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6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温湿度控制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座和防护壳,防护壳的内壁下部滑动连接有载物板,载物板的底端固定有齿杆,防护壳的内壁对应载物板的下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防护壳的内壁对应载物板的上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一和螺杆二,螺杆一和螺杆二的下侧设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防护壳、载物板和棘轮等,将温湿度控制器放置在载物板上,向内推动载物板,载物板带着湿度控制器进入防护壳内,随后棘轮与棘爪卡接,避免载物板带动温湿度控制器从防护壳内滑出,防护壳对温湿度控制器起到保护作用,向上拨动棘爪,即可拉动载物板带动温湿度控制器滑出防护壳,方便维修人员对其取下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湿度控制器
,具体为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温湿度控制器是以先进的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进口高性能温湿度传感器,可同时对温度、湿度信号进行测量控制,并实现液晶数字显示,还可通过按键对温、湿度分别进行上、下限设置和显示,从而使仪表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温湿度控制器放置在平面上或固定在一定高度的墙面上,由于缺少防护装置,一旦受到外力冲击或碰撞,温湿度控制器很可能会损坏,影响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检测;而且,当需要对温湿度控制器定期检修时,部分温湿度控制器由于通过螺栓与墙面直接固定,不方便维修人员对其取下检修。因此提出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座和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安装座固定,且防护壳的内壁下部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防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与安装座(1)固定,且防护壳(3)的内壁下部滑动连接有载物板(4),所述载物板(4)的底端固定有齿杆(7),所述防护壳(3)的内壁对应载物板(4)的下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对应齿杆(7)的位置固定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与齿杆(7)啮合,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防护壳(3),且转轴(5)的伸出段固定有棘轮(17),所述棘轮(17)的顶端对应卡接有棘爪(18),所述棘爪(18)与防护壳(3)的外端通过转杆(19)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壳(3)的内壁对应载物板(4)的上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湿度控制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防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与安装座(1)固定,且防护壳(3)的内壁下部滑动连接有载物板(4),所述载物板(4)的底端固定有齿杆(7),所述防护壳(3)的内壁对应载物板(4)的下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对应齿杆(7)的位置固定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与齿杆(7)啮合,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防护壳(3),且转轴(5)的伸出段固定有棘轮(17),所述棘轮(17)的顶端对应卡接有棘爪(18),所述棘爪(18)与防护壳(3)的外端通过转杆(19)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壳(3)的内壁对应载物板(4)的上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一(9)和螺杆二(10),所述螺杆一(9)和螺杆二(10)的内端固定,且螺杆一(9)和螺杆二(10)的螺纹为反向对称设置,所述螺杆一(9)和螺杆二(10)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1),两个所述移动块(11)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压板(13),所述螺杆一(9)和转轴(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凯朱志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辉盛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