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束调整组件及天线系统
本申请涉及到通信
,尤其涉及到一种波束调整组件及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中,小区信号是通过基站天线的波束覆盖来实现的。小区的地理和用户特征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设置和调节基站天线波束的辐射方向以达到最优的小区覆盖。在通过天线的波束宽度来表示天线的覆盖区域,天线波束宽度包含水平面波束宽度和垂直面波束宽度。实际应用中常常通过控制天线波束辐射方向和波束宽度实现覆盖优化。在需要优化天线的通信效果时,需要调整天线的波束,现有技术中的调整方式,一种是调整波束角度,另外一种是调整波束宽窄;两种方式相互补充,提高优化覆盖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调整波束宽窄的调整机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比较大,同时调整时受到的阻力也比较大,调整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组件及天线系统,以改善天线的调整效果,优化小区覆盖。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组件,该波束调整组件用于调整天线系统的波束宽度。本申请提供的波束调整组件包括两部分:移相器及连接板。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相器及连接板;/n所述移相器包括电路板以及主介质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第一带线及第二带线;其中,所述第一带线及所述第二带线分别用于连接天线的辐射单元;所述连接板滑动装配在所述电路板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电连接;/n所述主介质板可相对所述电路板滑动,并在滑动时推动所述连接板滑动;/n在所述主介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推动所述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连接;在所述主介质板沿第二方向滑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推动所述连接板断开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相器及连接板;
所述移相器包括电路板以及主介质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第一带线及第二带线;其中,所述第一带线及所述第二带线分别用于连接天线的辐射单元;所述连接板滑动装配在所述电路板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电连接;
所述主介质板可相对所述电路板滑动,并在滑动时推动所述连接板滑动;
在所述主介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推动所述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连接;在所述主介质板沿第二方向滑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推动所述连接板断开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板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往返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直线部及倾斜部,其中,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第二带线的一端为所述直线部,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第一带线的一端为所述倾斜部;
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倾斜部中滑动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部时,所述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带线与所述第二带线连接;
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直线部中滑动到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部时,所述连接板仅与所述第二带线连接,断开与所述第一带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为直线型结构,且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直线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
所述倾斜部为弧形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及介于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抵压侧壁;其中,
在所述主介质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主介质板可抵压在所述第一端部;
在所述主介质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到所述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倾斜部,且所述主介质板抵压在所述抵压侧壁;
在所述主介质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主介质板可抵压在所述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束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具有用于连接第一带线及第二带线的电路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电路连接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的锁紧板;其中,所述电路连接板及所述锁紧板分列在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华冰,陈雷,张润孝,曾奕星,张凡,吕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