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70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包括原矿给矿管、集矿筒、筒盖、中心筒体、叶轮、基座、分矿排矿管、分矿管;所述集矿筒为圆柱形筒体,集矿筒的顶部设有筒盖,集矿筒内部设有中心筒体,中心筒体为空心无盖的筒体,中心筒体通过基座固定在集矿筒内,原矿给矿管穿过集矿筒的筒盖并伸入中心筒体内,中心筒体的顶部设有分矿转轮,集矿筒的底部周边设有一根以上的分矿排矿管,分矿排矿管的一端与集矿筒内部连通,分矿排矿管的另一端与分矿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疏通、无传动部件成本低,可以使每台摇床给矿量均匀、保持稳定,避免分矿不均导致矿量恶性累积而降低摇床分选效率,有利于摇床分选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属于矿物加工技术矿山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重选作为一种古老的选矿方法,从早期的人们河边采用淘金盘淘金开始,该方法就一直延用至今,因其选矿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现在又成为广大学者的关注热点。常用的重选设备有摇床、跳汰机、离心选矿机、螺旋溜槽等,其中摇床作为代表性的重选设备,具有精矿品质高、富集比高、分选效率好等特点,但摇床台式处理量低,在矿量很大时分选效果差,为了获得良好的选矿指标,稳定的给矿至关重要。在现场生产过程中,摇床给矿通常利用矿物的比重差异及矿物间颗粒大小差异,采用斜槽式给矿。该给矿方法可将矿浆中的比重大及粗粒级矿石排在斜槽的前端,而比重小且细粒级矿石则排在斜槽的后端,粗细分级效果较好,但该给矿方法不稳定且不均匀,会出现斜槽前端摇床给矿量大,恶性累积导致摇床分选效率低,后端摇床则给矿少导致摇床利用率低,在原矿量不稳定时,还会出现斜槽前端给矿量过大而造成管堵导致生产停机疏通。综上所述,特提出本技术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矿山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矿给矿管(1)、集矿筒(2)、筒盖(3)、中心筒体(4)、分矿转轮(5)、基座(6)、分矿排矿管(7)、分矿管(8);/n所述集矿筒(2)为圆柱形筒体,集矿筒(2)的顶部设有筒盖(3),集矿筒(2)内部设有中心筒体(4),中心筒体(4)为空心无盖的筒体,中心筒体(4)通过基座(6)固定在集矿筒(2)内,原矿给矿管(1)穿过集矿筒(2)的筒盖(3)并伸入中心筒体(4)内,中心筒体(4)的顶部设有分矿转轮(5),集矿筒(2)的底部周边设有一根以上的分矿排矿管(7),分矿排矿管(7)的一端与集矿筒(2)内部连通,分矿排矿管(7)的另一端与分矿管(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床均匀分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矿给矿管(1)、集矿筒(2)、筒盖(3)、中心筒体(4)、分矿转轮(5)、基座(6)、分矿排矿管(7)、分矿管(8);
所述集矿筒(2)为圆柱形筒体,集矿筒(2)的顶部设有筒盖(3),集矿筒(2)内部设有中心筒体(4),中心筒体(4)为空心无盖的筒体,中心筒体(4)通过基座(6)固定在集矿筒(2)内,原矿给矿管(1)穿过集矿筒(2)的筒盖(3)并伸入中心筒体(4)内,中心筒体(4)的顶部设有分矿转轮(5),集矿筒(2)的底部周边设有一根以上的分矿排矿管(7),分矿排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其方刘殿文申培伦章晓林蔡锦鹏杨升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