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齿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7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齿轮总成,包括:外壳体,内侧壁构成有内齿轮;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架、至少三个行星轮,行星轮由前后相接的伞齿轮和直齿轮构成,直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除位于最后侧的行星轮组件之外,其余行星轮组件还分别包括太阳轮,太阳轮的外周具有锥形轮齿并与位于后侧位置的行星架上的伞齿轮相互啮合;第一功能构件;第二功能构件;并且,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的二者之一作为用以连接外部电机的输入构件,而另一个作为用以连接外部作业装置的输出构件。其技术方案使得能够起到整体的减速效果,且力的传递更稳固,结构更紧凑,噪音较低,减速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齿轮总成
本技术涉及齿轮减速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减速齿轮总成。
技术介绍
齿轮减速机构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传动机构中,尤其是在电机输出机构中,因为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连接轴的抗扭矩强度不同,需要用到减速机构进行减速,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目前,该减速机构通常采用齿轮箱结构,通过多级直齿轮及双联齿轮的组合实现减速效果,但这种减速箱结构中,为了确保减速效果,其内部齿轮数量众多,使得整体结构较为臃肿,同时直齿轮在力的传递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起到较佳的减速效果且力的传递更稳固、结构更紧凑、噪音较低的减速齿轮总成,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速齿轮总成,包括:外壳体,其内侧壁构成有内齿轮;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每一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架、可转动的环形阵列安装于行星架前端的至少三个行星轮,每一行星轮由前后相接的伞齿轮和直齿轮构成,每个直齿轮分别与内齿轮相啮合,除位于最后侧的行星轮组件之外,其余每个行星轮组件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于行星架后端的太阳轮,太阳轮的外周具有与伞齿轮形状相配的锥形轮齿,且每一太阳轮与位于后侧位置的行星架上的行星轮的伞齿轮相互啮合;第一功能构件,其前端连接位于最后侧的行星轮组件的行星架,后端向后伸出外壳体;第二功能构件,其后端具有与伞齿轮形状相配的伞型轮齿结构并与位于最前侧的行星轮组件的三个行星轮相啮合,前端向前伸出外壳体;并且,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的二者之一作为用以连接外部电机的输入构件,而另一个作为用以连接外部作业装置的输出构件。较佳的,行星架整体呈扇叶型,具有与行星轮等数量的板状支架结构,且每一板状支架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分别嵌装有一根销轴,且每个行星轮分别套装于一根销轴上。较佳的,每个行星架的中心位置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太阳轮及第一功能构件的后端均具有与第二安装孔形状相配的连接轴。较佳的,第一功能构件的后端呈带键槽的光轴结构或齿轮结构或方轴结构或内齿轮结构。较佳的,第二功能构件的前端呈带键槽的光轴结构或齿轮结构或方轴结构或内齿轮结构。较佳的,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上开设有用以穿出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的通孔,且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的中部还具有用以遮蔽通孔的环形板。较佳的,行星轮组件的数量为由后向前依次布置的三组。较佳的,行星轮组件的数量为一组。较佳的,行星轮组件的数量为由后向前依次布置的两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减速齿轮总成包括外壳体、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第一功能构件、第二功能构件,且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架、行星轮以及太阳轮,使得能够起到整体的减速效果,且力的传递更稳固,结构更紧凑,噪音较低,减速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减速齿轮总成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减速齿轮总成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减速齿轮总成实施例一卸下外壳体后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减速齿轮总成实施例一中行星轮组件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减速齿轮总成实施例二卸下外壳体后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减速齿轮总成实施例三卸下外壳体后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并定义如图2中纸面所示的由左向右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后向前的方向。实施例一,参阅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速齿轮总成包括:外壳体1,其内侧壁构成有内齿轮11;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2,每一行星轮组件2包括行星架21、可转动的环形阵列安装于行星架21前端的至少三个行星轮22,每一行星轮22由前后相接的伞齿轮25和直齿轮26构成,每个直齿轮26分别与内齿轮11相啮合,除位于最后侧的行星轮组件2之外,其余每个行星轮组件2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于行星架21后端的太阳轮23,太阳轮23的外周具有与伞齿轮25形状相配的锥形轮齿,且每一太阳轮23与位于后侧位置的行星架21上的三个行星轮22的伞齿轮25相互啮合;第一功能构件3,其前端连接位于最后侧的行星轮组件2的行星架21,后端向后伸出外壳体1;第二功能构件4,其后端具有与伞齿轮25形状相配的伞型轮齿结构并与位于最前侧的行星轮组件2的三个行星轮22相啮合,前端向前伸出外壳体1;并且,第一功能构件3和第二功能构件4的二者之一作为用以连接外部电机的输入构件,而另一个作为用以连接外部作业装置的输出构件。