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41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一和进料机构二;进料机构一,设有用于物料输送的上料组件;进料机构二,与进料机构一连接,设有用于物料换向传输导入的换向组件;上料组件中的物料通过换向组件将物料一端按同一朝向传输。该换向装置尤其适用于指定加工端面的精密部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加工零件的上料通常还是需要人工操作,这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高,且对于加工要求高的零件来说不适用,加工效率较低。为此,市面上逐渐出现自动上料设备,取代人工操作,这是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适用范围广,且比人工操作更安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自动上料设备一般只具有传输功能,即通过自动上料设备将物料从料仓按一定速度或模式输送至加工区或另一出口处,而在传输过程中不顾及到零件的摆放位置或方向。精密零件加工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但是因为对零件的加工精密度较高,对生产机械及流程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对于一些指定加工部位的精密零件来说,并不适用上述仅具有传输功能的自动上料设备,尤其是对于一些多端具有不同外型端面或结构的物料,且在加工过程中指定加工一端的物料,需要在自动上料过程中将物料的指定端按同一朝向传输,以便在后续的加工过程精准车削或在自动上料过程中对物料的定位,便于夹具的夹装。因此,对于用在精密部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设备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十字形工件的自动换向装置(中国专利号CN201811015120.3),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支座、两顶针、工件顶紧于两顶针之间,支座朝向工件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承托机构,支座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用于带动工件水平转动的换向机构。上述专利技术虽然可以对工件实现自动换向,加工效率高,但是该专利技术对于一些精密部件需在自动上料过程中进行自动识别或辨别指定的加工端面,或在自动上料过程中将随机排列的物料进行换向至指定加工端面的功能仍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自动识别或辨别物料端面,尤其适用于指定加工端面且需在上料过程中换向至同一朝向的精密部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一和进料机构二,其中进料机构一,设有将投放的物料依次输送至出料口的上料组件;进料机构二,与所述进料机构一连接,设有用于将输送至出料口的物料端部调整至同一方向的换向组件。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将内部盛放的物料振动输送至出料口的振动盘,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振动盘上部,所述换向组件置于所述振动盘的上部边沿。优选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用于识别物料至少一端面朝向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置于所述出料口前部。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二还设有导入构件,所述导入构件内部具有用于传输经所述换向组件换向后物料的下料通道,所述导入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部,且与所述振动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用于挂载所述导向件的支架,所述支架垂直固定于与所述出料口相对的振动盘外侧。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限制所述导向件摆动幅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所述导向件摆动的半封闭凹槽。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与所述支架固定的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有回位和/或限定所述导向件的弹性件,所述复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物料为两端具有不同构造的圆柱体物料,所述圆柱体物料的一端部设有凹陷部。优选的,所述导向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下端设有可部分或全部伸入所述凹陷部的弯折部。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端面为封闭口,所述封闭口与所述出料口的所在位置平齐。本技术主要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进料机构一设有将投放的物料依次输送至出料口的上料组件,因此上料组件具有自动输送物料的功能,物料随机排列并逐序至出料口,无需人工上料,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加工指定端面的物料来说,其随机排列的物料在加工过程中十分麻烦,产品报废率高,仅设有上料组件是不能实现的,还需增加一道人工物料换向的工序或者增设具有换向功能的设备或装置。但是,对于一些精密且微小的物料来说,操作人员拿捏物料不便,辨认物料端面和换向过程中易受主观意识的影响,所以人工物料换向工作效率较低,错误率高,不适用于精密部件的换向。所以,还需在进料过程中,增设具有换向功能的装置,自动识别或辨别物料的指定加工面,并将随机排列的物料进行换向至指定的加工端面。因此,本技术还包括进料机构二,设有用于将输送至出料口的物料端部调整至同一方向的换向组件。通过换向组件,实现物料的自动换向,无需人工操作,传输效率高且换向精准。另一方面,换向组件是在出料口对物料进行换向,因此通过出料口的物料都会被换向组件换向,具有防错功能。此外,通过将主要用于物料传输的上料组件和主要用于物料换向的换向组件的连接,将上料和换向同步进行,一边传输物料,一边物料换向,实现在上料中换向的功能,有效节省时间和加快工作效率。相比于现有市面上其他一些换向装置,其将换向部件设置于加工过程中,通过设有转轴或摆动臂等转动件直接带动物料至工位上加工。上述专利技术虽然也能实现物料换向功能,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对物料逐端换向后再逐端加工,且大多只能对单个物料进行操作,加工效率较低,此外物料经过多次转动,物料在装夹过程中定位精度不高。所以,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市面上这些换向装置的缺点,能自动上料和辨别物料端面,尤其适用于指定加工端面且需在上料过程中换向至同一朝向的精密部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整体安装位置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进料机构一和进料机构二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上料组件和换向组件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圆柱体物料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进料机构二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另一换向组件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另一换向组件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换向装置的另一换向组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一和进料机构二,其中/n进料机构一,设有将投放的物料依次输送至出料口的上料组件;/n进料机构二,与所述进料机构一连接,设有用于将输送至出料口的物料端部调整至同一方向的换向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一和进料机构二,其中
进料机构一,设有将投放的物料依次输送至出料口的上料组件;
进料机构二,与所述进料机构一连接,设有用于将输送至出料口的物料端部调整至同一方向的换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将内部盛放的物料振动输送至出料口的振动盘,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振动盘上部,所述换向组件置于所述振动盘的上部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用于识别物料至少一端面朝向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置于所述出料口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二还设有导入构件,所述导入构件内部具有用于传输经所述换向组件换向后物料的下料通道,所述导入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部,且与所述振动盘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卫勇胡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金勇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