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舜培专利>正文

电子信息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50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计算器、电子词典、掌上电脑等电子信息处理器。包括一个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以及可配合盖设于主体上的盖体,主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及主按键,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与主体上部分主按键相对应的从按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盖体上设置与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主按键对应的从按键,当盖体盖设于主体上时,其上的从按键正对主体上相应的主按键,而从按键上的标识是主按键中的其中一个功能标识,这样一来,主按键上的一种使用功能在从按键上分离出来,使用者通过操作从按键就可以驱动主按键。如此可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速度,并且减少错误的输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信息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指一种计算器、电子词典、掌上电脑等电子信息处理器。
技术介绍
:计算器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电子信息处理器,其主要是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计算一些数学运算。通过计算器上设置的按键,输入所要计算的信息,最后得出运算的结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上各种功能的按键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计算器的体积有限,并且如果设置太多的按键不仅制作麻烦,操作、使用时也十分不便,故设置者采用了“一键两用”的方式。即一个按键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例如一个数字按键“1”同时还表示正弦函数“sin”,只要通过一个切换按键就可实现该数字按键的功能切换。这种情况在电子词典、快译通、掌上电脑等具有文字输入、处理的电子信息处理器出现后应用更加广泛。伴随着电子信息处理器的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原有计算器类型的按键数量及功能远远不够使用,但是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如果一味通过增加按键的数量来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故此类产品普遍采用“一键两用”的方式。为了便于人们识别,其在按键表面显示有其中一个-->功能标识,如指数运算“Xy”,于该按键的旁侧显示另一个功能标识,如字符输入“A”。这样使用者就可识别、得知该按键具有“Xy”和“A”两种功能。但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一个按键具有多种功能,使用时显得过于复杂。例如,我们在输入文字时,仅仅使用按键的字符功能,如“A”,并不使用其函数功能,如“Xy”。但是由于各个按键的两个功能标识都混杂在一起,使用时很难快速识别清楚,需要一个个仔细识别,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操作速度,并且容易输入错误指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目前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一键两用”按键的功能分离开,以便于使用者操作的电子信息处理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个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以及可配合盖设于主体上的盖体,主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及主按键,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与主体上部分主按键相对应的从按键。所述的盖体上开设有与显示屏对应的视窗。所述的盖体与主体之间为嵌套连接。或者,所述的盖体与主体之间铰接。本技术在盖体上设置与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主按键对应的从按键,当盖体盖设于主体上时,其上的从按键正对主体上相应的主按键,而从按键上的标识是主按键中的其中一个功能标识,这样一来,主按键上的一种使用功能在从按键上分离出来,使用者通过操作从按键就可以驱动主按键。由于从按键上的功能标识是单一的,故在使用时就少了许多的干扰,可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速度,并且减少错误-->的输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主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盖体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适用于计算器、电子词典、掌上电脑等电子信息处理器上。见图1~4,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其包括:一个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1以及可配合盖设于主体1上的盖体2,主体1上设置有显示屏11及主按键12。本实施例中,主按键12分为三个区域,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区域按键121,位于中间的第二区域按键122以及位于最下方的第三区域按键123。其中第一区域按键121仅具有一种功能,而第二区域按键122和第三区域按键123中的按键都具有两种功能,其需要通过切换按键进行功能切换。例如,第二区域按键122主要是作为字母输入按键,但同时每个按键还具有一个函数计算或其他运算功能;第三区域按键123主要是作为数字输入按键,但其每个按键也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如函数运算或操作功能。-->盖体2上设置有与主体1上部分主按键12相对应的从按键21。结合本实施例,在盖体2上从按键21与主按键12中的第一区域按键121和第二区域按键122对应,即当将盖体2盖设于主体1上时,盖体2上的从按键21刚好与主按键12中的第一区域按键121和第二区域按键122重叠,这样就可通过从按键21操作第一区域按键121和第二区域按键122。所述的盖体2上开设有与显示屏11对应的视窗22,视窗22可以与显示屏11一样大小,也可仅能显示视窗22的局部,这是因为,目前的电子信息处理器的显示屏通常也分为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不同功能按键的输入。例如本实施例中,在使用主按键12中第二区域按键122时,其对应显示的信息将出现在屏幕的上部。这样当本技术利用盖体2上的从按键21操作时,其也仅仅需要能显示显示屏11的上部就足够了。本技术具体使用的原理为:将采用“一键两用”主按键的两种功能分离开了,以便于人们识别使用。见图1~4,我们以主体1中第二区域按键122中的第一个按键为例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此按键具有两个功能,其一是在按键表面显示标识的“Xy”运算符,另一个是于该按键的旁侧显示字符“A”。通过标识使用者就可得知该按键具有“Xy”和“A”两种功能。再见本实施例中盖体2中对应第二区域按键122中的第一个按键的从按键,其上仅仅标识了“A”字符,其表示此按键仅仅具有字符“A”输入功能。主体1与盖体2中其他对应按键类似,即盖体2上从按键所标识的是主体1中主按键标-->识内容之一。这样当使用者需要使用主按键12的某一单一功能时,例如使用者仅仅需要使用第二区域按键122中的字符输入功能,这时就可将盖体2盖在主体1上,由于盖体2上从按键所显示的表示仅仅是字符标识,如“A”,即从按键21上的功能标识是单一的,故在使用时就少了许多的干扰,可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速度,并且减少错误的输入。当然,在盖上盖体2之前,必须按下主体1中的功能切换按键,使第二区域按键122处于字符输入功能状态下。或者还可采用自动切换功能,即在主体上设置一个切换按键,当无论在何种状态下,按下此按键,第二区域的按键122就处于字符功能状态下,同时当盖体2盖设在主体1上时,该按键就被盖体2触发,这样就确保使用者在使用盖体2时,第二区域按键122已经转换成字符输入状态。上述盖体2与主体1之间为嵌套连接,需要使用盖体2时,将其正面盖在主体1上。但不需要使用盖体2时,可将其嵌套在主体背面,如图4所示。当然,盖体2与主体1之间也可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使用十分普遍,这里不再详加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盖体2上设置与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1主按键12对应的从按键21,当盖体2盖设于主体1上时,其上的从按键21正对主体1上相应的主按键12,而从按键21上的标识是主按键12其中一个功能标识,这样一来,主按键12上的一种使用功能在从按键21上分离出来,使用者通过操作从按键21就可以驱动主按键12。由于从按键21上的功能标识是单一的,故在使用时就少了许-->多的干扰,可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速度,并且减少错误的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子信息处理器,包括一个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1)以及配合盖设于主体(1)上的盖体(2),主体(1)上设置有显示屏(11)及主按键(12),其特征在于:盖体(2)上设置有至少与主体(1)上部分主按键(12)相对应的从按键(21)。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信息处理器,包括一个电子信息处理器主体(1)以及配合盖设于主体(1)上的盖体(2),主体(1)上设置有显示屏(11)及主按键(12),其特征在于:盖体(2)上设置有至少与主体(1)上部分主按键(12)相对应的从按键(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舜培
申请(专利权)人:赵舜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