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小艳专利>正文

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75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安装箱下端的四角均设有安装板,第一转轴为两根,且均置于出线槽内,第一转轴上设有橡胶圈,两根第一转轴的后端与安装箱之间转动连接,两根第一转轴的前端穿过安装箱置于安装箱的外部,位于下侧的第一转轴端部设有把手,弹簧为两根,且均置于安装箱内部的安装腔内,两根弹簧之间设有红外线反射板,红外线反射板为弧形板,红外测距仪置于安装腔的侧壁,避免线缆与施工用设备的壳体之间发生摩擦,避免刮伤线缆,具有实用性,还可以实时监测剩余线缆的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工程
,具体为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
技术介绍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信息类子专业,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在通信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用到线缆,线缆一般存放在施工用设备内,在出线时,线缆很容易与施工用设备的壳体之间发生摩擦,从而会刮伤线缆,不具有实用性,而且,现有的施工用设备不具有监测单元,不能实时监测剩余线缆的量,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避免线缆与施工用设备的壳体之间发生摩擦,避免刮伤线缆,具有实用性,还可以实时监测剩余线缆的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防刮线单元(3)和监测单元(4);/n安装箱(1):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杆(2),安装箱(1)的侧壁设有出线槽,安装箱(1)下端的四角均设有安装板(6);/n防刮线单元(3):包括橡胶圈(31)、齿轮(32)、第一转轴(33)和把手(34),第一转轴(33)为两根,且均置于出线槽内,第一转轴(33)上设有橡胶圈(31),两根第一转轴(33)的后端与安装箱(1)之间转动连接,两根第一转轴(33)的前端穿过安装箱(1)置于安装箱(1)的外部,齿轮(32)为两个,且分别置于两根第一转轴(33)上,两个齿轮(32)之间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刮线的通信工程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防刮线单元(3)和监测单元(4);
安装箱(1):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杆(2),安装箱(1)的侧壁设有出线槽,安装箱(1)下端的四角均设有安装板(6);
防刮线单元(3):包括橡胶圈(31)、齿轮(32)、第一转轴(33)和把手(34),第一转轴(33)为两根,且均置于出线槽内,第一转轴(33)上设有橡胶圈(31),两根第一转轴(33)的后端与安装箱(1)之间转动连接,两根第一转轴(33)的前端穿过安装箱(1)置于安装箱(1)的外部,齿轮(32)为两个,且分别置于两根第一转轴(33)上,两个齿轮(32)之间啮合,位于下侧的第一转轴(33)的端部设有把手(34);
监测单元(4):包括红外线反射板(41)、弹簧(42)和红外测距仪(43),弹簧(42)为两根,且均置于安装箱(1)内部的安装腔内,两根弹簧(42)之间设有红外线反射板(41),红外线反射板(41)为弧形板,红外测距仪(43)置于安装腔的侧壁;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9),安装在安装箱(1)的侧壁,单片机(9)的输入端电连接红外测距仪(43)的输出端。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婵珠车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车小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