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968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包括加油机本体,所述加油机本体具有油箱,所述油箱上固定连接有自动计量的液位计、自动调压装置、滴油装置和雾化器;液位计包括一两端封闭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电路板,所述套筒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磁体,所述电路板上刻录有通过磁感应控制阻值变化的电路,以使浮体沿套筒轴向移动时,通过阻值的变化计量出油箱液位的变化。本装置能够自动计量油箱内液位、气压、滴油等参数变化,并实时反馈给操作人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
技术介绍
纺织设备领域中的针织圆机在使用时织针做高速运动,需要对织针、针筒和三角等进行喷油润滑处理,在润滑过程中对油量的精准控制非常重要,过小织机容易磨损,过大易导致织物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配套一个精准高效的加油机;加油时通常是将油液雾化后再喷到针织圆机各个润滑点上。目前喷油机使用的调压装置为传统结构,在供气压力变动比较大时,输出端的压力无法保持稳定,供气压力的不稳定同时导致喷油机的供油不稳定,无法精准控油,同时针织圆机的运转工速并不是恒定的,加油机的供油无法跟针织圆机的工作状态实时匹配适应,供油易存在过多或过少。目前喷油机在油箱液位显示、耗油工况、油箱内气压供应和调整、油量的供应大小等都是靠人工操作测算或日常经验判断,滞后性较大,不能实时进行监控和调整,导致油液供应不精准易造成织机的磨损或导致织物污染,,给使用和操作人员造成较大的麻烦。给纺织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包括加油机本体,所述加油机本体具有油箱,所述油箱上固定连接有自动计量的液位计、自动调压装置、滴油装置和雾化器;液位计包括一两端封闭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电路板,所述套筒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磁体,所述电路板上刻录有通过磁感应控制阻值变化的电路,以使浮体沿套筒轴向移动时,通过阻值的变化计量出油箱液位的变化;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进气嘴、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包括一第一腔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腔体具有至少两个出气孔,所述第一腔体内底部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通过一进气管与进气嘴相连接,所述内腔室具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内腔室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密封块沿内腔室轴向移动以实现对通孔的启闭;滴油装置包括储油杯、滴油管、储油槽和透明罩,所述储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吸油管,所述吸油管底部与油箱内底部相连通,吸油管底部通过一第一供气管与第一腔体的一个出气孔相连接,所述储油杯固定连接在吸油管侧壁上,位于储油杯内的吸油管侧壁上具有排油孔,所述滴油管底部与储油杯内底部相连通,滴油管顶部具有一朝向储油槽入口的出口;所述储油槽侧壁具有一与油箱内相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控制进气孔启闭的电控阀门,储油槽侧壁还具有一为雾化器供油的出油孔;所述透明罩罩住滴油管和储油槽以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透明罩上固定连接有一用于监测油滴的监测传感器;所述雾化器通过一第二供气管与第一腔体的一个出气孔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包括若干个与电源电性连接并沿套筒轴向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电阻,每个电阻均并联有电磁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室内底部与密封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使密封块始终保持封闭通孔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内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隔膜,所述隔膜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个空间,所述内腔室位于下部的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内腔室并作用于密封块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一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腔体内顶部具有限制螺母转动的导向通道,以使螺杆转动时,螺母沿螺杆进行升降,所述螺母与隔膜顶部之间具有一第二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电控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与油箱内相连通的阀腔,所述阀腔内滑动连接有阀杆,所述阀体侧壁具有一与阀腔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通过一导气管与进气孔相连通,所述阀体具有一驱使阀杆沿阀腔轴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使阀杆移动至阀腔一端时,导气孔通过阀腔与油箱内相连通,阀杆移动至阀腔另一端时,阀杆截断导气孔与油箱内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浮体为环形浮体,所述磁体为环形磁体,所述浮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套筒的外径。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单片机,所述电路板、压力传感器、第一驱动机构、监测传感器和电动阀门均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与一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接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和监测传感器和的信号并将信号转换后显示在显示器上,同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电动阀门的启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自动计量油箱内液位、耗油工况、气压和油滴的变化,并实时反馈给操作人员,同时能根据预设信号实时调整相关参数,相关数据可通信至云端,并实现远程监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位计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位计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