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玉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39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河堤、打捞外壳、安装块和通电导轨,所述河堤的内侧安装有通电导轨,所述通电导轨的上侧设置有接触轮,所述主动轮的内侧安装有定位杆,述安装块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打捞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内安装板,所述第一清理绞龙的左端后侧设置开设于打捞外壳内侧的收集槽,所述限位座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安装有衔接杆,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轮。该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对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避免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而导致河道产生异味,且能够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避免淤泥堆积而影响河床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许多城市将功能相似、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排污特征相似或相近的企业纳入同一个工业园区。并且,我国已将“集中控制”列入“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因此,区域水污染集中控制规划成为必然趋势,工业河道内可能会因管控不力导致河水内而存在含有大量酚类、含氮、氧、硫的杂环、芳香环有机物、多环芳烃、氰等有毒有害物质,工业河道的修建是其中一种对少量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的方式,河道内的污水需要定期进行污水处理,但目前采用的大多数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便于对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导致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而导致河道产生异味,对工业环境造成影响,且不便于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导致淤泥堆积而影响河床高度,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采用的大多数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方法不便于对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导致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而导致河道产生异味,对工业环境造成影响,且不便于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导致淤泥堆积而影响河床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河堤、打捞外壳、安装块和通电导轨,所述河堤的内侧安装有通电导轨,且通电导轨的外侧设置有电轨保护套,所述通电导轨的上侧设置有接触轮,且接触轮的外侧安装有主动轮,并且打捞外壳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主动轮的内侧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外侧左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侧安装有抽泥泵箱,且安装块的内侧安装有淤泥出口管,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且波纹管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并且过滤网的外侧设置有打捞外壳,所述打捞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内安装板,且内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清理绞龙,所述第一清理绞龙的左端后侧设置开设于打捞外壳内侧的收集槽,且收集槽的后侧设置有安装于河堤内的第二清理绞龙,所述打捞外壳的上侧设置有方向调节轴,且方向调节轴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河堤上侧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安装有衔接杆,且衔接杆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轮,且限位轮的内侧安装有支撑轨道。优选的,所述接触轮与通电导轨为贴合设置,且电轨保护套与通电导轨为嵌套连接,并且电轨保护套的下侧均匀开设有孔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和衔接杆均贯穿于限位杆的内侧,且定位杆与主动轮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纵截面呈纵截面呈“L”型,且限位杆的上端与河堤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横截面呈“C”字型,且限位杆与限位座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轮关于支撑轨道的中心呈上下对称设置,且限位轮与限位板为转动连接,并且限位板通过焊接与衔接杆构成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淤泥出口管通过安装块和波纹管与打捞外壳内侧开设的收集槽构成连通设置,且波纹管下端安装的过滤网纵截面呈梯形。