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09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包括工装柱,所述工装柱的下端连接有主缸体,所述主缸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注油管,所述主缸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油管,所述主缸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副缸体,所述副缸体与主缸体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副缸体背离连接主缸体的一侧插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至副缸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工装下端四侧均设有撑板结构,撑板对应连接在相应的液压系统输出端,可以控制液压系统实现从环形锻件内部进行锻件的撑置固定,不会对锻件外表面造成影响,各撑板连接在同一液压系统上,可以同步进行内缩和外扩,进而实现相应的撑置定位作业,工装整体结构独立,维护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
本技术涉及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
技术介绍
环形锻件是锻造行业中的产物,锻件的一种类型,是金属坯料(不含板材)施加外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的要求变成合适的压缩力的环形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环形锻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工业制品。生活中常见的锻件较小,其加工定位取件都相对便利,但是在大型锻件加工时,其自身的定位取件较为复杂,在环形锻件加工时,一般设置的定位取件工装为夹取式,通过工装的移动夹取虽然可以实现锻件的定位取件,但是夹取的方式容易对锻件表面产生磨损,并且定位效果相对较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包括工装柱,所述工装柱的下端连接有主缸体,所述主缸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注油管,所述主缸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油管,所述主缸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副缸体,所述副缸体与主缸体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副缸体背离连接主缸体的一侧插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至副缸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缸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主油腔,所述第二注油管固定连接在主缸体的侧表面上,且第二注油管对应贯通至主油腔的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r>所述副缸体背离连接主缸体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注油支管,所述注油支管对应贯穿至副缸体的内部,所述注油支管的另一端对应与第一注油管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副缸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副油腔,所述副油腔对应与主油腔相互贯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杆在副缸体内部的杆身端部对应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外表面与副油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副油腔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限位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杆的杆身一端对应固定连接在撑板的板身中部位置,所述撑板的板身固定设置为弧形板,且撑板的板身两端设置为R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副缸体在主缸体的外表面圆周等距设置有四个,各所述副缸体的连接结构均相同。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中,工装下端四侧均设置有撑板结构,撑板均对应连接在相应的液压系统输出端,可以控制液压系统实现从环形锻件内部进行锻件的撑置固定,不会对锻件外表面造成影响,各撑板连接在同一液压系统上,可以同步进行内缩和外扩,进而实现相应的撑置定位作业。2、本技术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中,工装整体结构独立,可以通过工装柱的固定连接实现整体的固定,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后期维护较为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的局部主视剖面图;图3为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的俯视图。图例说明:1、工装柱;2、主缸体;3、副缸体;4、活塞杆;5、撑板;6、注油支管;7、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主油腔;10、副油腔;11、限位块;12、活塞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包括工装柱1,提供与相应设备的连接作业,工装柱1的下端连接有主缸体2,提供相应的主油缸结构,主缸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注油管8,提供相应的注油口,主缸体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油管7,提供相应的注油口,主缸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副缸体3,提供四个相应的副油缸结构,副缸体3与主缸体2的内部相互贯通,实现相应的油路贯通,副缸体3背离连接主缸体2的一侧插接有活塞杆4,提供相应的输出杆体结构,活塞杆4的一端贯穿至副缸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板5,提供撑置面,为撑置固定环形锻件提供前提。主缸体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主油腔9,第二注油管8固定连接在主缸体2的侧表面上,且第二注油管8对应贯通至主油腔9的内部,实现对应的供油施压作业,副缸体3背离连接主缸体2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注油支管6,注油支管6对应贯穿至副缸体3的内部,实现副缸体3另一端的供油作业,注油支管6的另一端对应与第一注油管7相连接,副缸体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副油腔10,副油腔10对应与主油腔9相互贯通,活塞杆4在副缸体3内部的杆身端部对应固定连接有活塞板12,通过两侧油压的改变可以实现活塞杆4的移动,进而实现撑板5的调节,活塞板12外表面与副油腔10的内壁相贴合,副油腔1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限位块11,限制活塞杆4的移动范围,避免进入主油腔9的内部以及堵塞注油支管6,活塞杆4的杆身一端对应固定连接在撑板5的板身中部位置,撑板5的板身固定设置为弧形板,与环形锻件内壁,且撑板5的板身两端设置为R角,降低对环形锻件内壁的磨损,副缸体3在主缸体2的外表面圆周等距设置有四个,保证环形锻件内壁等段撑置,实现撑置稳定以及固定,各副缸体3的连接结构均相同。工作原理:在进行环形锻件加工时,将工装柱1与相应的设备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整体工装的固定连接,在进行环形锻件的定位取件作业时,向第二注油管8内部注油,增加主油腔9内部的压力,进而活塞板12向外侧移动,活塞杆4此时带着撑板5撑置在环形锻件内壁,通过四个撑板5的配合,实现环形锻件的相对固定,进而通过设备带动工装移动可以实现环形锻件的移动,因为四侧撑板5共同连接在一个液压机构上,可以实现相对同步移动,本身除了可以实现环形锻件取件之外,也具备相应的定位能力,而且从锻件内侧进行锻件的取件加工,不会对锻件表面产生磨损,加工质量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包括工装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柱(1)的下端连接有主缸体(2),所述主缸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注油管(8),所述主缸体(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油管(7),所述主缸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副缸体(3),所述副缸体(3)与主缸体(2)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副缸体(3)背离连接主缸体(2)的一侧插接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贯穿至副缸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包括工装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柱(1)的下端连接有主缸体(2),所述主缸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注油管(8),所述主缸体(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油管(7),所述主缸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副缸体(3),所述副缸体(3)与主缸体(2)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副缸体(3)背离连接主缸体(2)的一侧插接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贯穿至副缸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主油腔(9),所述第二注油管(8)固定连接在主缸体(2)的侧表面上,且第二注油管(8)对应贯通至主油腔(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缸体(3)背离连接主缸体(2)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注油支管(6),所述注油支管(6)对应贯穿至副缸体(3)的内部,所述注油支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胥拓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