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88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所述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所述集成温控装置包括主控装置以及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均与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PID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区数量相同且一一匹配,用于对各个温区进行温控;所述PID控制装置包括: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区中,用于采集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第一PID控制器,与所述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所述温区的设定温度两者来输出所述温区的温控信号;以及加热器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信号来控制所述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通过上述设置,可解决目前工艺炉中温控精度差、炉气均匀性差等一系列炉温温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艺热处理炉或工艺炉中,普遍存在控温精度差、炉气均匀性差等一系列控温问题。其中,影响炉温的主要因素总结如下:一、炉体的恒温区长度决定了可投产品的数量。当炉内只使用一个加热器时,炉内温度分布呈现为类抛物线的温度分布,即中间温度高、两边温度低,此时炉内理论上不会存在恒温区,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因此,实际生产应用中,炉内一般分成多个温区,并使用多组加热器分别加热,从而确保炉膛中间存在恒温段。二、产品在进出炉的过程中会对各温区形成较大的温度干扰。同时,在产品实际上进出过程中,炉口到炉尾各温区的温度扰动大小也不相同。因此,物料或产品进出炉后备温区的升温需要综合考虑。三、多个温区在加热时会相互干扰。在保温性能越好的温区,温度过高后需要的恢复时间就越长,这种情况不仅会对产品质量有不良影响,还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四、一般来说,炉内温度控制过程是比较典型的大滞后过程,因此需要对控制响应进行相应调节或补偿。五、就炉内的热电偶而言,存在热电偶本身的误差、补偿导线的误差、冷端补偿误差以及热电偶的老化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体测量精度。因此,对热电偶定期进行系统联调和多点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用来解决目前工艺炉中温控精度差、炉气均匀性差等一系列炉温温控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所述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所述集成温控装置包括主控装置以及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均与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PID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区数量相同且一一匹配,用于对各个温区进行温控;所述PID控制装置包括: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区中,用于采集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第一PID控制器,与所述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所述温区的设定温度两者来输出所述温区的温控信号;以及加热器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信号来控制所述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ID控制装置为串级PID控制装置,所述串级PID控制装置包括第二PID控制器,所述第一PID控制器与所述第二PID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ID控制装置还包括:参数设定装置,与所述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用户自行设定各组控制参数。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ID控制装置为前馈补偿PID控制装置。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ID控制装置为微分先行PID控制装置。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装置包括协同控制装置,所述协同控制装置与所有PID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两个以上所述PID控制装置协同工作。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温控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用于在各温区温度不均衡时进行报警提示。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温控装置还包括:数据记录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用于记录温控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设计集成温控装置来对所有温区集成控温;其中,集成温控装置包括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与各个温区一一匹配。在PID控制装置中,通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来精确测量炉内各温区的实际温度,将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两者一并输入第一PID控制器,第一PID控制器可输出相应温区的温控信号,加热器控制装置根据温控信号来控制相应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从而精准控制相应温区的实际温度,最终提升炉内整体的温控精度、保证炉内各个温区温度均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成温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对应的集成温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集成温控装置包括主控装置以及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均与主控装置电连接,PID控制装置与温区数量相同且一一匹配,用于对各个温区进行温控;PID控制装置包括: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设于温区中,用于采集温区的实际温度;第一PID控制器,与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区的实际温度、温区的设定温度两者来输出温区的温控信号;以及加热器控制装置,与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温控信号来控制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具体的,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设计集成温控装置来对所有温区集成控温;其中,集成温控装置包括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与各个温区一一匹配。在PID控制装置中,通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来精确测量炉内各温区的实际温度,采用PID控制装置来进行精确温控。其中,先将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两者一并输入第一PID控制器,第一PID控制器可输出相应温区的温控信号,加热器控制装置根据温控信号来控制相应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由此,可精准控制相应温区的实际温度,最终提升炉内整体的温控精度、保证炉内各个温区温度均衡。进一步的,PID控制装置为串级PID控制装置,串级PID控制装置包括第二PID控制器,第一PID控制器与第二PID控制器电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采用串级PID控制装置,如此,可增强控制装置整体的抗干扰性以及稳定性,并提升温控精度。进一步的,PID控制装置还包括:参数设定装置,与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用户自行设定各组控制参数。在具体操作中,PID控制装置还具备配方功能,即用户可自由定义多组控制参数,使得PID控制装置具备多种控制效果,从而提升整体控制性能。进一步的,PID控制装置为前馈补偿PID控制装置。一般来说,炉内温度控制是比较典型的大滞后控制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所述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温控装置包括主控装置以及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均与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PID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区数量相同且一一匹配,用于对各个温区进行温控;/n所述PID控制装置包括:/n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区中,用于采集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n第一PID控制器,与所述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所述温区的设定温度两者来输出所述温区的温控信号;/n以及加热器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信号来控制所述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所述工艺炉内设有多个温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温控装置包括主控装置以及多个PID控制装置,所有PID控制装置均与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PID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区数量相同且一一匹配,用于对各个温区进行温控;
所述PID控制装置包括: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区中,用于采集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
第一PID控制器,与所述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区的实际温度、所述温区的设定温度两者来输出所述温区的温控信号;
以及加热器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PID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信号来控制所述温区中的加热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D控制装置为串级PID控制装置,所述串级PID控制装置包括第二PID控制器,所述第一PID控制器与所述第二PID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艺炉的集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D控制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青何绿泉冯保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