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10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座,在轴承座上固定安装有轴承盖,在轴承座和轴承盖内滑动支承有轴瓦,该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滑动支承面为球形面,在轴瓦内嵌装有减摩瓦衬,轴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板和右端板,左端板上嵌装有左油封,右端板上嵌装有右油封;在轴瓦两端还安装有进油嘴和出油嘴,进油嘴通向减摩瓦衬右端与右端板之间的右油腔,出油嘴通向减摩瓦衬左端与左端板之间的左油腔;在减摩瓦衬内设置有润滑油槽,该润滑油槽为设置于减摩瓦衬内壁面上的螺旋凹槽,润滑油槽从减摩瓦衬的一端通至减摩瓦衬的另一端;在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球形面上嵌装有减振球。该轴承具有稳定的润滑性能和良好的减振隔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轴系的中间轴承,尤其涉及船舶用调心中间轴承。
技术介绍
在船舶推进系统中,中间传动轴是传递动力以驱动螺旋桨工作的不可缺少的部件,而中间支承轴承是中间传动轴及大轴径中间传动轴的重要支承结构。由于中间轴承所承受中间传动轴的载荷较大,尤其是随着大吨位船舶增多,中间轴承轴径的增大,也使得中间支承轴承的承载力变得更大;同时螺旋桨及其驱动螺旋桨转动的中间轴的实际工作转速又属于低速范畴,在这种低速重载的运转条件下,很容易在中间轴及轴承瓦间形成干摩擦,中间轴及轴承瓦构成的转动副因干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中间轴承及其润滑油温度升高,更为严重的是在低速重载的工况下,中间轴及轴瓦间的润滑油膜不容易建立或很容易被破坏,使转动副处的中间轴和轴瓦之间磨损加剧,形成轴颈和轴瓦的啃蚀损坏;同时螺旋桨在工作时还会产生强烈的水流扰动,这种周期性扰动将通过中间轴对中间轴承产生高强低频的振动,更加剧轴颈和轴瓦的磨损,严重影响中间轴及其中间轴承的使用寿命。虽然现有的自调心中间轴承在轴瓦中嵌衬了减摩瓦衬,改善了中间轴和中间轴承间的摩擦状况,并且在中间轴承还增加了甩油盘将润滑油输送至中间轴与轴瓦的滑动面之间,但这种给油方法很不可靠,很难保证轴瓦的润滑工作状况;轴瓦的球面支承结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间轴的支承状况,具有较好的调心功能,但这种调心结构并不能消减来至螺旋桨和中间轴的运行振动,而这种振动很不利于轴瓦润滑油膜的建立和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不仅具有良好稳定的润滑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减振隔振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座,在轴承座上固定安装有轴承盖,在轴承座和轴承盖内滑动支承有轴瓦,该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滑动支承面为球形面,在所述轴瓦内嵌装有减摩瓦衬,所述轴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板和右端板,左端板上嵌装有左油封,右端板上嵌装有右油封;在所述轴瓦两端还安装有进油嘴和出油嘴,所述进油嘴通向减摩瓦衬右端与右端板之间的右油腔,所述出油嘴通向减摩瓦衬左端与左端板之间的左油腔;在减摩瓦衬内设置有润滑油槽,该润滑油槽为设置于减摩瓦衬内壁面上的螺旋凹槽,润滑油槽从减摩瓦衬的一端通至减摩瓦衬的另一端;在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球形面上嵌装有减振球。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减摩瓦衬两端的左右油腔分别连通有进油嘴和出油嘴,并且在减摩瓦衬上设置有呈螺旋凹槽状结构的润滑油槽,润滑油经过进出油嘴和润滑油槽被强制地注入至减摩瓦衬和中间轴轴颈间的滑动面上,形成了强制润滑结构,使中间轴和轴瓦间产生稳定连续的润滑油膜,稳定可靠的润滑油膜不仅将中间轴和轴瓦两金属表面相互隔开,完全避免以轴颈和轴瓦间的干摩擦,既有效地降低摩擦阻力,保证中间轴承的正常运行,又减少轴瓦和轴颈间的磨损,有效延长中间轴承的使用寿命。还由于在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球形滑动面上嵌装有减振球,首先球面滑动支承面使中间轴承具有了自动调心功能,避免中间轴振动或者弯曲变形对中间轴承形成的不利影响,滑动面上嵌装的减振球又有效地吸收螺旋桨运转所产生的运行振动,阻隔运行振动向船体的传播扩散,使中间轴承具有良好的减振隔振效果。在轴瓦中嵌装有减摩瓦衬,提高了轴瓦的机械强度、耐磨损和自润滑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振球沿轴瓦球形面周向等距布置。所述轴瓦球形面上设置四列减振球,所述减振球由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既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又具有良好的调心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轴瓦两端的内孔内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轴承位于左油腔内,右轴承位于右油腔内。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为滚动轴承。