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9658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性树脂20‑25%、成膜助剂1‑5%、其它助剂0.01‑3%、去离子水67‑78.99%;其中,水性树脂的tg点为20‑80℃。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设计配方,所得底涂剂为水性,安全、环保,涂布有该底涂涂层的薄膜可以很好的跟水性UV涂层搭配使用,有很好的附着强度,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尤其涉及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BOPET薄膜是一种性能较为优异的薄膜材料,其优异的机械性能使其在包装、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实际使用时,经常要对其进一步涂布加工,以满足具体应用场景对其的性能、外观要求。在BOPET表面涂布各种功能性的涂层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技术中涂布的涂层多为溶剂型的涂布材料,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升,VOC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涂料、油墨等领域都在努力降低VOC排放量。水性UV涂料是一个很好的环保选择,然而与油性UV涂料不同的是,水性UV涂料表面张力更高、润湿能力更差,目前水性UV树脂的合成技术不太成熟,普遍存在水性UV涂料固化收缩应力大、附着力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涂布底涂剂可以提升薄膜和UV涂料之间附着强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一般都是适用于油性UV涂料,能和水性UV涂层直接搭配使用的底涂剂的相关报道还较少,该产品的开发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合理设计配方,所得底涂剂为水性,安全、环保,涂布有该底涂涂层的薄膜可以很好的跟水性UV涂层搭配使用,有很好的附着强度,满足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性树脂20-25%、成膜助剂1-5%、其它助剂0.01-3%、去离子水67-78.99%;其中,水性树脂的tg点为20-80℃。在本专利技术中,限定水性树脂的tg点为20-80℃。多数情况下,tg点高一方面会成膜困难,需要加入更高比例的成膜助剂,而成膜助剂多为有机溶剂,VOC含量会上升,另一方面底涂的tg点过高,说明底漆的硬度偏高,而面涂为水性UV涂布,咬蚀能力弱,和过硬的底涂搭配则易出现层间附着力不良的问题。当tg点过低时,漆膜偏软,收卷困难。优选地,所述底涂剂涂层的表面达因值大于50。优选地,所述水性树脂包括水性聚酯类树脂、水性聚氨酯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水性树脂还包括水性丙烯酸类树脂。优选地,所述水性聚酯类树脂包括ST5870、MD1245、Z-760、KG-042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水性聚氨酯类树脂包括ACO-25、AP-30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水性丙烯酸类树脂包括W-5030、W-606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丁醚、醇酯-12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地,所述其它助剂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金属氧化物分散液类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水性树脂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水性树脂浆料;S2、向成膜助剂中加入剩余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成膜助剂浆料;S3、在搅拌状态下,将成膜助剂胶料和其它助剂加入到水性树脂浆料中,搅拌,过滤,即得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优选地,整个整备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5-3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的应用,是向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中加入交联剂,混合,然后涂布到PET薄膜上,经干燥后再在其表面直接涂布水性UV涂料,经预热、紫外固化处理得到水性UV涂层。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水性氨基树脂类、碳化二亚胺类、氮丙啶类、环氧有机硅氧烷类、封闭型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地,在120-140℃下干燥1-5min。与溶剂型UV涂层搭配的底涂剂不同,本专利技术在设计适用于水性UV涂层搭配的底涂剂时,除要考虑底涂层和PET之间的附着力外,还必须考虑底涂层和面层水性UV之间的层间附着力。虽然溶剂型也有此类问题,但溶剂型UV树脂附着力更为稳定,且可以配合合适的稀释剂,增加面涂对底涂的咬蚀能力,提升附着力。但由于水性体系溶剂含量少,咬蚀能力弱,而且树脂固化收缩大,增加了层间附着力的难度,所以必须更为合理的设计配方,在考虑底涂剂对基膜的附着力的同时,优化底涂剂和水性UV涂层之间的层间附着力。本专利技术合理设计配方,所得底涂剂为水性,安全、环保,涂布有该底涂涂层的薄膜可以很好的跟水性UV涂层搭配使用,有很好的附着强度,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1、水性底涂剂的制备S1.将用200目+300目滤网过滤下述水性聚酯树脂:ST5870(TOYOBO)20重量份和MD1245(TOYOBO)5重量份,加入大缸中,并加入25重量份去离子水,以300-600r/min搅拌均匀;S2.取一小缸,将2重量份乙二醇丁醚和2重量份二乙二醇乙醚和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加入其中,搅拌均匀;S3.大缸中的混合物在300-5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表面活性剂BYK-3490.01重量份,二氧化锆分散液1.5重量份,小缸中的混合物以及39.49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并继续用500-600r/min搅拌10分钟;S4.用300目滤网过滤混合物,即得到所述的水性PET底涂剂。整个制备过程中,温度必须控制在15-30℃之内。2、涂层制备将上述制备的水性底涂剂和Cymel327按照100:3混合均匀后,经过200目滤网过滤,用网纹辊涂布到PET薄膜上,经温度130℃、5min干燥,再涂布水性UV涂料,经过预热除水和紫外光照固化,得到水性UV涂层。3、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将样品固定在平板上,印刷有UV涂层面向上,取3M600胶带贴在涂层上,用拇指将胶带和UV涂层压实,然后以180°角度迅速剥离,表面无明显脱落为合格。经测试,在未涂布水性底涂涂层的PET上涂布的水性UV涂层可以用3M600胶带轻松拉掉,而在涂布有水性底涂涂层的PET上涂布水性UV涂层附着力良好,未见脱落。实施例21、水性底涂剂的制备S1.将用200目+300目滤网过滤下述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ACO-25(DIC)12重量份和W-5030(三井化学)8重量份,加入大缸中,并加入30重量份去离子水,以300-600r/min搅拌均匀;S2.取一小缸,将2重量份二乙二醇丁醚和2重量份二丙二醇甲醚和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加入其中,搅拌均匀;S3.大缸中的混合物在300-5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表面活性剂tego2700.01重量份,三氧化二铝分散液1重量份,小缸中的混合物以及39.99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并继续用500-600r/min搅拌10分钟;S4.用300目滤网过滤混合物,即得到所述的水性PET底涂剂。整个制备过程中,温度必须控制在15-30℃之内。2、涂层制备将上述制备的水性底涂剂和SV-02(日清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性树脂20-25%、成膜助剂1-5%、其它助剂0.01-3%、去离子水67-78.99%;其中,水性树脂的tg点为20-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性树脂20-25%、成膜助剂1-5%、其它助剂0.01-3%、去离子水67-78.99%;其中,水性树脂的tg点为2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剂涂层的表面达因值大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树脂包括水性聚酯类树脂、水性聚氨酯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水性树脂还包括水性丙烯酸类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酯类树脂包括ST5870、MD1245、Z-760、KG-042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水性聚氨酯类树脂包括ACO-25、AP-30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水性丙烯酸类树脂包括W-5030、W-606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丁醚、醇酯-12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层用PET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道俊王红兵张少伟黄剑陈铸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