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37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其包括抗PID玻璃以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抗PID玻璃背面的第一EVA层、光伏电池、第二EVA层和背板,抗PID玻璃包括光伏玻璃、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光伏玻璃正面的抗反射膜层和疏水涂层、以及设置在光伏玻璃背面的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设置在光伏玻璃与第一EVA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设置疏水涂层,避免表面水汽聚集;设置抗反射膜层,增加透光率;设置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杜绝了光伏组件内金属阳离子的迁移,防止金属阳离子在光伏电池片表面聚集,进而防止和降低PID现象的产生,降低其导致的功率衰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抗PID玻璃利用其高透光率、高机械强度将太阳能电池封装成光伏组。在光伏组件的使用过程中,需将光伏组件进行边框接地。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了PID现象,PID指的是组件电势诱导衰减(也叫电位诱发衰减)。PID是电池组件长期在高电压作用下,使玻璃、封装材料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正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得电池表面的钝化效果变差,易使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复合,从而导致组件性能降低。PID现象严重时,会引起组件功率有比较大衰减,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以解决PID造成的光伏组件功率衰减的缺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其包括抗PID玻璃以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抗PID玻璃背面的第一EVA层、光伏电池、第二EVA层和背板,所述抗PID玻璃包括光伏玻璃、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正面的抗反射膜层和疏水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背面的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设置在光伏玻璃与第一EVA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0-150nm。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00-150nm。进一步地,所述抗反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0-150nm;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玻璃的厚度范围为2.0mm-4mm。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设置疏水涂层,避免表面水汽聚集;设置抗反射膜层,增加透光率;设置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杜绝了光伏组件内金属阳离子的迁移,防止金属阳离子在光伏电池片表面聚集,进而防止和降低PID现象的产生,降低其导致的功率衰减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光伏玻璃,2-抗反射膜层,3-疏水涂层,4-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5-第一EVA层,6-光伏电池,7-第二EVA层,8-背板,9-边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具体结构参见图1,其包括抗PID玻璃以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抗PID玻璃背面的第一EVA层5、光伏电池6、第二EVA层7和背板8,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边框9中。所述抗PID玻璃的具体结构如下:其包括光伏玻璃1、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1正面的抗反射膜层2和疏水涂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1背面的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设置在光伏玻璃1与第一EVA层5之间,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涂覆在玻璃的背面,所述第一EVA层5设置在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远离光伏玻璃1的下表面。所述光伏玻璃为双面镀膜高透光镀膜玻璃,其厚度范围为2.0mm-4mm。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包括阳离子阻隔剂,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由二氧化硅胶体、异丙醇、甲醇、乙醇、有机硅、有机酸和无机酸形成溶液后并通过涂镀、烧结和清洗形成的膜层,玻璃自带的Na+会和SiO2起反应形成致密膜层,杜绝了光伏组件内金属阳离子的迁移(防止玻璃原片中Na+离子在电势差作用下迁移到电池片表面),防止金属阳离子在光伏电池片表面聚集,进而降低了PID产生的可能性。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的厚度范围为100-150nm,优选为120nm。所述疏水涂层3为二氧化硅和硅烷形成的涂料,水和疏水涂层接触,接触角一般达到110度,水不易在表面堆积,避免表面水汽聚集而导致Na+经表面由铝合金边框进去光伏组件内部,起到防止玻璃表面水气的聚集的作用,所述疏水涂层3的厚度范围为100-150nm,优选为120nm。所述抗反射膜层2由二氧化硅胶体、异丙醇、甲醇乙醇、有机硅、有机和无机酸融合并通过涂镀、烧结和清洗形成的膜层,根据光的相干性,抗反射膜层和玻璃的折射率不一样,可增加透光率。所述抗反射膜层2的厚度范围为100-150nm,优选为120nm。经过测试,原始玻璃透光率为91.5%,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抗PID玻璃透光率达到93.5%,有效的提高了透光率。所述第一层EVA层和第二层EVA层均为改性高体积电阻率EVA层,在交联后具有较高的体积电阻率,能够增加金属阳离子的迁移路径及迁移速率,进而降低组件出现PID衰减的可能;背板透水率较低,透水率≤2.0g/㎡d,阻隔水汽,杜绝因水汽进入而引起的EVA水解失效,进一步降低PID衰减的可能。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设置疏水涂层,避免表面水汽聚集;设置抗反射膜层,增加透光率;设置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杜绝了光伏组件内金属阳离子的迁移,防止金属阳离子在光伏电池片表面聚集,进而防止和降低PID现象的产生,降低其导致的功率衰减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PID玻璃以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抗PID玻璃背面的第一EVA层(5)、光伏电池(6)、第二EVA层(7)和背板(8),所述抗PID玻璃包括光伏玻璃(1)、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1)正面的抗反射膜层(2)和疏水涂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1)背面的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设置在光伏玻璃(1)与第一EVA层(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PID玻璃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PID玻璃以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抗PID玻璃背面的第一EVA层(5)、光伏电池(6)、第二EVA层(7)和背板(8),所述抗PID玻璃包括光伏玻璃(1)、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1)正面的抗反射膜层(2)和疏水涂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光伏玻璃(1)背面的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所述金属离子阻隔减反射膜层(4)设置在光伏玻璃(1)与第一EVA层(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PID玻璃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烽
申请(专利权)人: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