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336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包括梁面筋、梁底筋、梁架立筋、梁箍筋、竖向骨架、水平骨架、快易收口网和绑扎丝,所述梁面筋位于梁底筋的上方,所述梁架立筋位于梁面筋和梁底筋之间的位置,所述梁箍筋均位于梁面筋、梁底筋和梁架立筋的外表面,所述竖向骨架位于梁面筋和梁底筋的内表面;所述水平骨架和快易收口网均位于竖向骨架的内部,所述水平骨架位于快易收口网的中间位置,所述绑扎丝均位于梁面筋、梁底筋和梁架立筋的外表面。所述竖向骨架通过绑扎丝与梁箍筋绑扎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梁柱、墙柱节点拦截的施工难题,确保梁柱、墙柱节点的施工质量,从保证梁柱、墙柱节点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城市建设中呈现出越来越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为了提高梁柱、墙柱节点处的强度,国家现行规范规定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且采用倾斜拦截形式。目前,在施工时,所采用的常规方法为垂直拦截,垂直拦截的封闭性较差,高强度混凝土易沿着梁方向渗漏流动,造成材料浪费,且采用垂直拦截,对梁柱节点强度有所削减,违背规范规定及设计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主要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梁柱、墙柱节点拦截的施工难题,确保梁柱、墙柱节点的施工质量,从保证梁柱、墙柱节点的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包括梁面筋、梁底筋、梁架立筋、梁箍筋、竖向骨架、水平骨架、快易收口网和绑扎丝,所述梁面筋位于梁底筋的上方,所述梁架立筋位于梁面筋和梁底筋之间的位置,所述梁箍筋均位于梁面筋、梁底筋和梁架立筋的外表面,所述竖向骨架位于梁面筋和梁底筋的内表面;所述水平骨架和快易收口网均位于竖向骨架的内部,所述水平骨架位于快易收口网的中间位置,所述绑扎丝均位于梁面筋、梁底筋和梁架立筋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骨架通过绑扎丝与梁箍筋绑扎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骨架通过绑扎丝与水平骨架绑扎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快易收口网通过绑扎丝分别与竖向骨架和水平骨架绑扎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快易收口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孔洞,所述竖向骨架呈矩形。本技术中采用了斜面拦截的结构及施工形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对梁柱、墙柱节点拦截的施工难题,确保对梁柱、墙柱施工的质量以及保证了墙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强度,还具有技术简单、施工工期短、劳动力强度低与节约材料等优点,达到杜绝了材料浪费,可以提高对梁柱、墙柱节点的施工质量及强度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竖向骨架与快易收口网的连接结构图。图中:1、梁面筋;2、梁底筋;3、梁架立筋;4、梁箍筋;5、竖向骨架;6、水平骨架;7、快易收口网;8、绑扎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包括梁面筋1、梁底筋2、梁架立筋3、梁箍筋4、竖向骨架5、水平骨架6、快易收口网7和绑扎丝8,所述梁面筋1位于梁底筋2的上方,所述梁架立筋3位于梁面筋1和梁底筋2之间的位置,所述梁箍筋4均位于梁面筋1、梁底筋2和梁架立筋3的外表面,所述竖向骨架5位于梁面筋1和梁底筋2的内表面;所述水平骨架6和快易收口网7均位于竖向骨架5的内部,所述水平骨架6位于快易收口网7的中间位置,所述绑扎丝8均位于梁面筋1、梁底筋2和梁架立筋3的外表面,利用梁面筋1、梁底筋2、梁架立筋3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梁钢筋的绑扎工作。所述竖向骨架5通过绑扎丝8与梁箍筋4绑扎固定。所述竖向骨架5通过绑扎丝8与水平骨架6绑扎固定,将竖向骨架5绑扎固定在梁箍筋4上,竖向骨架5绑扎完成后,再把水平骨架6绑扎固定在竖向骨架5上,使得竖向骨架5呈斜面拦截的结构,可以提高对梁柱、墙柱节点施工质量及强度等优点。所述快易收口网7通过绑扎丝8分别与竖向骨架5和水平骨架6绑扎固定。所述快易收口网7上设置有若干个孔洞,所述竖向骨架5呈矩形,当快易收口网7与梁面筋1、梁底筋2或梁架立筋3连接时,利用孔洞以便钢筋顺利穿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步骤一:梁钢筋板扎完成;利用梁面筋1、梁底筋2、梁架立筋3按照设计图纸通过绑扎丝8完成梁钢筋的绑扎工作;步骤二:骨架绑扎固定;将竖向骨架5绑扎固定在梁箍筋4上,竖向骨架5绑扎完成后,再把水平骨架6绑扎固定在竖向骨架5上,使得竖向骨架5呈斜面拦截的结构;步骤三:快易收口网7绑扎;快易收口网7通过绑扎丝8绑扎固定在竖向骨架5及水平骨架6上,快易收口网7宽度通长为450mm,为了保证拦截结构的密封性,快易收口网7的搭接长度应该≥100mm。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面筋(1)、梁底筋(2)、梁架立筋(3)、梁箍筋(4)、竖向骨架(5)、水平骨架(6)、快易收口网(7)和绑扎丝(8),所述梁面筋(1)位于梁底筋(2)的上方,所述梁架立筋(3)位于梁面筋(1)和梁底筋(2)之间的位置,所述梁箍筋(4)均位于梁面筋(1)、梁底筋(2)和梁架立筋(3)的外表面,所述竖向骨架(5)位于梁面筋(1)和梁底筋(2)的内表面;/n所述水平骨架(6)和快易收口网(7)均位于竖向骨架(5)的内部,所述水平骨架(6)位于快易收口网(7)的中间位置,所述绑扎丝(8)均位于梁面筋(1)、梁底筋(2)和梁架立筋(3)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梁墙节点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面筋(1)、梁底筋(2)、梁架立筋(3)、梁箍筋(4)、竖向骨架(5)、水平骨架(6)、快易收口网(7)和绑扎丝(8),所述梁面筋(1)位于梁底筋(2)的上方,所述梁架立筋(3)位于梁面筋(1)和梁底筋(2)之间的位置,所述梁箍筋(4)均位于梁面筋(1)、梁底筋(2)和梁架立筋(3)的外表面,所述竖向骨架(5)位于梁面筋(1)和梁底筋(2)的内表面;
所述水平骨架(6)和快易收口网(7)均位于竖向骨架(5)的内部,所述水平骨架(6)位于快易收口网(7)的中间位置,所述绑扎丝(8)均位于梁面筋(1)、梁底筋(2)和梁架立筋(3)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平张逸魏玉双代六一熊政张卓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