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用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2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尤其涉及液压机用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芯体、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上方的上封头、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下方的下封头;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相互交错的热通道和冷通道;所述冷通道为扁管;扁管包括支撑部和扁管本体;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扁管本体内部,并将扁管本体分割成两个空间相等的流动腔;支撑部上等距离的设置有多个通孔。为了维持扁管的正常使用承压能力,在扁管内腔设置了支撑部,同时支撑部上开有多个通孔,可以促进流体在扁管内的流动,增加了冷却器的换热效率。流体可以通过支撑部两侧的流动腔快速流动,且即便是粘度较高的流体,也不会有流动过于缓慢的情况出现,达到了可以快速通过各种粘稠流体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机用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
技术介绍
冷却器是一种紧凑式换热设备,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性能好的优点,它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随着液压机的广泛普及,板翅式冷却器作为液压起重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装置,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扁管作为冷却器中大量应用的主要换热部件,其内部设置有用于流体穿过其中进行热交换的流道。扁管的流道是由扁管内间隔设置的导流片分割出来的,导流片可以增大扁管和扁管内流体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导流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换热效果,会对扁管内的换热面进行各种设计改造,以增加换热流体和换热面可以接触的面积。但是实际操作中,可以接触的面积增大的同时,也会减小流体在冷却器内的流速,而流速减小又会影响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因此,当冷却器使用的换热介质粘度较高时,很容易在流道内形成滞塞现象,从而不利于冷却器发挥其本身的换热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器使用的换热介质粘度较高时,很容易在扁管的流道内形成滞塞现象,从而不利于冷却器发挥其本身的换热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芯体、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上方的上封头、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下方的下封头;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相互交错的热通道和冷通道;所述冷通道为扁管;其中扁管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支撑部和扁管本体;任一个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呈“X”形;任一个支撑部设置在扁管本体内部;任一个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和扁管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凸起部设置在扁管本体的内表面;任一个凸起部的延伸方向和扁管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凸起部设置为两行,其中一行为若干上凸起部,其中另一行为若干下凸起部,若干上凸起部和若干下凸起部之间留有间距;四个相邻的凸起部为一组凸起部,其中两个凸起部为上凸起部,其中另两个为下凸起部;任一组凸起部与相邻的另一组凸起部之间由支撑部分隔开。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任一个凸起部由铝制薄片加工而成。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任一个凸起部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槽孔。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多个凸起部的截面形状相同;若干上凸起部和若干下凸起部呈一一对称状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任一个凸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多个凸起部的截面形状相同;若干上凸起部和若干下凸起部呈交错状的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多个凸起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进一步地,液压机用冷却器由铝材制成。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芯体、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上方的上封头、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下方的下封头;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相互交错的热通道和冷通道;所述冷通道为扁管;扁管内设置凸起部,上凸起部和下凸起部之间不接触,减少了流体在扁管内的障碍,增加了流体的流动速度,进流体在扁管内的流动,增加了冷却器的换热效率;为了维持扁管的正常形状,在扁管内腔设置了支撑部,支撑部截面呈“X”形状,支撑部与扁管的内壁构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可以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因为没有其他多余的装置,所以即使是粘度较高的流体,也不会有流动过于缓慢的情况出现,达到了可以快速通过各种粘稠流体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器使用的换热介质粘度较高时,很容易在扁管的流道内形成滞塞现象,不利于冷却器发挥其本身的换热功能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的扁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的扁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的扁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液压机用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扁管的流道是由扁管内间隔设置的导流片分割出来的,导流片可以增大扁管和扁管内流体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导流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换热效果,会对扁管内的换热面进行各种设计改造,以增加换热流体和换热面可以接触的面积。但是实际操作中,可以接触的面积增大的同时,也会减小流体在冷却器内的流速,而流速减小又会影响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因此,当冷却器使用的换热介质粘度较高时,很容易在流道内形成滞塞现象,从而不利于冷却器发挥其本身的换热功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器使用的换热介质粘度较高时,很容易在扁管的流道内形成滞塞现象,从而不利于冷却器发挥其本身的换热功能的问题,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芯体、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上方的上封头、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下方的下封头;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相互交错的热通道和冷通道;所述冷通道为扁管;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扁管包括多个凸起部1,多个支撑部2和扁管本体3;任一个支撑部2的截面形状呈“X”形;任一个支撑部2设置在扁管本体3内部;任一个支撑部2的延伸方向和扁管本体3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凸起部1设置在扁管本体3的内表面;任一个凸起部1的延伸方向和扁管本体3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凸起部1设置为两行,其中一行为若干上凸起部11,其中另一行为若干下凸起部12,若干上凸起部11和若干下凸起部12之间留有间距;四个相邻的凸起部1为一组凸起部1,其中两个凸起部1为上凸起部11,其中另两个为下凸起部12;任一组凸起部1与相邻的另一组凸起部1之间由支撑部2分隔开。上凸起部11和下凸起部12之间不接触,减少了流体在扁管内的障碍,增加了流体的流动速度,进流体在扁管内的流动,增加了冷却器的换热效率;为了维持扁管的正常形状,在扁管内腔设置了支撑部2,支撑部2截面呈“X”形状,支撑部2与扁管的内壁构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可以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达到比通过普通翅片来支撑的扁管更加抗压力的技术效果。因为没有其他多余的装置,所以即使是粘度较高的流体,也不会有流动过于缓慢的情况出现,达到了可以快速通过各种粘稠流体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器使用的换热介质粘度较高时,很容易在扁管的流道内形成滞塞现象,不利于冷却器发挥其本身的换热功能的问题。在前述内容中,凸起部1设置在扁管内表面,通过和扁管内流动的流体进行接触,来达到换热的效果;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凸起部1和流体的接触面积,减少凸起部1对流体流动的阻碍效应,成为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芯体、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上方的上封头、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下方的下封头;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相互交错的热通道和冷通道;所述冷通道为扁管;/n所述扁管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支撑部和扁管本体;/n任一个所述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呈“X”形;/n任一个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扁管本体内部;/n任一个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扁管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n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扁管本体的内表面;/n任一个所述凸起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扁管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n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为两行,其中一行为若干上凸起部,其中另一行为若干下凸起部,所述若干上凸起部和所述若干下凸起部之间留有间距;/n四个相邻的凸起部为一组凸起部,其中两个凸起部为上凸起部,其中另两个为下凸起部;/n任一组所述一组凸起部与相邻的另一组所述一组凸起部之间由支撑部分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芯体、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上方的上封头、设置于冷却器芯体下方的下封头;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相互交错的热通道和冷通道;所述冷通道为扁管;
所述扁管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支撑部和扁管本体;
任一个所述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呈“X”形;
任一个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扁管本体内部;
任一个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扁管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扁管本体的内表面;
任一个所述凸起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扁管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为两行,其中一行为若干上凸起部,其中另一行为若干下凸起部,所述若干上凸起部和所述若干下凸起部之间留有间距;
四个相邻的凸起部为一组凸起部,其中两个凸起部为上凸起部,其中另两个为下凸起部;
任一组所述一组凸起部与相邻的另一组所述一组凸起部之间由支撑部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万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