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7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发动机机体包括齿轮室,所述齿轮室形成有容纳腔;齿轮,所述齿轮以可相对所述齿轮室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排油装置,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室连接,且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接触,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排油装置在吸油状态与排油状态之间切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机体,齿轮室的下部连接排油装置,排油装置与齿轮接触,排油装置随着齿轮的转动在吸油状态与排油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将齿轮室的容纳腔内的机油排出齿轮室,避免齿轮室内积存大量的机油,降低齿轮功耗,减小油雾浓度,降低机油温度,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机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齿轮室的下端连接油底壳,为了避免油底壳中的机油进入齿轮室,在齿轮室上设有高于油底壳中机油液面的封闭板,以保证油底壳中的机油不会进入齿轮室。但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发动机倾摇造成油底壳中的机油波动而进入齿轮室内,另外,驱动齿轮自身润滑机油、齿轮室顶部溅射机油均会进入齿轮室,齿轮转动时搅动齿轮室内的机油,从而造成齿轮功耗增加、油雾浓度增加、机油温度升高、机油老化加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齿轮室内积存的大量机油造成齿轮功耗增加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机体,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齿轮室,所述齿轮室形成有容纳腔;齿轮,所述齿轮以可相对所述齿轮室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排油装置,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室连接,且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接触,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排油装置在吸油状态与排油状态之间切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n齿轮室,所述齿轮室形成有容纳腔;/n齿轮,所述齿轮以可相对所述齿轮室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n排油装置,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室连接,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接触,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排油装置在吸油状态与排油状态之间切换;/n所述排油装置包括:/n排油阀,所述排油阀的一端与所述齿轮室连接,所述排油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端面接触;/n凸缘,所述凸缘对应于所述排油阀设置在所述端面上,当所述排油阀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凸缘接触时,所述排油装置呈排油状态,当所述排油阀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非凸缘端面接触时,所述排油装置呈吸油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
齿轮室,所述齿轮室形成有容纳腔;
齿轮,所述齿轮以可相对所述齿轮室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排油装置,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室连接,所述排油装置与所述齿轮接触,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排油装置在吸油状态与排油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排油装置包括:
排油阀,所述排油阀的一端与所述齿轮室连接,所述排油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端面接触;
凸缘,所述凸缘对应于所述排油阀设置在所述端面上,当所述排油阀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凸缘接触时,所述排油装置呈排油状态,当所述排油阀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非凸缘端面接触时,所述排油装置呈吸油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与所述端面接触,所述阀体的内部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阀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储油腔的进油口;
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齿轮室连接,所述阀体以可相对所述阀座轴向移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阀座,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出油口和油道,所述油道用于连通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出油口;
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设置在所述油道靠近所述储油腔的一端,当所述排油装置呈吸油状态时,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封堵件抵在所述油道靠近所述储油腔的一端,以阻止机油进入所述油道,当所述排油装置呈排油状态时,所述进油口被所述阀座封堵,所述封堵件未抵在所述油道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方龙任利东朱丽颖刘志平刘盛君安铭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