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电机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60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和家用电器,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轴套、多个转子铁芯、多个永磁体、多个限位凸台和注塑体,所述轴套的材料为弱导磁材料,所述多个永磁体和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凸出部,任意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凸台分为多对,每对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轴套、所述转子铁芯、所述永磁体和所述注塑体一体注塑成型。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有效限制了流经转子铁芯以及轴套的磁路磁通,从而减少了转子端部漏磁现象,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降低电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电机和家用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内置式转子铁芯通常由导磁材料一体冲压制成,永磁体产生的磁通有较大部分通过转子铁芯扇形部,经连接部和转子轴套部(凸出部和转子轴套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流通,此部分磁通基本不对电机产生能量交换,不产生电磁转矩,导致出现较大的端部漏磁现象,致使电机功率密度较低,电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子组件,解决了端部漏磁现象且结构强度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转子组件的电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家用电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包括轴套、多个转子铁芯、多个永磁体、多个限位凸台和注塑体,所述轴套的材料为弱导磁材料,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轴套相连,任意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永磁体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多个永磁体和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永磁体和所述转子铁芯均位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外侧,所述限位凸台分为多对,多对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对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轴套、所述转子铁芯、所述永磁体和所述注塑体一体注塑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通过限制轴套的导磁性,并且任意两个转子铁芯的凸出部之间均具有间隔距离,有效限制了流经转子铁芯以及轴套的磁路磁通,从而有效减少了转子端部漏磁现象,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降低电机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对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凸出部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还包括扇形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扇形部相连,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出部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部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多段依次首尾相连的曲线,且大体上呈弧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套为粉末冶金材料,所述轴套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和所述转子铁芯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塑体包括第一注塑体、第二注塑体、连接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设在所述轴套轴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注塑体设在所述轴套轴向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注塑体和所述第二注塑体通过所述连接注塑体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注塑体包括第一连接注塑体、第二连接注塑体和第三连接注塑体,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注塑孔,所述注塑孔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注塑体填充于所述注塑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注塑体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所述永磁体与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三连接注塑体填充于相邻的两个转子铁芯和位于所述相邻的两个转子铁芯之间的永磁体的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所限定出的空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塑体上设有多个平衡孔,所述平衡孔沿所述注塑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多个所述平衡孔沿所述注塑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延伸。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转子组件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中所示的转子组件的A-A剖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轴套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转子铁芯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永磁体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反电势与现有内置式转子的反电势的一个对比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反电势与现有内置式转子的反电势的另一个对比示意图。附图标记:轴套1,限位凸台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转子铁芯2,扇形部21,连接部22,凸出部23,定位孔24,注塑孔25,永磁体3,注塑体4,第一注塑体41,第二注塑体42,连接注塑体43,第一连接注塑体431,第二连接注塑体432,第三连接注塑体433,平衡孔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图10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包括轴套1、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3,其中,轴套1大体为筒形,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3均位于轴套1的周侧,且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3均为多个,多个永磁体3和多个转子铁芯2沿轴套1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可以理解的是,多个转子铁芯2沿轴套1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转子铁芯2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永磁体3固定在安装槽内。每个转子铁芯2均相互独立,冲裁板料时更容易对其进行合理排布以大幅降低冲裁废料。轴套1的材料为弱导磁材料,轴套1的导磁性较弱,可以限制流经轴套1的磁路磁通,从而减少漏磁。进一步地,每个转子铁芯2上均设有凸出部23,转子铁芯2通过凸出部23与轴套1相连,防止转子在告诉旋转时离心力过大导致转子铁芯2和轴套1发生变形或者脱离,任意两个转子铁芯2的凸出部23之间均具有间隔距离,即,所有的凸出部23之间均不互相接触。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限制流经转子铁芯2的磁路磁通。轴套1的外周壁设有多个限位凸台11,限位凸台11沿轴套1的轴向延伸,限位凸台11为多个,永磁体3和转子铁芯2均与限位凸台11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永磁体3邻近轴套1一端的端面与限位凸台11相接触并连接在一起,转子铁芯2与限位凸台11卡接相连。具体地,限位凸台11分为多对,多对限位凸台11沿轴套1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永磁体3与多对限位凸台11一一对应,即,每个永磁体3与一对限位凸台11相对应。每对限位凸台11包括两个限位凸台11,每对限位凸台11中的两个限位凸台11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以使每对限位凸台1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注塑体4,轴套1、转子铁芯2、永磁体3和注塑体4一体注塑成型,通过注塑工艺结合在一起的转子组件结构强度更强,可广泛用于电机转矩较大或转速较高的工况。第一凹槽12可以增加第一连接注塑体431用量,以此提高注塑体4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转子组件的整体性。第一凹槽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多种形状组合而成,也可以为多个或者无凹槽结构,多种组合有助于平衡磁阻和定位精度之间的矛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通过限制轴套1的导磁性,并且任意两个转子铁芯2的凸出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轴套,所述轴套的材料为弱导磁材料;/n多个转子铁芯,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轴套相连,任意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n多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多个永磁体和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n多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永磁体和所述转子铁芯均位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外侧,所述限位凸台分为多对,多对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对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凹槽;/n注塑体,所述轴套、所述转子铁芯、所述永磁体和所述注塑体一体注塑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套,所述轴套的材料为弱导磁材料;
多个转子铁芯,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轴套相连,任意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多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多个永磁体和所述多个转子铁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依次交替排布;
多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永磁体和所述转子铁芯均位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外侧,所述限位凸台分为多对,多对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对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凹槽;
注塑体,所述轴套、所述转子铁芯、所述永磁体和所述注塑体一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对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凸出部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还包括扇形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扇形部相连,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出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部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包括多段依次首尾相连的曲线,且大体上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为粉末冶金材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非非张婷婷李文瑞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