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88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其方便解决布水管道阻塞的问题,实现均匀旋流布水,并且方便对底部多余污泥均匀排出,促进反应器内部新老污泥更替生长,提高实用性;包括反应器、配水装置、第一三项分离器、第二三项分离器、汽液分离器、排泥装置和排出装置,配水装置布置安装在反应器的外部,配水装置上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并且旋流布水装置分布安装在反应器的内部,第一三项分离器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中部,第二三项分离器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上设置有两组输入端,汽液分离器的其中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汽液分离器的另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环保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传统IC厌氧反应器采用枝式布水方式,由一根主布水管引入罐内后分成多跟布水支管进行布水;该布水方式易出现布水支管或布水点堵塞,在罐外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复通,从而导致罐内布水不均匀,甚至出现局部酸化现象,影响整个厌氧反应器的运行与处理效果。传统IC反应器外部循环取水设计多为单管道,导致外循环取水单一不够均匀,影响反应器整体外循环效果。传统IC反应器底部排泥装置多为单一管道单一排泥点,导致底部排泥不够均匀,影响反应器底部污水与污泥的完全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解决布水管道阻塞的问题,实现均匀旋流布水,并且方便对底部多余污泥均匀排出,促进反应器内部新老污泥更替生长,提高实用性的厌氧反应器。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配水装置、第一三项分离器、第二三项分离器、汽液分离器、排泥装置和排出装置,配水装置布置安装在反应器的外部,配水装置上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并且旋流布水装置分布安装在反应器的内部,第一三项分离器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中部,第二三项分离器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上设置有两组输入端,汽液分离器的其中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汽液分离器的另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输入端与第一三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通管的输入端与第二三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通,汽液分离器上还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并且第三连通管的输出端穿过第二三项分离器和第一三项分离器并伸入至反应器的底部,排泥装置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底部并且对污泥均匀排出,排出装置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顶部。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配水装置包括配水器和循环水泵,配水器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并且配水器上连通设置有多组第一控制阀,多组第一控制阀上均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并且多组旋流布水装置的输出端平均分布伸入至反应器内部的底部,配水器上还连通设置有外循环管道,外循环管道的输入端伸入至反应器内部的顶部。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布水草帽罩,布水草帽罩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底部,并且旋流布水装置的输出端伸入至布水草帽罩的内部。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排泥装置包括第二控制阀和污泥收集管,污泥收集管呈环形布置,污泥收集管上设置有多组排污口,并且污泥收集管固定在反应器内部的底部,污泥收集管与第二控制阀连通并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外界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污水通过配水装置输送至反应器的内部,污水通过第一三项分离器和第二三项分离器将初步处理的水和产生气体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输入至汽液分离器的内部,汽液分离器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汽液分离器将气体排出至外界,并且汽液分离器将液体通过第三连通管输送至反应器的内部底部,污水处理期间产生的多余污泥通过排泥装置排出,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液体通过排出装置排出,通过配水装置分布排水至反应器的内部,解决布水管道阻塞的问题,实现进水均匀旋流布水,并且排泥装置方便对底部淤泥均匀排出,促进反应器内部新老污泥更替生长,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旋流布水装置等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旋流布水装置等结构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排泥装置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反应器;2、配水装置;3、第一三项分离器;4、第二三项分离器;5、汽液分离器;6、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8、第三连通管;9、排泥装置;10、排出装置;11、配水器;12、循环水泵;13、第一控制阀;14、旋流布水装置;16、外循环管道;17、布水草帽罩;18、第二控制阀;19、污泥收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1、配水装置2、第一三项分离器3、第二三项分离器4、汽液分离器5、排泥装置9和排出装置10,配水装置2布置安装在反应器1的外部,配水装置上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并且旋流布水装置分布安装在反应器1的内部,第一三项分离器3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中部,第二三项分