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98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9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包括:壳体、弹簧、拉杆和指针,壳体开设有针孔,指针与拉杆连接,指针穿过针孔,且滑动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壳体内开设有壳腔和簧槽,壳腔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出孔,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簧孔,簧孔的横截面呈X型,簧槽与簧孔远离壳腔的一端连通,横截面的横截面呈X型,簧槽的宽度大于簧孔的宽度,弹簧和拉杆设置于壳腔内,弹簧包括簧圈部、限位杆部和限位头部,限位杆部的一端与限位头部连接,另一端与簧圈部的一端连接,簧圈部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拉杆穿过出孔,限位杆部呈X型,限位头部呈X型,限位头部的宽度大于限位杆部的宽度,限位头部设置于簧槽内,限位杆部设置于簧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
技术介绍
目前,拉力计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使用时,一般的拉力计的弹簧难以保持竖直状态,在下拉拉钩时,弹簧容易晃动,导致弹簧与拉力计内腔的侧壁摩擦,甚至卡在拉力计内腔中,影响测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包括:壳体、弹簧、拉杆和指针,所述壳体开设有针孔,所述指针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指针穿过所述针孔,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壳腔和簧槽,所述壳腔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出孔,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簧孔,所述簧孔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与所述簧孔远离所述壳腔的一端连通,所述横截面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簧孔的宽度,所述弹簧和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壳腔内,所述弹簧包括簧圈部、限位杆部和限位头部,所述限位杆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簧圈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簧圈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出孔,所述限位杆部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杆部的宽度,所述限位头部设置于所述簧槽内,所述限位杆部设置于所述簧孔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头部包括第一头杆和第二头杆,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相交,所述限位杆部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相交,所述第一杆错开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所述第二杆错开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垂直,所述第一头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头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头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头杆的中部相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垂直,所述第一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杆的中部相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壳腔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拉杆平行,所述簧圈部具有若干弹簧圈依次连接,各所述弹簧圈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各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簧圈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设于各所述第一穿孔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弹簧圈朝向所述弹簧圈中心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穿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弹片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弹簧圈的宽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壳腔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拉杆平行,各所述弹簧圈上开设有第二穿孔,各所述第二穿孔设置于所述弹簧圈相对于所述第一穿孔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设于各所述第二穿孔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弹簧圈朝向所述弹簧圈中心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穿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弹片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弹簧圈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通过将弹簧X型的限位头部和X型的限位杆部卡在相应的簧槽和簧孔内,当弹簧晃动或者旋转时,簧槽和簧孔的侧壁能够抵住弹簧,减小整个弹簧晃动或旋转的幅度,尽量避免弹簧在壳腔的侧壁上摩擦,影响测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100、壳体;110、壳腔;120、簧槽;130、簧孔;140、出孔;200、弹簧;210、簧圈部;211、第一弹片;212、第二弹片;220、限位杆部;221、第一杆;222、第二杆;230、限位头部;231、第一头杆;232、第二头杆;300、拉杆;400、第一限位杆;500、第二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包括:壳体100、弹簧200、拉杆300和指针,所述壳体100开设有针孔,所述指针与所述拉杆300连接,所述指针穿过所述针孔,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外侧,所述壳体100内开设有壳腔110和簧槽120,所述壳腔110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出孔140,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簧孔130,所述簧孔130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120与所述簧孔130远离所述壳腔110的一端连通,所述横截面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120的宽度大于所述簧孔130的宽度,所述弹簧200和所述拉杆300设置于所述壳腔110内,所述弹簧200包括簧圈部210、限位杆部220和限位头部230,所述限位杆部22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头部2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簧圈部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簧圈部210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300连接,所述拉杆300穿过所述出孔140,所述限位杆部220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230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230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杆部220的宽度,所述限位头部230设置于所述簧槽120内,所述限位杆部220设置于所述簧孔130内。具体的,通过将弹簧200X型的限位头部230和X型的限位杆部220卡在相应的簧槽120和簧孔130内,当弹簧200晃动或者旋转时,簧槽120和簧孔130的侧壁能够抵住弹簧200,减小整个弹簧200晃动或旋转的幅度,尽量避免弹簧200在壳腔110的侧壁上摩擦,影响测量效果。本实施例中,指针以及壳体100上刻度线的设置采用现有技术;壳体100可采用多个壳体100活动连接而成,通过壳体100的拆卸将弹簧200装入壳体100内,本实施例不对X型的夹角的角度进行限定;本申请中,簧槽120和簧孔130的大小分别根据限位头部230和限位杆部220进行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头部230与所述簧槽120的侧壁抵接,所述限位杆部220与所述簧孔130的侧壁抵接。为了更好地稳定住弹簧200,如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头部230包括第一头杆231和第二头杆232,所述第一头杆231和所述第二头杆232相交,所述限位杆部220包括第一杆221和第二杆222,所述第一杆221和所述第二杆222相交,所述第一杆221错开所述第一头杆23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弹簧、拉杆和指针,所述壳体开设有针孔,所述指针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指针穿过所述针孔,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壳腔和簧槽,所述壳腔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出孔,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簧孔,所述簧孔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与所述簧孔远离所述壳腔的一端连通,所述横截面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簧孔的宽度,所述弹簧和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壳腔内,所述弹簧包括簧圈部、限位杆部和限位头部,所述限位杆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簧圈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簧圈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出孔,所述限位杆部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杆部的宽度,所述限位头部设置于所述簧槽内,所述限位杆部设置于所述簧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弹簧、拉杆和指针,所述壳体开设有针孔,所述指针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指针穿过所述针孔,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壳腔和簧槽,所述壳腔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出孔,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簧孔,所述簧孔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与所述簧孔远离所述壳腔的一端连通,所述横截面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簧孔的宽度,所述弹簧和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壳腔内,所述弹簧包括簧圈部、限位杆部和限位头部,所述限位杆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簧圈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簧圈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出孔,所述限位杆部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呈X型,所述限位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杆部的宽度,所述限位头部设置于所述簧槽内,所述限位杆部设置于所述簧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部包括第一头杆和第二头杆,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相交,所述限位杆部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相交,所述第一杆错开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所述第二杆错开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杆和所述第二头杆垂直,所述第一头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头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头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头杆的中部相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拉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锐陈佳兴黎桂伸林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升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