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19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隔离带技术领域的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包括上基层,所述上基层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水层,所述上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外抗紫外层一,所述外抗紫外层一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所述内抗紫外层的底部连接有外抗紫外层二,所述外抗紫外层二的底部连接有下防水层,所述下防水层底部设置有下基层,该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具备抗UV功能,能够有效避免UV对隔离带的损坏,从而延长了隔离带的使用寿命,保障道路施工的安全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
本技术涉及隔离带
,具体为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
技术介绍
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幅状织物或管庄织物,织带种类繁多,广泛用于服装、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其性能优越,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织带做成的隔离带对施工地点进行隔离处理,防止行人误入施工区造成危险,然而,当前使用的隔离带虽然具备防水以及抗拉等特点,但是传统的隔离带不具备抗UV功能,从而使得隔离带易受到紫外线的损害,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隔离带的正常使用,不利于道路施工的安全性要求,导致传统的隔离带使用范围受限,因此,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很有实际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包括上基层,所述上基层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水层,所述上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外抗紫外层一,所述外抗紫外层一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所述内抗紫外层的底部连接有外抗紫外层二,所述外抗紫外层二的底部连接有下防水层,所述下防水层底部设置有下基层。优选的,所述内抗紫外层包括上加强纤维层,所述上加强纤维层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一,所述内抗紫外层一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二,所述内抗紫外层二的底部设置有下加强纤维层。优选的,所述上防水层和下防水层均由PTFE模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外抗紫外层一和外抗紫外层二均采用竹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内抗紫外层一和内抗紫外层二均为一种可以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腈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上基层和上防水层均由棉纤维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道路施工用隔离带中的内抗紫外层一和内抗紫外层二所采用的腈纶材料是一种优良的防紫外线纤维,它的结构中的-CN基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外抗紫外层一和外抗紫外层二均采用竹纤维制成,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该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具备抗UV功能,能够有效避免UV对隔离带的损坏,从而延长了隔离带的使用寿命,保障道路施工的安全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抗紫外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基层;2、上防水层;3、外抗紫外层一;4、内抗紫外层;5、外抗紫外层二;6、下防水层;7、下基层;8、上加强纤维层;9、内抗紫外层一;10、内抗紫外层二;11、下加强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包括上基层1,上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水层2,上防水层2的底部设置有外抗紫外层一3,外抗紫外层一3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4,内抗紫外层4的底部连接有外抗紫外层二5,外抗紫外层二5的底部连接有下防水层6,下防水层6底部设置有下基层7,该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具备抗UV功能,能够有效避免UV对隔离带的损坏,从而延长了隔离带的使用寿命,保障道路施工的安全进行。请参阅图2,内抗紫外层4包括上加强纤维层8,上加强纤维层8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一9,内抗紫外层一9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二10,内抗紫外层二10的底部设置有下加强纤维层11,上加强纤维层8和下加强纤维层11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玻璃钢及其它复合材料,是一种常用纤维状增强材料。增强纤维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组成,大致可分为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两大类。请参阅图1,上防水层2和下防水层6均由PTFE模材料制成,PTFE膜具有表面光滑、耐化学物质、透气不透水、透气量大、阻燃、耐高温的特点。请参阅图1,外抗紫外层一3和外抗紫外层二5均采用竹纤维制成,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请参阅图2,内抗紫外层一9和内抗紫外层二10均为一种可以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腈纶材料制成,它的结构中的-CN基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请参阅图1,上基层1和上防水层2均由棉纤维材质制成。工作原理:该道路施工用隔离带中的内抗紫外层一9和内抗紫外层二10所采用的腈纶材料是一种优良的防紫外线纤维,它的结构中的-CN基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外抗紫外层一3和外抗紫外层二5均采用竹纤维制成,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该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具备抗UV功能,能够有效避免UV对隔离带的损坏,从而延长了隔离带的使用寿命,保障道路施工的安全进行。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包括上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水层(2),所述上防水层(2)的底部设置有外抗紫外层一(3),所述外抗紫外层一(3)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4),所述内抗紫外层(4)的底部连接有外抗紫外层二(5),所述外抗紫外层二(5)的底部连接有下防水层(6),所述下防水层(6)底部设置有下基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包括上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水层(2),所述上防水层(2)的底部设置有外抗紫外层一(3),所述外抗紫外层一(3)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4),所述内抗紫外层(4)的底部连接有外抗紫外层二(5),所述外抗紫外层二(5)的底部连接有下防水层(6),所述下防水层(6)底部设置有下基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UV的道路施工用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抗紫外层(4)包括上加强纤维层(8),所述上加强纤维层(8)的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一(9),所述内抗紫外层一(9)底部设置有内抗紫外层二(10),所述内抗紫外层二(10)的底部设置有下加强纤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星脉特种绳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