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1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所述挡车栏槽口两侧的挡车网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摇臂和固定块,所述摇臂通过摇臂轴转动连接在挡车网架上,摇臂轴上设置一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下方固定设置一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摇臂侧挡车网架下方的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底升式挡车栏槽口处采用摇臂和固定块连接,仅需摇臂一侧的驱动机构即可完成摇臂和固定块的连接,驱动部件少;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一组摇臂与固定块相配合即可,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减少了活动件的数量,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矿山斜井轨道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矿车斜井轨道运输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矿车脱离牵引控制,失控的矿车沿轨道飞速下滑,打坏井筒设施,并对下车场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跑车防护装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而挡车栏则是跑车防护装置最重要的结构。专利CN201520255339.6公开了一种搭扣式气动挡车栏,其将挡网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部分相应设有左搭扣和右搭扣,在挡车状态时,左右搭扣搭接在一起,从而使左右两个部分具有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挡网的阻拦能力;然而,左右搭扣需要分别配置左右驱动机构促使左右搭扣搭接在一起,双驱动机构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大一倍;再者双搭扣结构存在较多的传动环节,对于阻拦强度比较大的矿车而言,应当减少挡网上活动件的数量,以保证其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挡网上活动件少、安全可靠的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所述底升式挡车栏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一侧的主传动轴、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两端的摆动臂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摆动臂上的两组支撑钢管,两组支撑钢管之间固定有挡车网架,挡车网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牵引绳的槽口;底座上远离挡车网架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中部与主传动轴的中间位置铰接,端部与挡车网架槽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挡车网架的下方槽口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一第一锥齿轮,所述主传动轴上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槽口两侧的挡车网架上的相互配合的摇臂和固定块,所述摇臂通过摇臂轴转动连接在挡车网架上,摇臂与挡车网架之间的摇臂轴上固定设置一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下方固定设置一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摇臂侧挡车网架下方的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优选地,所述摇臂远离摇臂轴的一端设置为“T”字型结构,固定块靠近摇臂的一侧开设有与摇臂端部的“T”字型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块的底部封堵;摇臂随主传动轴旋转,由上向下旋转进入固定块的凹槽,摇臂端部设置为“T”字型结构防止与固定块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底升式挡车栏的槽口处采用摇臂和固定块连接,仅需摇臂一侧的驱动机构即可完成摇臂和固定块的连接,驱动部件少;而且本技术仅需一组摇臂与固定块相配合即可,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减少了活动件的数量,可靠性高;本技术所述摇臂的端部设置为“T”字型结构,与固定块相配合锁死,防止槽口处分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挡车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挡车栏挡车网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主传动轴;3-摆动臂;4-支撑钢管;5-挡车网架;501-槽口;6-连接臂;7-气缸;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第一链轮;11-第二链轮;12-摇臂;13-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所述底升式挡车栏包括底座1、底座1上长度方向的一端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转动连接一根主传动轴2,主传动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一摆动臂3,两个摆动臂3上分别固定一组支撑钢管4用于穿引钢丝绳,两组支撑钢管4之间固定一挡车网架5,挡车网架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牵引绳的槽口501;底座1上远离挡车网架5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气缸7,所述气缸7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一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的中部与主传动轴2的中间位置铰接,端部与挡车网架槽口的下方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挡车网架5的下方、槽口501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一第一锥齿轮8,所述主传动轴2上对应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一与第一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上述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如专利CN201520255339.6一种搭扣式气动挡车栏,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槽口501两侧的挡车网架上的相互配合的摇臂12和固定块13,所述摇臂12通过摇臂轴转动连接在挡车网架5上,摇臂12与挡车网架5之间的摇臂轴上固定设置一第一链轮10,第一链轮10的下方固定设置一第二链轮11,第二链轮11与摇臂侧挡车网架下方的第一锥齿轮8同轴固定,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条图中未示出);主传动轴2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9旋转,从而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控制挡车网架5的升降,第一锥齿轮8转动的同时第二链轮11同步旋转,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10和摇臂12旋转,控制摇臂12的打开与锁死,当挡车栏处于升起状态时,摇臂12旋转进入固定块13,将槽口连接,防止槽口处分裂;当挡车栏处于底部状态时,摇臂12和固定块13分离。作为优选,所述摇臂12远离摇臂轴的一端设置为“T”字型结构,固定块13靠近摇臂的一侧开设有与摇臂端部的“T”字型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固定块13的顶部,固定块13的底部封堵;摇臂随主传动轴旋转,由上向下旋转进入固定块,设置为“T”字型结构防止摇臂12与固定块13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所述底升式挡车栏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一侧的主传动轴、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两端的摆动臂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摆动臂上的两组支撑钢管,两组支撑钢管之间固定有挡车网架,挡车网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牵引绳的槽口;底座上远离挡车网架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中部与主传动轴的中间位置铰接,端部与挡车网架槽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挡车网架的下方槽口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一第一锥齿轮,所述主传动轴上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槽口两侧的挡车网架上的相互配合的摇臂和固定块,所述摇臂通过摇臂轴转动连接在挡车网架上,摇臂与挡车网架之间的摇臂轴上固定设置一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下方固定设置一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摇臂侧挡车网架下方的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升式挡车栏槽口的连接结构,所述底升式挡车栏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一侧的主传动轴、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两端的摆动臂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摆动臂上的两组支撑钢管,两组支撑钢管之间固定有挡车网架,挡车网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牵引绳的槽口;底座上远离挡车网架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中部与主传动轴的中间位置铰接,端部与挡车网架槽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挡车网架的下方槽口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一第一锥齿轮,所述主传动轴上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万顺朱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万川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