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减速齿轮总成包括外壳体1、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2、第一功能构件3、第二功能构件4,且行星轮组件2包括行星架21、行星轮22以及太阳轮23,使得能够起到整体的减速效果,且力的传递更稳固,结构更紧凑,噪音较低,减速效果更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行星架21整体呈扇叶型,具有与行星轮22等数量的板状支架结构,且每一板状支架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分别嵌装有一根销轴24,且每个行星轮22分别套装于一根销轴24上。具体的,每根销轴24在套装行星轮22后由卡簧限位。使得行星架21整体更为轻盈。进一步的,每个行星架21的中心位置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太阳轮23及第一功能构件3的后端均具有与第二安装孔形状相配的连接轴,用以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行星架21由金属材质冲压成型,销轴24及连接轴直接压紧于行星架21上实现紧配目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功能构件3的后端呈带键槽的光轴结构或齿轮结构或方轴结构或内齿轮结构。进一步的,第二功能构件4的前端呈带键槽的光轴结构或齿轮结构或方轴结构或内齿轮结构。具体可根据外接需求而定,只要能够达到装配连接目的即可,并不局限于此。进一步的,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上开设有用以穿出第一功能构件3和第二功能构件4的通孔,且第一功能构件3和第二功能构件4的中部还具有用以遮蔽通孔的环形板,以最大程度起到防尘效果,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1内部。具体的,还可以在通孔中嵌装轴承,在环形板面向外壳体1的一侧嵌装滚珠,以起到进一步防尘及传递力的效果,防止干摩擦。值得指出的是,外壳体1的内侧壁构成有内齿轮11指的是:无论外壳体外形结构如何,其内部构成筒状结构,且该筒状结构的内壁上环形布置轮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例中,行星轮组件2的数量为由后向前依次布置的三组。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若第二功能构件4作为输入构件,第一功能构件3作为输出构件,当外部电机带动第二功能构件4转动时,第二功能构件4的后端通过相啮合的伞型轮齿结构与最前侧的行星轮22支架的三个行星轮22带动行星轮22转动,同时这三个行星轮22因与外壳体1的内齿轮11相啮合,而外壳体1在工作状态下是固定不动的,进而带动相连的行星架21及太阳轮23转动,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将周向转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齿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1),其内侧壁构成有内齿轮(11);/n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2),每一所述行星轮组件(2)包括行星架(21)、可转动的环形阵列安装于所述行星架(21)前端的至少三个行星轮(22),每一所述行星轮(22)由前后相接的伞齿轮(25)和直齿轮(26)构成,每个所述直齿轮(26)分别与所述内齿轮(11)相啮合,除位于最后侧的所述行星轮组件(2)之外,其余每个所述行星轮组件(2)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行星架(21)后端的太阳轮(23),所述太阳轮(23)的外周具有与所述伞齿轮(25)形状相配的锥形轮齿,且每一所述太阳轮(23)与位于后侧位置的所述行星架(21)上的行星轮(22)的伞齿轮(25)相互啮合;/n第一功能构件(3),其前端连接位于最后侧的所述行星轮组件(2)的行星架(21),后端向后伸出所述外壳体(1);/n第二功能构件(4),其后端具有与所述伞齿轮(25)形状相配的伞型轮齿结构并与位于最前侧的所述行星轮组件(2)的三个行星轮(22)相啮合,前端向前伸出所述外壳体(1);/n并且,所述第一功能构件(3)和第二功能构件(4)的二者之一作为用以连接外部电机的输入构件,而另一个作为用以连接外部作业装置的输出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齿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1),其内侧壁构成有内齿轮(11);
至少一组行星轮组件(2),每一所述行星轮组件(2)包括行星架(21)、可转动的环形阵列安装于所述行星架(21)前端的至少三个行星轮(22),每一所述行星轮(22)由前后相接的伞齿轮(25)和直齿轮(26)构成,每个所述直齿轮(26)分别与所述内齿轮(11)相啮合,除位于最后侧的所述行星轮组件(2)之外,其余每个所述行星轮组件(2)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行星架(21)后端的太阳轮(23),所述太阳轮(23)的外周具有与所述伞齿轮(25)形状相配的锥形轮齿,且每一所述太阳轮(23)与位于后侧位置的所述行星架(21)上的行星轮(22)的伞齿轮(25)相互啮合;
第一功能构件(3),其前端连接位于最后侧的所述行星轮组件(2)的行星架(21),后端向后伸出所述外壳体(1);
第二功能构件(4),其后端具有与所述伞齿轮(25)形状相配的伞型轮齿结构并与位于最前侧的所述行星轮组件(2)的三个行星轮(22)相啮合,前端向前伸出所述外壳体(1);
并且,所述第一功能构件(3)和第二功能构件(4)的二者之一作为用以连接外部电机的输入构件,而另一个作为用以连接外部作业装置的输出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齿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21)整体呈扇叶型,具有与所述行星轮(22)等数量的板状支架结构,且每一所述板状支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善方童立浩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源创普贝特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