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宗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12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包括中心轴,中心轴上连接有六组齿轮变力机构,第六组齿轮变力机构为动力输入端,各个组齿轮变力机构的大齿轮上的内环齿与第一组至第五组齿轮变力机构的三个小齿轮上的远端外环齿啮合连接匹配,第一组齿轮变力机构为输出功率端,大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的外环侧,固定圆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的外环侧,中间齿轮固定连接在中心轴的外环侧,中间齿轮的外围均匀设置有三个小齿轮,中间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本变力器的运转方式是第六组的齿轮变力机构带动第一至五组的齿轮变力机构,循环往复,互相带动,互相进行能量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更高或可变的驱动力,或者降低某种驱动力对产品使用寿命的影响。现有的变力器,包含多个曲轴、轴瓦、滚轮,结构复杂,繁琐,使得变力器制造成本增高,且输出的转速变慢,整体性能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通过在中心轴上连接有六组齿轮变力机构,第六组齿轮变力机构为动力输入端,第一组齿轮变力机构为输出功率端,大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的外环侧,固定圆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的外环侧,中间齿轮固定连接在中心轴的外环侧,中间齿轮的外围均匀设置有三个小齿轮,中间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本变力器的运转方式是第六组的齿轮变力机构带动第一至五组的齿轮变力机构,循环往复,互相带动,互相进行能量补偿,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包括中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上连接有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包括中心轴(1);其特征在于:/n所述中心轴(1)上连接有六组齿轮变力机构(2),第六组齿轮变力机构(2)为动力输入端,第一组齿轮变力机构(2)为输出功率端;/n所述齿轮变力机构(2)包括大齿轮(201)、中间齿轮(202)、小齿轮(203)、小齿轮轴(204)、固定圆盘(205)、垫块(206)、不锈钢拉丝(207)和稳定卡(208);/n所述大齿轮(2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1)的外环侧;所述中间齿轮(202)固定连接在中心轴(1)的外环侧;所述固定圆盘(20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1)的外环侧;/n所述中间齿轮(202)的外围均匀设置有三个小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包括中心轴(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轴(1)上连接有六组齿轮变力机构(2),第六组齿轮变力机构(2)为动力输入端,第一组齿轮变力机构(2)为输出功率端;
所述齿轮变力机构(2)包括大齿轮(201)、中间齿轮(202)、小齿轮(203)、小齿轮轴(204)、固定圆盘(205)、垫块(206)、不锈钢拉丝(207)和稳定卡(208);
所述大齿轮(2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1)的外环侧;所述中间齿轮(202)固定连接在中心轴(1)的外环侧;所述固定圆盘(20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1)的外环侧;
所述中间齿轮(202)的外围均匀设置有三个小齿轮(203);所述中间齿轮(202)与小齿轮(203)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偿式变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20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小齿轮轴(204)的外环侧;所述小齿轮轴(20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大齿轮(201)上;所述小齿轮轴(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圆盘(205)上。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宗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