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61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包括砂石分离机构、配浆池、成品池、调配机构、清水罐、防塞循环罐、浆水称,所述砂石分离机构通过排浆管与配浆池连接,所述配浆池通过第一输浆管与调配机构连接,所述调配机构通过第二输浆管与成品池连接,所述成品池通过第三输浆管与防塞循环罐连接,所述清水罐分别与配浆池和砂石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浆水称与防塞循环罐连接;本装置对洗车砂石污水进行循环回收,通过清水将污水配置到新的浓度供给后续的循环使用,有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A concrete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
技术介绍
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由于混凝土运输车搅拌桶中残余的混凝土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混凝土以及因其他原因不能使用的废弃混凝土按照传统的方法处理,清洗混凝土搅拌车后所形成浆水由于含有水泥、外加剂等强碱性物质,PH值高达12以上,且水泥砂石等不溶物含量较高,如果浆水任意排放,其对环境的危害性巨大,而且,也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对浆水进行回收,并根据所需的浓度进行再次配浆处理,得到满足需求的浆水,并对浆水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避免了浆水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包括砂石分离机构、配浆池、成品池、调配机构、清水罐、防塞循环罐、浆水称,所述砂石分离机构通过排浆管与配浆池连接,所述配浆池通过第一输浆管与调配机构连接,所述调配机构通过第二输浆管与成品池连接,所述成品池通过第三输浆管与防塞循环罐连接,所述清水罐分别与配浆池和砂石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浆水称与防塞循环罐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浆水经过砂石分离机构分离出砂石后经过排桨管进入配浆池中,清水罐往配浆池中注入清水获得所需浓度的浆水,同时清水罐可往砂石分离机构中注入清水配合砂石的分离,配浆池的浆水浓度达到需求后经第一输浆管进入调配机构后再经由第二输浆管进入成品池中,成品池中的浆水经第三输浆管进入防塞循环罐中,最后进入浆水称中进行质量检测最后投入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清水罐通过第一给水管与砂石分离机构连接,清水罐通过第二给水管与配浆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分离机构上设置有导料槽。进一步的,所述配浆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与第一搅拌机构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搅拌机与第一搅拌机构对配浆池中的浆水与清水进行搅拌,加快混合速度以及保证了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所述成品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与第二搅拌机构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成品池中的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机构对成品浆水进行搅拌,防止浆水变得粘稠导致无法使用。进一步的,所述防塞循环罐顶部与配浆池通过溢流管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溢流管可以防止防塞循环罐中的浆水溢出浪费。进一步的,所述配浆池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泵,所述第一压力泵与第一输浆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成品池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泵,所述第二压力泵与第三输浆管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均用于为抽取浆水提供动力,快速有效的进行浆水的输送。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分离机构还包括砂堆腔和石碓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砂堆和石碓的分隔减少了后续需要再次分拣的工序,便于后续的回收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浆水称包括浆水腔、钢槽、传感器底座、质量传感器、出水口和浆水阀,所述钢槽水平设置于浆水腔内,所述传感器底座设置在浆水腔外部,所述质量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底座下方,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浆水腔底部,所述浆水阀设置于吹水口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浆水经由防塞循环罐进入浆水腔中,质量传感器通过检测当前污水的体积,当达到预设体积时,发送信号至浆水阀,浆水阀打开,浆水由出水口排出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砂石分离机构进行分离获得浆水,通过清水的注入获得需要浓度的浆水并进行成品浆水的合理调配存储,满足需求的浆水经由浆水称体积检测后排出使用,保证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避免了浆水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浆水称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料槽;2、砂石分离机构;3、排浆管;4、清水罐;5、配浆池;6、成品池;7、调配机构;8、防塞循环罐;9、浆水称;10、第一给水管;11、第二给水管;12、第一输浆管;13、第二输浆管;14、第三输浆管;15、溢流管;16、第一搅拌电机;17、第一搅拌机构;18、第二搅拌电机;19、第二搅拌机构;20、第一压力泵;21、第二压力泵;201、砂堆腔;202、石碓腔;901、浆水腔;902、钢槽;903、传感器底座;904、质量传感器;905、浆水阀;906、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包括砂石分离机构2、配浆池5、成品池6、调配机构7、清水罐4、防塞循环罐8、浆水称9,所述砂石分离机构2上设置有导料槽1,砂石分离机构2通过排浆管3与配浆池5连接,所述配浆池5通过第一输浆管12与调配机构7连接,配浆池5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泵20,所述第一压力泵20与第一输浆管12连接,所述调配机构7通过第二输浆管13与成品池6连接,所述成品池6通过第三输浆管14与防塞循环罐8连接,成品池6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泵21,所述第二压力泵21与第三输浆管14连接,防塞循环罐8顶部与配浆池5通过溢流管15连接,所述清水罐4通过第一给水管10与砂石分离机构2连接,清水罐4通过第二给水管11与配浆池5连接,所述浆水称9与防塞循环罐8连接;配浆池5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电机16和第一搅拌机构17,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6与第一搅拌机构17相连接;成品池6内设置有第二搅拌电机18和第二搅拌机构19,所述第二搅拌电机18与第二搅拌机构19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浆水经过砂石分离机构2分离出砂石后经过排桨管进入配浆池5中,清水罐4往配浆池5中注入清水获得所需浓度的浆水,同时清水罐4可往砂石分离机构2中注入清水配合砂石的分离,配浆池5通过第一搅拌机与第一搅拌机构17对配浆池5中的浆水与清水进行搅拌,加快混合速度以及保证了混合均匀,浆水浓度达到需求后经第一输浆管12进入调配机构7后再经由第二输浆管13进入成品池6中,成品池6中的浆水经第三输浆管14进入防塞循环罐8中,成品池6中的第二搅拌电机18和第二搅拌机构19对成品浆水进行搅拌,防止浆水变得粘稠导致无法使用,最后进入浆水称9中进行质量检测最后投入使用。防塞循环罐8上的溢流管15可以防止防塞循环罐8中的浆水溢出,同时可回流至成品池6中避免浪费。第一压力泵20和第二压力泵21均用于为抽取浆水提供动力,快速有效的进行浆水的输送。本实施例中,所述砂石分离机构2还包括砂堆腔201和石碓腔202,砂堆和石碓的分隔减少了后续需要再次分拣的工序,便于后续的回收操作。浆水称9包括浆水腔9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分离机构、配浆池、成品池、调配机构、清水罐、防塞循环罐、浆水称,所述砂石分离机构通过排浆管与配浆池连接,所述配浆池通过第一输浆管与调配机构连接,所述调配机构通过第二输浆管与成品池连接,所述成品池通过第三输浆管与防塞循环罐连接,所述清水罐分别与配浆池和砂石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浆水称与防塞循环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配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分离机构、配浆池、成品池、调配机构、清水罐、防塞循环罐、浆水称,所述砂石分离机构通过排浆管与配浆池连接,所述配浆池通过第一输浆管与调配机构连接,所述调配机构通过第二输浆管与成品池连接,所述成品池通过第三输浆管与防塞循环罐连接,所述清水罐分别与配浆池和砂石分离机构连接,所述浆水称与防塞循环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罐通过第一给水管与砂石分离机构连接,清水罐通过第二给水管与配浆池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分离机构上设置有导料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浆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与第一搅拌机构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振业邓旭华卢水良彭瑞鸿王芳利江杰云唐林洋何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基础新成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基础新世纪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