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40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包括:熔模铸造浇注机、浇注管和试样毛坯,所述熔模铸造浇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浇注管的输入端相互连通,并且浇注管上开设有多个浇注接口;试样模具,所述试样模具通过浇注口固定安装于所述浇注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熔模铸件力学性能检验技术领域。该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可根据需要组数试样,调整试样数量,节约钢水,防止浪费;打磨内浇口后形状更加规则,加工时装夹更加方便;预留2mm加工余量,加工速度更快,试样制做效率提高、加工成本降低,该试样的标记块51可用打标机在其上刻印相应炉号,标记更加清晰,防止不同炉次试棒混淆,保证试样的代表性,使产品质量的全程可追溯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模铸件力学性能检验
,具体为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熔模铸件常规的力学性能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室温拉伸试验、硬度、冲击试验。除此之外还有疲劳试验、蠕变试验及持久试验,但这些试验一般很少去做,熔模铸造在生产过程中需铸造试样毛坯,然后经过相应热处理,最后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将铸造试样毛坯加工成拉伸、冲击、硬度等试验所需试样如图11、图12所示。熔模铸造中常用铸造试样为梅花试样如图8所示,铸造完成后采用火焰切割,试样切割示意如图9所示,黑色阴影为切割位置;切割后试样形状不规则如图10所示,且火焰切割面积大,不利于后续机加工时的装夹、机加工时加工余量大且切削不连续,加工速度慢、试样制造周期长、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解决了试样结构加工成本高且周期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包括:熔模铸造浇注机、浇注管和试样毛坯,所述熔模铸造浇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浇注管的输入端相互连通,并且浇注管上开设有多个浇注接口;试样模具,所述试样模具通过浇注口固定安装于所述浇注管上,所述试样毛坯通过所述试样模具浇注成型。整个试样的利用率更高;可根据需要组数试样,调整试样数量,节约钢水,防止浪费;打磨内浇口后形状更加规则,加工时装夹更加方便;预留2mm加工余量,加工速度更快,试样制做效率提高、加工成本降低,该试样的标记块51可用打标机在其上刻印相应炉号,标记更加清晰,防止不同炉次试棒混淆,保证试样的代表性,使产品质量的全程可追溯性提高。进一步地,所述试样毛坯包括标记块、拉伸试样块、冲击试样块和硬度试样块,所述标记块、所述拉伸试样块、所述冲击试样块和所述硬度试样块为一体浇注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拉伸试样块两端均为工艺夹持块,并且拉伸试样块左侧的工艺夹持块与所述标记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拉伸试样块右侧的工艺夹持块与所述冲击试样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试样模具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浇注管上,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四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滑轴,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驱动组件上。保障试样模具安装时保持水平和稳定,方便试样模具的浇注和内部的试样毛坯的成型,通过定位指针与定位刻度板显示每次夹持组件定位的距离,方便进行定点固定和调节,保障每次移动后都能固定在指定的距离和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并且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底部管窜所述第一固定板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并且驱动杆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表面为螺纹面,并且驱动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弹簧,并且传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指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刻度板,所述定位指针与所述定位刻度板之间相适配,并且定位指针与所述支撑轴之间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与所述传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块的表面与所述调节滑轴之间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并且夹持架上设置有夹持螺纹杆。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夹持架且延伸至所述夹持架的外部,并且夹持螺纹杆延伸至所述夹持架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通过一体式的结构试样可以同时提供拉伸试验用试样、冲击试验用试样、硬度检测试样,化学成分及金相检测试样,整个试样的利用率更高;可根据需要组数试样,调整试样数量,节约钢水,防止浪费;打磨内浇口后形状更加规则,加工时装夹更加方便;预留2mm加工余量,加工速度更快,试样制做效率提高、加工成本降低,该试样的标记块51可用打标机在其上刻印相应炉号,标记更加清晰,防止不同炉次试棒混淆,保证试样的代表性,使产品质量的全程可追溯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的试样模具及浇注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样毛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所示拉伸试样块部分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所示冲击试样块部分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样模具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所示的夹持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的梅花试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梅花试样的切割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切割后的单个试样毛坯;图11为成品拉伸试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成品V型击试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熔模铸造浇注机、2-浇注管、3-浇注口、4-试样模具、5-试样毛坯、51-标记块、52-拉伸试样块、521-第一加工余量层、53-冲击试样块、531-第二加工余量层、54-硬度试样块、6-支撑架、61-调节孔、62-调节滑轴、63-第一固定板、64-第二固定板、7-支撑轴、8-驱动组件、81-驱动马达、82-驱动杆、83-传动块、84-缓冲弹簧、85-定位指针、86-定位刻度板、9-夹持组件、91-连接块、92-固定架、93-夹持架、94-夹持螺纹杆、95-调节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包括:熔模铸造浇注机1、浇注管2和试样毛坯5,所述熔模铸造浇注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浇注管2的输入端相互连通,并且浇注管2上开设有多个浇注接口;试样模具4,所述试样模具4通过浇注口3固定安装于所述浇注管2上,所述试样毛坯5通过所述试样模具4浇注成型。所述试样毛坯5包括标记块51、拉伸试样块52、冲击试样块53和硬度试样块54,所述标记块51、所述拉伸试样块52、所述冲击试样块53和所述硬度试样块54为一体浇注成型。所述拉伸试样块52两端均为工艺夹持块,并且拉伸试样块52左侧的工艺夹持块与所述标记块5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拉伸试样块52右侧的工艺夹持块与所述冲击试样块53的左侧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熔模铸造浇注机、浇注管和试样毛坯,所述熔模铸造浇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浇注管的输入端相互连通,并且浇注管上开设有多个浇注接口;/n试样模具,所述试样模具通过浇注口固定安装于所述浇注管上,所述试样毛坯通过所述试样模具浇注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模铸造浇注机、浇注管和试样毛坯,所述熔模铸造浇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浇注管的输入端相互连通,并且浇注管上开设有多个浇注接口;
试样模具,所述试样模具通过浇注口固定安装于所述浇注管上,所述试样毛坯通过所述试样模具浇注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毛坯包括标记块、拉伸试样块、冲击试样块和硬度试样块,所述标记块、所述拉伸试样块、所述冲击试样块和所述硬度试样块为一体浇注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试样块两端均为工艺夹持块,并且拉伸试样块左侧的工艺夹持块与所述标记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拉伸试样块右侧的工艺夹持块与所述冲击试样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4.一种试样模具夹持装置,用于安装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少无余量熔模铸造试样结构的试样模具,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浇注管上,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四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滑轴,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驱动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样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杰宋兴广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大王精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