艳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