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件清洗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95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面板和托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平行设置,面板两端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连接,托板为弧形结构且位于面板的下方,面板上间隔排列设置有放置孔,托板上开设有漏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清洗作业效率,改善作业条件,降低易碎零部件发生碰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碎件清洗治具
本技术属于陶瓷、石英等易碎零部件清洗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
技术介绍
陶瓷、石英制的零部件存在硬度高、韧性差的特质,具有易碎特点。现有零部件在浸泡药液时由于缺少专门的清洗工具,需要逐件取放和摆放,不仅作业效率低下,增加了作业人员与浸泡化学药品的接触时间,而且发生碰伤的风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提高清洗作业效率,改善作业条件,降低易碎零部件发生碰伤的风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面板和托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面板两端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连接,所述托板为弧形结构且位于面板的下方,所述面板上间隔排列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托板上开设有漏液孔。所述托板两端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且顶部与面板连接。所述放置孔在面板上沿托板的轴向均匀间隔排列。所述漏液孔设置于托板的弧底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有手提孔。所述放置孔呈长条状。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同时稳定地放置多个易碎件进行清洗,避免在浸泡药液前后需要逐件取放易碎零部件,能够提高清洗作业的效率,改善作业条件,减少作业人员与浸泡化学药品的接触时间,降低易碎零部件发生碰伤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面板3和托板4。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对平行设置,面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分别设有手提孔6,方便提起整个清洗治具。托板4为弧形结构且位于面板3的下方,托板4两端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且顶部与面板3连接。面板3上沿托板4的轴向均匀间隔排列设置有放置孔5,放置孔5呈长条状,用于放置需要清洗的陶瓷、石英等易碎零部件。托板4的弧底位置开设有漏液孔,当装置从药液中被提起时,药液能够从漏液孔中漏下。使用时先将需要浸泡药液的易碎件插入到放置孔5中,将整个装置放置到药液中进行浸泡清洗,清洗结束后将装置取出沥干药液,从而避免了在浸泡药液前后需要逐件取放易碎零部件,提高了清洗作业的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与浸泡化学药品的接触时间,降低了易碎零部件发生碰伤的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面板(3)和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面板(3)两端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垂直连接,所述托板(4)为弧形结构且位于面板(3)的下方,所述面板(3)上间隔排列设置有放置孔(5),所述托板(4)上开设有漏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面板(3)和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面板(3)两端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垂直连接,所述托板(4)为弧形结构且位于面板(3)的下方,所述面板(3)上间隔排列设置有放置孔(5),所述托板(4)上开设有漏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碎件清洗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两端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且顶部与面板(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科叶青李斐陶岳雨陶近翁
申请(专利权)人:卡贝尼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