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卡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6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介面卡固定座,包括依序相连结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各板体之间形成阶梯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端弯折一夹持部;第三板体的两端个别弯折一扣耳;免用螺丝就能使介面卡被快速及较稳固的结合于电脑机壳的输出/入托架,不需于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设置任何相配合的固定构造,以简化固定介面卡的构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面卡固定座
本技术是有关固定装置,尤其是有关一种固定座,用以使介面卡或保留托架(Retaining bracket)固定于电脑机壳上的输出/入托架。
技术介绍
以往的介面卡(或称为扩充卡),是被用螺丝固定于电脑机壳的输出/入托架。台湾专利公告第491487号揭示一种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件两端分别具有固定机构。固定件的同一面具有复数定位销。电脑机壳的输出/入托架具有与固定件的固定机构、定位销相对应的固定孔及配合孔。使固定件一端的固定机构先结合输出/入托架相对应的固定孔,再使另一端的固机构结合另一固定孔,并使定位销插入配合孔内,不需使用螺丝结合固定件及输出/入托架,即可固定介面卡或保留托架。美国专利US6693802、US6231139、US5936835、US5757618和US5694291等,揭示各种固定装置,用以将介面卡固定于电脑机壳的输出/入托架。上述各种专利所揭示的固定装置,均于固定件和电脑机壳的输出/入托架,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机构及固定孔;或者两者均设有相对应的螺孔,以供螺丝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介面卡固定座,可直接结合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不需于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设置任何相配合的固定构造,以简化固定介面卡的构造。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介面卡固定座,免用螺丝就能快速及较稳固的结合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以固定介面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介面卡固定座,包括依序相连-->结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该各板体之间形成阶梯状;该第一板体在与该第二板体的相对端弯折一夹持部;该第三板体的两端各别弯折一扣耳;该第三板体的两扣耳分别扣于该输出/入托架结合板的两端,使该第一板体的夹持部与该第二板体分别扣接于一电脑机壳侧板的两端,使该第二板体封闭该电脑机壳及该结合板之间的间隙,并使一介面卡的结合端被固定于该第三板体与该结合板之间。其中该夹持部与该第二板体分别在该第一板体同一面的相对端。其中该第三板体于该第二板体的相对边及相对面,另连结一第四板体,该第四板体另连结一第五板体;该第三板体及该第五板体分别在该第四板体同一面的相对端;该第五板体水平延伸至少一支弹片。其中该夹持部具有一尾段,该尾段与该第二板体分别在该第一板体的相对端。其中该弹片具有靠近该第三板体的弯折段。其中该等弹片之间具有间隙。其中该第二板体两端延伸两凸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座的右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座的下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座的前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座与电脑机壳输出/入托架未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座结合电脑机壳输出/入托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3、4所示。本技术介面固定座,包括依序相连结的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三板体13、第四板体14及第五板体-->15,各板体之间最好成90度的弯折角度。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及第三板体13形成阶梯状。第一板体11具有一弯折的夹持部111。夹持部111具有一尾段112,尾段112与第二板体12分别在第一板体11同一面的相对端。第二板体12两端延伸两凸片121。第三板体13的两侧各别弯折一扣耳131、132。两扣耳131、132分别在与第四板体14同一面的两端。第三板体13及第五板体15分别在第四板体14同一面的相对端。第五板体15水平延伸至少一支弹片151。任两支弹片151之间具有间隙152。弹片151具有靠近第三板体13的弯折段153。请参阅图1、5、6所示。本技术固定座的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三板体13的大小,分别对应于电脑机壳20的侧板21、间隙22、输出/入托架30的结合板31的大小。当使用者要使本技术的固定座结合电脑机壳20及输出/入托架30,用以固定介面卡40时,先使介面卡40的结合端41置于输出/入托架30结合板31的上方;再使第五板体15的弹片151弹性抵靠于结合板31的下端;再使第三板体13的两扣耳131、132分别扣于输出/入托架30结合板31的两端;最后使第一板体11夹持部的尾段112与第二板体12分别抵靠于电脑机壳20侧板21的两端,即可使介面卡40的结合端41被快速、稳固的固定在第三板体13与结合板31之间。此时,第二板体12封闭间隙22,凸片121抵靠于电脑机壳20,介面卡40的结合端41及结合板31被三明治式的夹于第三板体13与复数支弹片151之间。若固定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就能进一步使介面卡的接地端与输出/入托架30及电脑机壳20获得良好的电气连结。且利用第二板体12封闭间隙22,可兼做为防磁辐射用。本技术的固定座,也可仅有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的设计,利用第三板体的两扣耳分别扣于输出/入托架结合板的两端,再使第一板体的夹持部与第二板体分别抵靠于一电脑机壳侧板的两端,也能达成使固定座与结合板固定介面卡的效果。本技术一体成型的固定座,能直接结合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而不需于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或螺孔,使固定介面卡结构的制造更简单、更不费时。-->本技术利用夹持部、第二板体、两扣耳、第三片体及弹片的设计,能快速及较稳固的使固定座与电脑机壳及输出/入托架相结合,而使介面卡被固定于电脑机壳的输出/入托架。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术人员运用本技术所为的修饰、变化,皆属本技术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面卡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相连结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该各板体之间形成阶梯状;该第一板体在与该第二板体的相对端弯折一夹持部;该第三板体的两端各别弯折一扣耳;该第三板体的两扣耳分别扣于该输出/入托架结合板的两端,使该第一板体的夹持部与该第二板体分别扣接于一电脑机壳侧板的两端,使该第二板体封闭该电脑机壳及该结合板之间的间隙,并使一介面卡的结合端被固定于该第三板体与该结合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面卡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相连结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该各板体之间形成阶梯状;该第一板体在与该第二板体的相对端弯折一夹持部;该第三板体的两端各别弯折一扣耳;该第三板体的两扣耳分别扣于该输出/入托架结合板的两端,使该第一板体的夹持部与该第二板体分别扣接于一电脑机壳侧板的两端,使该第二板体封闭该电脑机壳及该结合板之间的间隙,并使一介面卡的结合端被固定于该第三板体与该结合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面卡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持部与该第二板体分别在该第一板体同一面的相对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面卡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振源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