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组装体、轴承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传动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81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8
轴承组装体(1)具有轴承(2)、一对第一防振部件(3A、3B)、第二防振部件(4)和环状保持部件(14),其中,一对第一防振部件(3A、3B)具有屈伸部(8)、内环(9)和外环(10),内环(9)从轴心(O)方向的两侧外嵌于轴承(2);第二防振部件(4)呈环状,其在轴心(O)方向上被一对第一防振部件(3A、3B)夹持着配置在内环(9)的径向外侧,且具有从外周贯通到内周的多个内侧销孔(12);环状保持部件(14)外嵌于外环(10),且具有以与内侧销孔(12)重叠的方式从外周贯通到内周的多个外侧销孔(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承组装体、轴承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传动轴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组装体、轴承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传动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的传动轴将由车辆前方的原动机产生并由变速装置减速后的动力传递到搭载于车辆后方的最终减速装置。传动轴具有两个以上的万向接头,除了用钢管构成其中间结构以外,还采取根据需要增加万向接头,设置中间轴承单元并将其安装在车身上等结构。中间轴承单元一般具有:轴承,其内嵌传动轴的轴部件;防振部件(称为第一防振部件),其内嵌轴承;和托架,其内嵌第一防振部件,并且被安装于车身地板。作为第一防振部件,有如下一种结构,即背靠背形成沿轴向凸出的橡胶制的屈伸部,在其内周一体成型的内环上内嵌轴承,并且使在外周一体成型的外环内嵌于托架。另外,在如车辆起步时那样作用急剧的径向力偶时,屈伸部的变形变大而引起底部碰撞的情况下,有时产生令人感觉不舒服的振动。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第一防振部件的屈伸部的内部配置其他防振部件(称为第二防振部件)来作为止挡件的结构。当装配完成时,对所有传动轴进行平衡校正作业。此时需要牢固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n具有轴承、一对第一防振部件、第二防振部件和环状保持部件,其中,/n所述一对第一防振部件具有环状的屈伸部、配置在所述屈伸部的内周侧的内环以及配置在所述屈伸部的外周侧的外环,所述内环从轴向的两侧外嵌于所述轴承;/n所述第二防振部件呈环状,其在轴向上被所述一对第一防振部件夹持着配置在所述内环的径向外侧,且具有从外周贯通到内周的多个内侧销孔;/n所述环状保持部件外嵌于所述外环,且具有以与所述内侧销孔重叠的方式从外周贯通到内周的多个外侧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0 JP 2018-2304941.一种轴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轴承、一对第一防振部件、第二防振部件和环状保持部件,其中,
所述一对第一防振部件具有环状的屈伸部、配置在所述屈伸部的内周侧的内环以及配置在所述屈伸部的外周侧的外环,所述内环从轴向的两侧外嵌于所述轴承;
所述第二防振部件呈环状,其在轴向上被所述一对第一防振部件夹持着配置在所述内环的径向外侧,且具有从外周贯通到内周的多个内侧销孔;
所述环状保持部件外嵌于所述外环,且具有以与所述内侧销孔重叠的方式从外周贯通到内周的多个外侧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振部件由橡胶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防振部件上,沿所述第二防振部件的整周形成有朝径向外侧方向倾斜且逐渐变薄的舌片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防振部件的端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沿周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振部件由泡沫材料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泽祥申大珍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