位计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调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滴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11-显示器,12-单片机,13-进气嘴,14-压力传感器,15-第一电动马达,16-第二电动马达,17-监测传感器,18-雾化器,2-液位计,21-套筒,22-电路板,23-浮体,24-磁体,25-挡圈,26-螺母,3-调压阀,31-第一腔体,32-出气孔,33-螺杆,34-螺母,35-第二弹簧,36-隔膜,37-顶杆,38-第一供气管,39-第二供气管,4-阀体,41-阀腔,42-导气孔,43-阀杆,44-导气管,5-储油杯,51-吸油管,52-排油孔,6-内腔室,61-通孔,62-密封块,63-第一弹簧,64-进气管,7-滴油装置,71-滴油管,72-透明罩,73-储油槽,74-进气孔,75-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包括加油机本体,所述加油机本体具有油箱1,所述油箱1上固定连接有自动计量的液位计2、自动调压装置、滴油装置7和雾化器18。如图2-3所示,液位计2竖直的固定连接在油箱1内,液位计2包括一两端封闭的套筒21,套筒21内固定连接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电路板22,套筒21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浮体23,浮体23内设置有磁体24;电路板22上刻录有通过磁感应控制阻值变化的电路,以使浮体沿套筒轴向移动时,通过阻值的变化计量出油箱液位的变化。电路板上的电路如图4所示,电路包括若干个与电源电性连接并沿套筒轴向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电阻,每个电阻均并联有电磁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的型号为A3295KLHLT-T;当磁体上浮或者下降至相应电路的位置时,电磁传感器感应到磁场信号,从而控制电路的电阻的通断。相当于一个变阻器。但为了测量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包括加油机本体,所述加油机本体具有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固定连接有自动计量的液位计、自动调压装置、滴油装置和雾化器;/n液位计包括一两端封闭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电路板,所述套筒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磁体,所述电路板上刻录有通过磁感应控制阻值变化的电路,以使浮体沿套筒轴向移动时,通过阻值的变化计量出油箱液位的变化;/n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进气嘴、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包括一第一腔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腔体具有至少两个出气孔,所述第一腔体内底部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通过一进气管与进气嘴相连接,所述内腔室具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内腔室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密封块沿内腔室轴向移动以实现对通孔的启闭;/n滴油装置包括储油杯、滴油管、储油槽和透明罩,所述储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吸油管,所述吸油管底部与油箱内底部相连通,吸油管底部通过一第一供气管与第一腔体的一个出气孔相连接,所述储油杯固定连接在吸油管侧壁上,位于储油杯内的吸油管侧壁上具有排油孔,所述滴油管底部与储油杯内底部相连通,滴油管顶部具有一朝向储油槽入口的出口;所述储油槽侧壁具有一与油箱内相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控制进气孔启闭的电控阀门,储油槽侧壁还具有一为雾化器供油的出油孔;所述透明罩罩住滴油管和储油槽以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透明罩上固定连接有一用于监测油滴的监测传感器;/n所述雾化器通过一第二供气管与第一腔体的一个出气孔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包括加油机本体,所述加油机本体具有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固定连接有自动计量的液位计、自动调压装置、滴油装置和雾化器;
液位计包括一两端封闭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电路板,所述套筒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磁体,所述电路板上刻录有通过磁感应控制阻值变化的电路,以使浮体沿套筒轴向移动时,通过阻值的变化计量出油箱液位的变化;
自动调压装置包括进气嘴、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包括一第一腔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腔体具有至少两个出气孔,所述第一腔体内底部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通过一进气管与进气嘴相连接,所述内腔室具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内腔室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密封块沿内腔室轴向移动以实现对通孔的启闭;
滴油装置包括储油杯、滴油管、储油槽和透明罩,所述储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吸油管,所述吸油管底部与油箱内底部相连通,吸油管底部通过一第一供气管与第一腔体的一个出气孔相连接,所述储油杯固定连接在吸油管侧壁上,位于储油杯内的吸油管侧壁上具有排油孔,所述滴油管底部与储油杯内底部相连通,滴油管顶部具有一朝向储油槽入口的出口;所述储油槽侧壁具有一与油箱内相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控制进气孔启闭的电控阀门,储油槽侧壁还具有一为雾化器供油的出油孔;所述透明罩罩住滴油管和储油槽以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透明罩上固定连接有一用于监测油滴的监测传感器;
所述雾化器通过一第二供气管与第一腔体的一个出气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若干个与电源电性连接并沿套筒轴向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电阻,每个电阻均并联有电磁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控系统喷雾式加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室内底部与密封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桂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