离器4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5安装在反应器1的顶部,汽液分离器5上设置有两组输入端,汽液分离器5的其中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6,汽液分离器5的另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的输入端与第一三项分离器3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通管7的输入端与第二三项分离器4的输出端连通,汽液分离器5上还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8,并且第三连通管8的输出端穿过第二三项分离器4和第一三项分离器3并伸入至反应器1的底部,排泥装置9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底部并且对污泥均匀排出,排出装置10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首先将污水通过配水装置输送至反应器的内部,污水通过第一三项分离器和第二三项分离器将初步处理的水和产生气体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输入至汽液分离器的内部,汽液分离器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汽液分离器将气体排出至外界,并且汽液分离器将液体通过第三连通管输送至反应器的内部底部,污水处理期间产生的多余污泥通过排泥装置排出,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液体通过排出装置排出,通过配水装置分布排水至反应器的内部,方便解决布水管道阻塞的问题,实现进水均匀旋流布水,并且排泥装置方便对底部淤泥均匀排出,促进反应器内部新老污泥更替生长,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配水装置2包括配水器11和循环水泵12,配水器11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2,并且配水器11上连通设置有多组第一控制阀13,多组第一控制阀13上均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14,并且多组旋流布水装置14的输出端平均分布伸入至反应器1内部的底部,配水器11上还连通设置有外循环管道16,外循环管道16的输入端伸入至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污水通过配水器并分配至多组旋流布水装置和外循环管道并由其排出,旋流布水装置从反应器外配水器直接引入反应器内,每根旋流布水装置设置独立控第一控制阀,从而可以在反应器外实现旋流布水装置布水量控制,而且有效解决旋流布水装置堵塞复通问题,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布水草帽罩17,布水草帽罩17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底部,并且旋流布水装置14的输出端伸入至布水草帽罩17的内部;通过上述设置,旋流布水装置排出的水排出至布水草帽罩的底部,旋流布水装置出水沿切线旋流,对底部泥水起到搅拌作用,从而使底部污泥与进水能充分的混合,防止布水不均匀现象发生,保证整体的良好运行与高效处理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厌氧反应器,排泥装置9包括第二控制阀18和污泥收集管19,污泥收集管19呈环形布置,污泥收集管19上设置有多组排污口,并且污泥收集管19固定在反应器1内部的底部,污泥收集管19与第二控制阀18连通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配水装置(2)、第一三项分离器(3)、第二三项分离器(4)、汽液分离器(5)、排泥装置(9)和排出装置(10),配水装置(2)布置安装在反应器(1)的外部,配水装置上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并且旋流布水装置分布安装在反应器(1)的内部,第一三项分离器(3)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中部,第二三项分离器(4)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5)安装在反应器(1)的顶部,汽液分离器(5)上设置有两组输入端,汽液分离器(5)的其中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6),汽液分离器(5)的另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的输入端与第一三项分离器(3)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通管(7)的输入端与第二三项分离器(4)的输出端连通,汽液分离器(5)上还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8),并且第三连通管(8)的输出端穿过第二三项分离器(4)和第一三项分离器(3)并伸入至反应器(1)的底部,排泥装置(9)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底部并且对污泥均匀排出,排出装置(10)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配水装置(2)、第一三项分离器(3)、第二三项分离器(4)、汽液分离器(5)、排泥装置(9)和排出装置(10),配水装置(2)布置安装在反应器(1)的外部,配水装置上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并且旋流布水装置分布安装在反应器(1)的内部,第一三项分离器(3)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中部,第二三项分离器(4)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汽液分离器(5)安装在反应器(1)的顶部,汽液分离器(5)上设置有两组输入端,汽液分离器(5)的其中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6),汽液分离器(5)的另一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的输入端与第一三项分离器(3)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通管(7)的输入端与第二三项分离器(4)的输出端连通,汽液分离器(5)上还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8),并且第三连通管(8)的输出端穿过第二三项分离器(4)和第一三项分离器(3)并伸入至反应器(1)的底部,排泥装置(9)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底部并且对污泥均匀排出,排出装置(10)安装在反应器(1)内部的顶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于海侠刘伟刘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