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45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及工艺。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包括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预埋的薄壁钢管,其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薄壁钢管的顶部露出大体积混凝土,薄壁钢管内灌入温度传导液,薄壁钢管露出大体积混凝土的顶部连接有翅片管,处于薄壁钢管内的底部的温度传导液被密封在薄壁钢管与翅片管形成的密闭腔内;温度传导液为因混凝土浇注入模升温后达到沸点汽化吸收热量、上升至翅片管内,继而在翅片管内与环境温度接触降温至低于沸点变成液体回流至薄壁钢管内,如此循环反复来达到对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目的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实现了有效降温的目的,施工成本低,操作便捷,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装置及工艺,属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常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是引发混凝土自身开裂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混凝土水化会形成大量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均匀的散热,则将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致使混凝土发生开裂而降低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而当前业界普遍的做法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预埋用于散热的冷却水管,这种已有做法需要在现场配备水泵、水箱等设备,并且需要不停的抽水换水,十分繁琐,费时费力,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及工艺,其对大体积混凝土实现了有效降温的目的,施工成本低,操作便捷,适于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预埋的薄壁钢管,其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薄壁钢管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预埋的薄壁钢管,其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薄壁钢管的顶部露出大体积混凝土,薄壁钢管内灌入温度传导液,薄壁钢管露出大体积混凝土的顶部连接有翅片管,处于薄壁钢管内的底部的温度传导液被密封在薄壁钢管与翅片管形成的密闭腔内;温度传导液为因混凝土浇注入模升温后达到沸点汽化吸收热量、上升至翅片管内,继而在翅片管内与环境温度接触降温至低于沸点变成液体回流至薄壁钢管内,如此循环反复来达到对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目的的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预埋的薄壁钢管,其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薄壁钢管的顶部露出大体积混凝土,薄壁钢管内灌入温度传导液,薄壁钢管露出大体积混凝土的顶部连接有翅片管,处于薄壁钢管内的底部的温度传导液被密封在薄壁钢管与翅片管形成的密闭腔内;温度传导液为因混凝土浇注入模升温后达到沸点汽化吸收热量、上升至翅片管内,继而在翅片管内与环境温度接触降温至低于沸点变成液体回流至薄壁钢管内,如此循环反复来达到对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目的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管包括呈“1”字状的直管,直管的底口敞开、顶口封闭,直管的外侧从上到下螺旋状地设有翅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钢管为底口封闭、顶口敞开、呈“1”字状的竖管,或者,所述薄壁钢管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底口封闭、顶口敞开、呈“1”字状的竖管,各竖管的顶口通过相应连接管与用于露出大体积混凝土外的外露竖管连接,外露竖管的顶口用于与所述翅片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薄壁钢管的各竖管在浇注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预埋的深度不完全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钢管的管壁厚度小于所述翅片管的管壁厚度;
所述薄壁钢管的管壁厚度为2mm~3mm。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竖管与大体积混凝土边缘之间相距的距离大于等于1.5m,各所述竖管之间的间距为0.8m,各所述竖管与大体积混凝土底面之间相距的距离大于等于0.5m,各所述竖管之间呈梅花形布置;
所述薄壁钢管露出大体积混凝土的长度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苏高瑞邓若峯韩晓光高春源韦华江朱保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