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750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包括分析池容器、试剂瓶、废液瓶、双通道泵及单通道泵;分析池容器内部包括位于下方的储液部和位于上方的测试部;储液部与测试部之间通过单向阀隔开,单向阀用于使储液部内的试剂能够到达测试部,而测试部内的试剂无法达到储液部;分析池容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位于储液部的底部,第二接口位于测试部的水位线处,第三接口位于测试部的底部;双通道泵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分别通过软管与试剂瓶及第一接口连通,第二通道分别通过软管与废液瓶及第二接口连通;单通道泵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三接口及废液瓶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剂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重金属检测仪基本都是用杯状物作为分析池,用来盛装试剂。向分析池内加入试剂时,在对于试剂的量要求比较精确的情况下,都是人为借助试剂枪来控制,在操作上比较麻烦;并且,现有的分析池是一次性的,每使用一次就需要更换;另外,分析池中试剂的温度容易受气温影响,直接导致检测仪器的精度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包括分析池容器、试剂瓶、废液瓶、双通道泵及单通道泵;所述分析池容器内部包括位于下方的储液部和位于上方的测试部;所述储液部与测试部之间通过单向阀隔开,所述单向阀用于使储液部内的试剂能够到达测试部,而测试部内的试剂无法达到储液部;所述分析池容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储液部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测试部中预设的液位线处,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测试部的底部;所述双通道泵具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池容器(1)、试剂瓶(2)、废液瓶(3)、双通道泵(4)及单通道泵(5);/n所述分析池容器(1)内部包括位于下方的储液部(14)和位于上方的测试部(15);/n所述储液部(14)与测试部(15)之间通过单向阀(16)隔开,所述单向阀(16)用于使储液部(14)内的试剂能够到达测试部(15),而测试部(15)内的试剂无法达到储液部(14);/n所述分析池容器(1)具有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和第三接口(13),所述第一接口(11)位于储液部(14)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12)位于测试部(15)中预设的液位线处,所述第三接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检测仪的智能分析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池容器(1)、试剂瓶(2)、废液瓶(3)、双通道泵(4)及单通道泵(5);
所述分析池容器(1)内部包括位于下方的储液部(14)和位于上方的测试部(15);
所述储液部(14)与测试部(15)之间通过单向阀(16)隔开,所述单向阀(16)用于使储液部(14)内的试剂能够到达测试部(15),而测试部(15)内的试剂无法达到储液部(14);
所述分析池容器(1)具有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和第三接口(13),所述第一接口(11)位于储液部(14)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12)位于测试部(15)中预设的液位线处,所述第三接口(13)位于测试部(15)的底部;
所述双通道泵(4)具有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所述第一通道(41)分别通过软管与试剂瓶(2)及第一接口(11)连通,所述第二通道(42)分别通过软管与废液瓶(3)及第二接口(12)连通,所述双通道泵(4)用于通过第一通道(41)将试剂瓶(2)中的试剂泵入储液部(14)中,并通过第二通道(42)将测试部(15)中超过水位线的试剂泵入废液瓶(3)中;
所述单通道泵(5)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霜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卡琳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