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7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包括活动机构和主体,所述活动机构的端部安置有顶座,且活动机构的侧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主体固定于顶座的底部,且主体的内壁粘接有防粘膜,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且主体的侧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主体的底部熔接有底板,且底板的中部旋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端焊接有拉杆,且拉杆的底部固定有清理机构。该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通过活动机构的设置,将焊接在活动盖端部的卡块通过转杆与观察框顶端的卡槽构成旋转性能,便于以此起到对装置内部的搅拌中的混凝土起到观察作用,便于更好的了解到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同时网格状结构的活动盖可以起到避免杂质掉落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二次投料搅拌装置
,具体为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
技术介绍
二次投料法又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和预拌水泥净浆法两种。试验资料表明,二次投料法搅拌的混凝土与一次投料法相比较,混凝土强度可提高约1.5倍,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约1-2倍。预拌水泥砂浆法是先将水泥、砂和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投入石子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预拌水泥净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搅拌成混凝土。水泥裹砂石法是先将全部砂、石和水倒入搅拌机,搅拌,将砂和石表面湿润,再倒入水泥进行造壳搅拌,最后加剩余水,进行糊化搅拌。水泥裹砂石法能提高强度是因为改变投料和搅拌次序后,使水泥和砂石的接触面增大,水泥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现有的二次投料搅拌装置功能设计单一,同时不便于清洁处理,并且容易出现结团和搅拌不彻底的情况,给日常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功能设计单一,同时不便于清洁处理,并且容易出现结团和搅拌不彻底的情况,给日常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包括活动机构和主体,所述活动机构的端部安置有顶座,且活动机构的侧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主体固定于顶座的底部,且主体的内壁粘接有防粘膜,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且主体的侧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主体的底部熔接有底板,且底板的中部旋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端焊接有拉杆,且拉杆的底部固定有清理机构。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盖、观察框、卡块、转杆和卡槽,且活动盖的端部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中部穿设有转杆,且转杆的外壁旋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端部设置有观察框。优选的,所述活动盖与卡块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卡块通过转杆与卡槽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卡块与卡槽均设置有两个,同时活动盖为网格状结。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框、电机、搅拌轴、连接块、搅拌叶和槽孔,且固定框的内部安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部旋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外壁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安装有搅拌叶,且搅拌叶的中部开设有槽孔。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搅拌轴与连接块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块与搅拌叶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槽孔均匀分布并开设于搅拌叶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底座、清洁板、活动杆、出水口和拉手,且底座的端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中部穿设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端部熔接有拉手,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清洁板。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清洁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拉手通过活动杆与底座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焊接在活动盖端部的卡块通过转杆与观察框顶端的卡槽构成旋转性能,便于以此起到对装置内部的搅拌中的混凝土起到观察作用,便于更好的了解到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同时网格状结构的活动盖可以起到避免杂质掉落的情况发生。2、将通过电机,使得搅拌轴带动连接块端部安装的搅拌叶发生搅拌旋转,可以起到加速混凝土原材料的充分混合作用,同时槽孔的开设,可以加大混凝土原材料与搅拌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节约搅拌时间。3、将安装在活动杆端部的清洁板通过拉手的抽拉均匀活动于底座的内部,起到对内部的清洁处理作用,便于将内部的清洁水均匀的抽拉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机构;101、活动盖;102、观察框;103、卡块;104、转杆;105、卡槽;2、搅拌机构;201、固定框;202、电机;203、搅拌轴;204、连接块;205、搅拌叶;206、槽孔;3、清理机构;301、底座;302、清洁板;303、活动杆;304、出水口;305、拉手;4、拉杆;5、挡板;6、出料口;7、主体;8、加料口;9、顶座;10、防粘膜;11、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包括活动机构1、活动盖101、观察框102、卡块103、转杆104、卡槽105、搅拌机构2、固定框201、电机202、搅拌轴203、连接块204、搅拌叶205、槽孔206、清理机构3、底座301、清洁板302、活动杆303、出水口304、拉手305、拉杆4、挡板5、出料口6、主体7、加料口8、顶座9、防粘膜10和底板11,活动机构1的端部安置有顶座9,且活动机构1的侧端设置有加料口8,主体7固定于顶座9的底部,且主体7的内壁粘接有防粘膜10,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且主体7的侧端开设有出料口6,主体7的底部熔接有底板11,且底板11的中部旋接有挡板5,挡板5的侧端焊接有拉杆4,且拉杆4的底部固定有清理机构3;活动机构1包括活动盖101、观察框102、卡块103、转杆104和卡槽105,且活动盖101的端部焊接有卡块103,卡块103的中部穿设有转杆104,且转杆104的外壁旋接有卡槽105,卡槽105的端部设置有观察框102,活动盖101与卡块1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卡块103通过转杆104与卡槽10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卡块103与卡槽105均设置有两个,同时活动盖101为网格状结构,此设计将焊接在活动盖101端部的卡块103通过转杆104与观察框102顶端的卡槽105构成旋转性能,便于以此起到对装置内部的搅拌中的混凝土起到观察作用,便于更好的了解到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同时网格状结构的活动盖101可以起到避免杂质掉落的情况发生;搅拌机构2包括固定框201、电机202、搅拌轴203、连接块204、搅拌叶205和槽孔206,且固定框201的内部安置有电机202,电机202的端部旋接有搅拌轴203,且搅拌轴203的外壁焊接有连接块204,连接块204的端部安装有搅拌叶205,且搅拌叶205的中部开设有槽孔206,电机202通过搅拌轴203与连接块204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块204与搅拌叶205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槽孔206均匀分布并开设于搅拌叶205的外壁,此设计将通过电机202,使得搅拌轴203带动连接块204端部安装的搅拌叶205发生搅拌旋转,可以起到加速混凝土原材料的充分混合作用,同时槽孔206的开设,可以加大混凝土原材料与搅拌叶205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节约搅拌时间;清理机构3包括底座301、清洁板302、活动杆303、出水口304和拉手305,且底座301的端部开设有出水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包括活动机构(1)和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1)的端部安置有顶座(9),且活动机构(1)的侧端设置有加料口(8),所述主体(7)固定于顶座(9)的底部,且主体(7)的内壁粘接有防粘膜(10),所述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且主体(7)的侧端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主体(7)的底部熔接有底板(11),且底板(11)的中部旋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侧端焊接有拉杆(4),且拉杆(4)的底部固定有清理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包括活动机构(1)和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1)的端部安置有顶座(9),且活动机构(1)的侧端设置有加料口(8),所述主体(7)固定于顶座(9)的底部,且主体(7)的内壁粘接有防粘膜(10),所述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且主体(7)的侧端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主体(7)的底部熔接有底板(11),且底板(11)的中部旋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侧端焊接有拉杆(4),且拉杆(4)的底部固定有清理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1)包括活动盖(101)、观察框(102)、卡块(103)、转杆(104)和卡槽(105),且活动盖(101)的端部焊接有卡块(103),所述卡块(103)的中部穿设有转杆(104),且转杆(104)的外壁旋接有卡槽(105),所述卡槽(105)的端部设置有观察框(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101)与卡块(103)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卡块(103)通过转杆(104)与卡槽(10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卡块(103)与卡槽(105)均设置有两个,同时活动盖(101)为网格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投料裹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振业邓旭华张永钗彭瑞鸿唐林洋詹宝松王芳利何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基础新成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基础新世纪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