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88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包括车厢(1),在车厢(1)内设置有富氧流生成器(2)和供养单元,富氧流生成器(2)具有生成器进水口(21)、生成器输氧口(22)和生成器出水口(23),生成器输氧口(22)与供养单元连接,生成器进水口(21)通过进水管(25)道连接水泵,生成器出水口(23)通过出水管(26)与受污染的水体连接,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之间设置有回流管(29),在回流管(29)上设置有回流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具有安装简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气水混合液含氧浓度和受污染的水体处理量可灵活调整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增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属于受污染的水体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水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如何更好的对受到有机物污染的受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完成生态的修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有水体机污染的治理的常规方法为通过含高浓度氧气的气水混合液注入污染水体,使水体溶解氧量快速增加,为污染物去除的好氧微生物反应提供充分环境条件,促进迅速氧化有机物厌氧降解时产生的H2S及FeS等致黑致臭物质,水质改善,水体透明度逐步提高,水体活性被强化,有效地改善或缓解黑臭及水质。为获得高浓度氧气的气水混合液,常规的做法是在污染水体附近建造处理中心,架设固定管路连通富氧流生成器。但处理中心建设复杂,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且建设后无法移动,造成成本浪费。此外,处理中心的处理量很难改变,当水体污染程度改变后,无法及时的进行调整,缺乏灵活性。由于上述原因,亟待研究一种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方便灵活的水体增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该系统包括车厢1,在车厢1内设置有富氧流生成器2和供养单元;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具有生成器进水口21、生成器输氧口22和生成器出水口23,进水口21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顶部,生成器出水口23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底部,生成器输氧口22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侧面靠近进水口21位置;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下部截面面积大于上部截面面积;<br>所述生成器输氧口22与供养单元连接,所述生成器进水口21通过进水管25道连接水泵,所述生成器出水口23通过出水管26与受污染的水体连接,所述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之间设置有回流管29,在所述回流管29上设置有回流泵;所述供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31、第一空气储气罐321、冷冻式干燥机33、第二空气储气罐322、PSA制氧机34、缓冲罐35、制氧增压机36和储气罐37,所述储气罐37与生成器输氧口22连接;在所述车厢1的顶部,安装有车吊。优选地,在进水管25道上设置有排气阀27。根据本技术,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可以具有多个,通过并联、串联或串并联的管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当多个富氧流生成器2通过管道并联在一起时,可以是多个富氧流生成器2通过多根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并联,也可以是多个富氧流生成器2并联在一根或两根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上;当多个富氧流生成器2通过多根的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并联时,每个进水管25上均设置有水泵,不同的进水管25之间相互连通,不同的出水管26之间相互连通。优选地,在不同进水管25和出水管26上设置有阀门28,不同回流管29之间通过阀门28连通。根据本技术,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高度高于2.5m。进一步地,当富氧流生成器2竖直放置时,富氧流生成器2下部露出箱体外;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倾斜放置,在富氧流生成器2的上端和/或下端设置有固定架。优选地,在富氧流生成器2下部与车厢1箱体接触部位,设置有凹陷的卡槽24,通过卡槽24将富氧流生成器2固定在车厢1上。更优选地,在车厢1底部设置有副支架,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下部固定在副支架上,所述副支架包括多根横向和纵向连接的板或管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厢1的侧面具有电动百叶窗。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1)能够快速部署增氧系统,安装简便,施工周期短;2)系统能够快速转移,成本低,经济适用;3)可实现气水混合液含氧浓度和受污染的水体处理量的灵活调整;4)车厢机械强度高,系统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6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8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9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10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1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12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13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14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连接图;图15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结构示意图;图18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与车厢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与车厢结构示意图;图20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结构示意图;图2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富氧流生成器与车厢结构示意图;图22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载水体增氧系统车厢内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车厢;2-富氧流生成器;21-生成器进水口;22-生成器输氧口;23-生成器出水口;24-卡槽;25-进水管;26-出水管;27-排气阀;28-阀门;29-回流管;31-空气压缩机;321-第一空气储气罐;322-第二空气储气罐;33-冷冻式干燥机;34-PSA制氧机;35-缓冲罐;36-制氧增压机;37-储气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车厢(1),在车厢(1)内设置有富氧流生成器(2)和供养单元;/n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具有生成器进水口(21)、生成器输氧口(22)和生成器出水口(23),进水口(21)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顶部,生成器出水口(23)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底部,生成器输氧口(22)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侧面靠近进水口(21)位置;/n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下部截面面积大于上部截面面积;/n所述生成器输氧口(22)与供养单元连接,所述生成器进水口(21)通过进水管(25)道连接水泵,所述生成器出水口(23)通过出水管(26)与受污染的水体连接,所述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之间设置有回流管(29);/n所述供养单元包括储气罐(37),所述储气罐(37)与生成器输氧口(22)连接;/n在车厢(1)底部设置有副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车厢(1),在车厢(1)内设置有富氧流生成器(2)和供养单元;
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具有生成器进水口(21)、生成器输氧口(22)和生成器出水口(23),进水口(21)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顶部,生成器出水口(23)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底部,生成器输氧口(22)位于富氧流生成器(2)侧面靠近进水口(21)位置;
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下部截面面积大于上部截面面积;
所述生成器输氧口(22)与供养单元连接,所述生成器进水口(21)通过进水管(25)道连接水泵,所述生成器出水口(23)通过出水管(26)与受污染的水体连接,所述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之间设置有回流管(29);
所述供养单元包括储气罐(37),所述储气罐(37)与生成器输氧口(22)连接;
在车厢(1)底部设置有副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流管(29)上设置有回流泵,在进水管(25)道上设置有排气阀(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31)、第一空气储气罐(321)、冷冻式干燥机(33)、第二空气储气罐(322)、PSA制氧机(34)、缓冲罐(35)、制氧增压机(36);制氧增压机(36)和储气罐(37)连接;
所述富氧流生成器(2)可以具有多个,通过并联、串联或串并联的管道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水体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多个富氧流生成器(2)通过管道并联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子乾邵海波刘文博于雷贺欣王晶晶秦文静郑爽
申请(专利权)人:百奥源生态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