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3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医护监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活穿戴设备,在穿戴设备中生成记录表;S2:实时获取病人信息,并记录至记录表中;S3:间隔预定时间,将记录表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S4:控制中心接收记录表信息,控制中心合并入院记录发回至穿戴设备存储至记录表中;S5:实时生成记录有记录表信息的二维码。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简单安全,小巧便捷,直接戴在病人身上,有效获取病人健康信息并存储,无线发送信息,无需绕线连接,并对病人在院期间信息进行统计,特殊病房的医生查房时扫描二维码即可知道病人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监控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是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当病人增多时,医护人员对住院病人的监管难度也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病人需要进行无创血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护时,往往需要很多管线进行连接,甚至从病人身上和脖子后方绕过,轻则在病人身上流下压痕,重则重力作用,使得监护设施与病人脱离而无法对病人进行有效监控。随着现在无线设计技术越来越发达,且对于病人信息获取的设备越来越小型化,例如善食无创技术,那么现在将病人的监控设备缩小成为移动设备甚至穿戴设备的目标也将有可能实施。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安全,小巧便捷,直接戴在病人身上,有效获取病人健康信息并存储,无线发送信息,无需绕线连接,并对病人在院期间信息进行统计,特殊病房的医生查房时扫描二维码即可知道病人信息的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活穿戴设备,在穿戴设备中生成记录表;S2:实时获取病人信息,并记录至记录表中;S3:间隔预定时间,将记录表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S4:控制中心接收记录表信息,控制中心合并入院记录发回至穿戴设备存储至记录表中;S5:实时生成记录有记录表信息的二维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步骤:S6:拆除穿戴设备之前,擦除记录表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1和步骤S6时,激活和拆除穿戴设备权限人包括医院内医护人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1时,记录表中包括健康监控记录表和操作监控记录表,且记录表中包括穿戴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2时,获取的病人信息包括病人姓名、血压、体温和心率,并将病人信息记录至健康监控记录表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3时,记录表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的方式包括wifi、蓝牙和RFID。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4时,控制中心接收记录表信息,读取记录表信息中的MAC地址以及病人名称,整合符合该病人姓名的入院记录信息包括入院时间、家属信息以及入院期间消费信息,发回至MAC地址对应的穿戴设备并记录至操作监控记录表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5时,二维码包括用于管理病人健康的记录有健康监控记录表信息的第一二维码和用于管理病人出行的记录有操作监控记录表信息的第二二维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穿戴模块和控制中心模块;穿戴模块包括记录模块、信息获取模块、定时模块、发送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控制中心模块包括接收模块、合并模块、发回模块;医护人员激活穿戴模块时,记录模块在穿戴模块中生成记录表,信息获取模块实时获取病人信息,记录至记录模块中,定时模块每间隔预定时间,将记录模块信息通过发送模块发送至控制中心模块,控制中心模块的接收模块接收到信息之后,合并模块合并入院记录通过发回模块发回至穿戴模块存储至记录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实时生成记录有记录模块的二维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擦除模块,设置于穿戴模块中,用于在拆除穿戴模块之前,擦除记录模块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该系统还包括:MAC地址获取模块,设置于穿戴模块中,用于获取穿戴模块MAC地址,将穿戴模块MAC地址填充至记录模块信息中,通过发送模块发送至控制中心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该系统还包括:MAC地址识别模块,设置于控制中心模块中,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信息之后,识别穿戴模块MAC地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控制中心模块中,用于方便合并模块获取与指定穿戴模块MAC地址相应的信息合并至入院记录,并通过发回模块发回至与指定MAC地址相应的穿戴模块中。本专利技术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有益效果在于:简单安全,小巧便捷,直接戴在病人身上,有效获取病人健康信息并存储,无线发送信息,无需绕线连接,并对病人在院期间信息进行统计,特殊病房的医生查房时扫描二维码即可知道病人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系统的模块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如图1所示,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活穿戴设备,在穿戴设备中生成记录表;穿戴设备可以是手环、手表或者贴服于皮肤表面的其他装置,穿戴设备一般是手环,在这里,激活穿戴设备也就是病人住院开始,且将穿戴设备带上至病人手上时,穿戴设备便激活开始运行,在穿戴设备的芯片中生成记录表用于记录病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执行步骤S1时激活穿戴设备除了出厂生产者可以进行激活之外,只有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激活,防止其他无关人员篡改穿戴设备内记录表的信息。还有,记录表分为健康监控记录表和操作监控记录表,且两个表中都记录有穿戴设备的MAC地址,那么每一个穿戴设备独一无二的MAC地址便赋予记录表独一无二的识别信息,每一个病人的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防止病人信息弄错,即便两个病人名称相同,只要两个病人穿戴两个不同的穿戴设备,也可以将两人信息有效分开,穿戴设备便作为病人入院期间的身份证。S2:实时获取病人信息,并记录至记录表中;穿戴装置戴在病人手上时,穿戴设备上设置有小型的心电监测仪、血压探测器、脉搏测量仪、血氧检测仪等等,这些小型器械采用现有的善时无创技术,贴服于穿戴设备手环内侧与病人皮肤保持连接,并获取病人的健康信息。获取的病人信息包括病人姓名、血压、体温和心率,并将获取的病人信息记录至健康监控记录表中。健康监控记录表中,表头为病人姓名和穿戴设备的MAC地址,表中就是横列分别为记录时间、病人血压、体温、心率、血氧以及其他信息,将病人的身体状态监控按照时间线顺序排列。若是为了更加安全的监控病人健康,应当设置一组安全阈值,也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激活穿戴设备,在穿戴设备中生成记录表;/nS2:实时获取病人信息,并记录至记录表中;/nS3:间隔预定时间,将记录表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nS4:控制中心接收记录表信息,控制中心合并入院记录发回至穿戴设备存储至记录表中;/nS5:实时生成记录有记录表信息的二维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激活穿戴设备,在穿戴设备中生成记录表;
S2:实时获取病人信息,并记录至记录表中;
S3:间隔预定时间,将记录表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
S4:控制中心接收记录表信息,控制中心合并入院记录发回至穿戴设备存储至记录表中;
S5:实时生成记录有记录表信息的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6:拆除穿戴设备之前,擦除记录表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步骤S1和步骤S6时,激活和拆除穿戴设备权限人包括医院内医护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步骤S1时,记录表中包括健康监控记录表和操作监控记录表,且记录表中包括穿戴设备的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步骤S2时,获取的病人信息包括病人姓名、血压、体温和心率,并将病人信息记录至健康监控记录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步骤S3时,记录表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的方式包括wifi、蓝牙和RFID。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步骤S4时,控制中心接收记录表信息,读取记录表信息中的MAC地址以及病人名称,整合符合该病人姓名的入院记录信息包括入院时间、家属信息以及入院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庆原菊蒲李凤旭
申请(专利权)人:武昌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