具有稳定的中间轴定位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油封和右油封为唇形密封圈或O型密封圈。形成密封的润滑油腔。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轴承盖上安装有注油嘴,该注油嘴通向轴瓦的滑动面。保证球形支承面的润滑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摩瓦衬的滑动内面上设置2—6道润滑油槽。保证减摩瓦衬滑动内面的润滑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座,2—轴瓦,3—减摩瓦衬,4—润滑油槽,5—左轴承,6—左油封,7—左端板,8—左油腔,9—出油嘴,10—减振球,11—注油嘴,12—轴承盖,13—进油嘴,14—右油腔,15—右轴承,16—右端板,17—右油封,18—中间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座1,在轴承座1上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轴承盖12,相互固定卡合的轴承座1和轴承盖12之间支承有可以活动的轴瓦2,该轴瓦2包括有相互对接的上半轴瓦和下半轴瓦,轴瓦2的外支承面为球形面,轴承座1和轴承盖12的内支承面也为球形面,该两球形面相互对应吻合。在轴承盖12上安装有注油嘴11,通过该注油嘴11可以将润滑脂或润滑油均布注入到球形的滑动支承面上,以保证中间轴承具有良好的自调心功能。在轴瓦2与轴承座1和轴承盖12之间的球形滑动支承面上嵌装有沿周向均匀等距地布置有四列减振球10,每列减振球10包括有36颗圆球形减振球体,减振球10的材料采用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高分子弹性材料。在轴瓦2内嵌装有减摩瓦衬3,该减摩瓦衬3采用巴氏合金内衬或者为高分子石墨内衬,在减摩瓦衬3内设置有润滑油槽4,在减摩瓦衬3内的润滑油槽数量优选为2—6道。润滑油槽4为设置于减摩瓦衬3内壁上的螺旋凹槽,该润滑油槽4从减摩瓦衬3的一端通至减摩瓦衬3的另一端。在轴瓦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端板7和右端板16,左端板7和右端板16的中心位置设置用于穿过中间轴的轴孔,左端板7的轴孔位置嵌装有左油封6,右端板16的轴孔位置嵌装有右油封17,左油封6和右油封17为O型或唇形密封圈。减摩瓦衬3的长度小于轴瓦2的长度,在减摩瓦衬3的左端和左端板7之间形成左油腔8,在减摩瓦衬3的右端和右端板16之间形成右油腔14。在轴瓦2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油嘴13和出油嘴9,进油嘴13通向右油腔14,出油嘴9通向左油腔8。在轴瓦2两端的内孔内分别安装有左轴承5和右轴承15,左轴承5位于右油腔8内,右轴承15位于右油腔14内,左轴承5和右轴承15采用滚珠或滚柱等滚动轴承。工作时润滑油经进油嘴13进入到右油腔14,右油腔14中的润滑油又经减摩瓦衬3上的润滑油槽4通入左油腔8,最后左油腔8中的润滑油又流至出油嘴9,形成循环润滑路径。流经润滑油槽4的润滑油随着中间轴的转动而均布至滑动瓦面上,形成稳定的润滑油膜,达到稳定可靠的润滑效果。上述举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一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座(1),在轴承座(1)上固定安装有轴承盖(12),在轴承座(1)和轴承盖(12)内滑动支承有轴瓦(2),该轴瓦(2)与轴承座(1)和轴承盖(12)滑动支承面为球形面,在所述轴瓦(2)内嵌装有减摩瓦衬(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板(7)和右端板(16),左端板(7)上嵌装有左油封(6),右端板(16)上嵌装有右油封(17);在所述轴瓦(2)两端还安装有进油嘴(13)和出油嘴(9),所述进油嘴(13)通向减摩瓦衬(3)右端与右端板(16)之间的右油腔(14),所述出油嘴(9)通向减摩瓦衬(3)左端与左端板(7)之间的左油腔(8);在减摩瓦衬(3)内设置有润滑油槽(4),该润滑油槽(4)为设置于减摩瓦衬(3)内壁面上的螺旋凹槽,润滑油槽(4)从减摩瓦衬(3)的一端通至减摩瓦衬(3)的另一端;在轴瓦(2)与轴承座(1)和轴承盖(12)之间的球形面上嵌装有减振球(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座(1),在轴承座(1)上固定安装有轴承盖(12),在轴承座(1)和轴承盖(12)内滑动支承有轴瓦(2),该轴瓦(2)与轴承座(1)和轴承盖(12)滑动支承面为球形面,在所述轴瓦(2)内嵌装有减摩瓦衬(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端板(7)和右端板(16),左端板(7)上嵌装有左油封(6),右端板(16)上嵌装有右油封(17);在所述轴瓦(2)两端还安装有进油嘴(13)和出油嘴(9),所述进油嘴(13)通向减摩瓦衬(3)右端与右端板(16)之间的右油腔(14),所述出油嘴(9)通向减摩瓦衬(3)左端与左端板(7)之间的左油腔(8);在减摩瓦衬(3)内设置有润滑油槽(4),该润滑油槽(4)为设置于减摩瓦衬(3)内壁面上的螺旋凹槽,润滑油槽(4)从减摩瓦衬(3)的一端通至减摩瓦衬(3)的另一端;在轴瓦(2)与轴承座(1)和轴承盖(12)之间的球形面上嵌装有减振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摩隔振调心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球(10)沿轴瓦(2)球形面周向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健邓卫翔叶华崔元桃徐贞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