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梦专利>正文

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10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涉及螺丝紧固防松技术领域,包括螺丝和防松结构,所述螺丝的表面套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螺丝的表面螺纹套有螺母,所述螺丝的表面设有防松结构,所述防松结构包括第一环形垫圈,所述第一环形垫圈的内壁和螺丝活动连接,所述螺丝的表面套有第二环形垫圈和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位于第一环形垫圈、第二环形垫圈的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既有的防松方法还不够丰富,且各有优缺点,尤其对于摩擦防松存在弹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受压产生的反弹力有限的问题,其紧固防松的效果还存在明显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丝紧固防松
,尤其涉及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可信赖性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承受振动载荷的螺栓连接结构长期安全性要求,紧固防松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防松方法主要有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永久防松,常见的摩擦防松主要利用垫片(如:弹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带齿防松垫圈)、自锁螺母、双螺母及弹性圈螺母等实现,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产生的附加自发式外力增加螺栓连接螺纹间的压紧力和摩擦力,从而实现防松。其中利用加装垫片实现防松的方法主要有弹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带齿防松垫圈等几种形式;但既有的防松方法还不够丰富,且各有优缺点,尤其对于摩擦防松存在弹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受压产生的反弹力有限的问题,其紧固防松的效果还存在明显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包括螺丝(1)和防松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1)的表面套有连接件A(2)和连接件B(3),所述螺丝(1)的表面螺纹套有螺母(4),所述螺丝(1)的表面设有防松结构(5),所述防松结构(5)包括第一环形垫圈(51),所述第一环形垫圈(51)的内壁和螺丝(1)活动连接,所述螺丝(1)的表面套有第二环形垫圈(53)和环形弹簧(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与螺栓连接紧固防松的方法,包括螺丝(1)和防松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1)的表面套有连接件A(2)和连接件B(3),所述螺丝(1)的表面螺纹套有螺母(4),所述螺丝(1)的表面设有防松结构(5),所述防松结构(5)包括第一环形垫圈(51),所述第一环形垫圈(51)的内壁和螺丝(1)活动连接,所述螺丝(1)的表面套有第二环形垫圈(53)和环形弹簧(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弹簧(52)位于第一环形垫圈(51)、第二环形垫圈(53)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垫圈(51)和第二环形垫圈(53)之间相互对扣,所述第一环形垫圈(51)和第二环形垫圈(5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固防松装置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垫圈(51)、第二环形垫圈(53)在旋紧后至环形弹簧(52)倾倒极限时,所述第一环形垫圈(51)和第二环形垫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梦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