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88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余热回收箱和水箱的设置,废气会通过废气排放管排进换热管的内腔,此时换热管内的热气将加热余热回收箱内部的空气然后换热管内部的废气会进入过滤箱并通过U型管排进水箱内部的水体里,从而利用废气中残留的热量对水体进行加热,鼓风机的工作将外部的空气抽进进气管的内腔,经过水箱内部的热水进行初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余热回收箱的内腔,余热回收箱内的空气会吸收换热管内腔废气携带的热量进行二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会被鼓风机再次送进炉体的内腔,从而达到了余热回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棉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岩棉经过高温融熔加工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在建筑装修中普遍使用。现有的岩棉板生产是使用冲天炉将原料熔融加工成无机纤维板,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过滤后直接排放,但是废气中携带较多的热量,现有的冲天炉排气装置不具备对废气中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功能,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具备可对排放的废气进行余热回收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箱,所述炉体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端与余热回收箱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的排风端与炉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炉体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炉体的一侧且位于过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炉体的一侧连通有废气排放管,所述废气排放管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的内腔,所述废气排放管的底部且位于余热回收箱的内腔连通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远离废气排放管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的外部与过滤箱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U型管,所述U型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外部与余热回收箱的背面连通。优选的,所述炉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铰接有管盖。优选的,所述管盖顶部的一侧轴承支撑有锁紧杆,所述进料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壁与锁紧杆的表面卡接。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管卡,所述管卡的内壁与换热管的表面卡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可更换过滤盒,所述可更换过滤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可更换过滤盒的一侧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拉手。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连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余热回收箱和水箱的设置,当炉体工作产生废气时,废气会通过废气排放管排进换热管的内腔,此时换热管内的热气将加热余热回收箱内部的空气,从而完成热量交换,然后换热管内部的废气会进入过滤箱的内腔进行过滤,并通过U型管排进水箱内部的水体里,从而利用废气中残留的热量对水体进行加热,此时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鼓风机,鼓风机的工作将外部的空气抽进进气管的内腔,经过水箱内部的热水进行初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余热回收箱的内腔,余热回收箱内的空气会吸收换热管内腔废气携带的热量进行二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会被鼓风机再次送进炉体的内腔,从而达到了余热回收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进料管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进料管向炉体的内腔投入原料,管盖的设置可以对进料管进行密封,锁紧杆和卡板的设置可以将管盖和进料管锁紧固定,管卡的设置可以对换热管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过滤盒可以对废气中携带的颗粒物进行过滤,进气管可以从将外部的空气通进水箱的内腔,水箱内带有热量的水体会加热进气管内部的空气,壳体和挡网的使用可以将外部空气中携带的灰尘进行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局部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余热回收箱;3、鼓风机;4、过滤箱;5、水箱;6、废气排放管;7、换热管;8、U型管;9、进气管;10、连接管;11、进料管;12、管盖;13、锁紧杆;14、卡板;15、管卡;16、可更换过滤盒;17、壳体;18、挡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包括炉体1,炉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的顶部铰接有管盖12,管盖12顶部的一侧轴承支撑有锁紧杆13,进料管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14,卡板14的内壁与锁紧杆13的表面卡接;通过进料管11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进料管11向炉体1的内腔投入原料,管盖12的设置可以对进料管11进行密封,锁紧杆13和卡板14的设置可以将管盖12和进料管11锁紧固定;炉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箱2,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鼓风机3,鼓风机3的进风端与余热回收箱2的底部连通,鼓风机3的排风端与炉体1的一侧连通,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4,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过滤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5,炉体1的一侧连通有废气排放管6,废气排放管6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2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的内腔,废气排放管6的底部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内腔连通有换热管7,余热回收箱2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管卡15,管卡15的内壁与换热管7的表面卡接,过滤箱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可更换过滤盒16,可更换过滤盒1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可更换过滤盒16的一侧贯穿过滤箱4并延伸至过滤箱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拉手;通过余热回收箱2的设置,炉体1排放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放管6排进换热管7的内腔,此时换热管7内的热气将加热余热回收箱2内部的空气,从而完成热量交换,管卡15的设置可以对换热管7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可更换过滤盒16可以对废气中携带的颗粒物进行过滤;换热管7远离废气排放管6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2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的外部与过滤箱4的底部连通,过滤箱4的顶部连通有U型管8,U型管8远离过滤箱4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腔,水箱5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腔连通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远离进气管9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外部与余热回收箱2的背面连通,进气管9的顶部连通有壳体17,壳体1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挡网18;通过U型管8的设置,过滤后的废气通过U型管8进入水箱5内部,并将携带热量的气体输进水箱5内的水体,对水体进行加热,进气管9可以从将外部的空气通进水箱5的内腔,水箱5内带有热量的水体会加热进气管9内部的空气,壳体17和挡网18的使用可以将外部空气中携带的灰尘进行过滤。工作原理:当炉体1工作产生废气时,废气会通过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箱(2),所述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鼓风机(3),所述鼓风机(3)的进风端与余热回收箱(2)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3)的排风端与炉体(1)的一侧连通,所述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4),所述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过滤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5),所述炉体(1)的一侧连通有废气排放管(6),所述废气排放管(6)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2)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的内腔,所述废气排放管(6)的底部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内腔连通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远离废气排放管(6)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2)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的外部与过滤箱(4)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箱(4)的顶部连通有U型管(8),所述U型管(8)远离过滤箱(4)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腔,所述水箱(5)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腔连通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远离进气管(9)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外部与余热回收箱(2)的背面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生产用节能减排环保焚烧换热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箱(2),所述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鼓风机(3),所述鼓风机(3)的进风端与余热回收箱(2)的底部连通,所述鼓风机(3)的排风端与炉体(1)的一侧连通,所述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4),所述炉体(1)的一侧且位于过滤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5),所述炉体(1)的一侧连通有废气排放管(6),所述废气排放管(6)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2)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的内腔,所述废气排放管(6)的底部且位于余热回收箱(2)的内腔连通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远离废气排放管(6)的一端贯穿余热回收箱(2)并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的外部与过滤箱(4)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箱(4)的顶部连通有U型管(8),所述U型管(8)远离过滤箱(4)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腔,所述水箱(5)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腔连通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远离进气管(9)的一端贯穿水箱(5)并延伸至水箱(5)的外部与余热回收箱(2)的背面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民夏仁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瑞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