优选的,其污水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从根源控制污水排放,将使各个工业厂区针对其需要排放的污水成分进行相应的沉淀处理,避免不同的工业污水排入河道而发生难以控制的化学反应和污染物;步骤二:当有其他不受限制的工业污水排放或其他原因排入工业河道内后,需定期沿着河道投入凝絮剂,使其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沉淀进入河道底部形成淤泥,凝絮剂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马铃薯淀粉和有机膨润土;步骤三:其他工业污水排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优选的,其淤泥打捞步骤包括:步骤一:对通电导轨进行通电,使得接触轮内侧安装的双轴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使得主动轮在电轨保护套的上侧进行啮合转动,从而带动定位杆进行移动,使得定位杆带动限位杆和安装块进行移动,从而使打捞外壳进行移动,打捞外壳在移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河堤的底部进行淤泥打捞;步骤二:在打捞外壳移动的过程中,打捞外壳的前侧对河堤底部所存在的淤泥进行铲起,并使其进入河堤内,通过打捞外壳内安装的第一清理绞龙对淤泥进行运输,使其进入打捞外壳的内部后侧,并通过第一清理绞龙和第二清理绞龙能够将淤泥进行打散使其进入收集槽内;步骤三:通过抽泥泵箱内侧安装的抽泥泵使过滤网对淤泥产生吸力,使其通过过滤网的过滤后再通过波纹管进行向上抽引,最后通过淤泥出口管排出进行收集,减少河堤内化工淤泥的存在。优选的,其处理步骤为:步骤一:将打捞上来的淤泥进行抽样检测,判断其内部存在的化学物质,再将其送至余砂处理处,将其内部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淤泥分成液状物和固态物;步骤二:将固态物进行成分观察,将其可利用的金属或是成分进行回收;步骤三:将液态物先进行厌氧消化,使淤泥内部的有机物经过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之后对淤泥进行淘洗,降低淤泥碱度,之后将淤泥送入淤泥干化厂实施对淤泥的干化;步骤四:最后实施对淤泥的直接土地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方法,能够对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避免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而导致河道产生异味,且能够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避免淤泥堆积而影响河床高度;1、通过对河道定期投入凝絮剂,对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避免河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而导致河道产生异味,同时能够提高河道的清澈程度;2、通过打捞外壳能够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避免淤泥堆积而影响河床高度,同时能够减少河道内积蓄的工业污染物,且打捞外壳在进行移动时,能够使凝絮剂与河道内的工业污水混合的更加彻底,增加处理效果;3、通过打捞外壳便于对河道底部进行清理,且通过第一清理绞龙能够将淤泥进行运输,再通过抽泥泵箱能够将淤泥从收集槽内导出,无需排干河水再对淤泥进行清理,减少清理费用及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清理绞龙与打捞外壳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座与打捞外壳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轨道与限位轮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网与波纹管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图中:1、河堤;2、电轨保护套;3、主动轮;4、打捞外壳;5、接触轮;6、安装块;7、抽泥泵箱;8、定位杆;9、限位杆;10、方向调节轴;11、第一清理绞龙;12、限位座;13、波纹管;14、保护外壳;15、支撑轨道;16、限位轮;17、淤泥出口管;18、通电导轨;19、内安装板;20、第二清理绞龙;21、限位板;22、衔接杆;23、收集槽;24、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河堤(1)、打捞外壳(4)、安装块(6)和通电导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堤(1)的内侧安装有通电导轨(18),且通电导轨(18)的外侧设置有电轨保护套(2),所述通电导轨(18)的上侧设置有接触轮(5),且接触轮(5)的外侧安装有主动轮(3),并且打捞外壳(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14),所述主动轮(3)的内侧安装有定位杆(8),且定位杆(8)的外侧左端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上侧安装有抽泥泵箱(7),且安装块(6)的内侧安装有淤泥出口管(17),所述安装块(6)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13),且波纹管(13)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24),并且过滤网(24)的外侧设置有打捞外壳(4),所述打捞外壳(4)的内侧安装有内安装板(19),且内安装板(1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清理绞龙(11),所述第一清理绞龙(11)的左端后侧设置开设于打捞外壳(4)内侧的收集槽(23),且收集槽(23)的后侧设置有安装于河堤(1)内的第二清理绞龙(20),所述打捞外壳(4)的上侧设置有方向调节轴(10),且方向调节轴(10)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河堤(1)上侧的限位座(12),所述限位座(12)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内侧安装有衔接杆(22),且衔接杆(22)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轮(16),且限位轮(16)的内侧安装有支撑轨道(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河堤(1)、打捞外壳(4)、安装块(6)和通电导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堤(1)的内侧安装有通电导轨(18),且通电导轨(18)的外侧设置有电轨保护套(2),所述通电导轨(18)的上侧设置有接触轮(5),且接触轮(5)的外侧安装有主动轮(3),并且打捞外壳(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14),所述主动轮(3)的内侧安装有定位杆(8),且定位杆(8)的外侧左端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上侧安装有抽泥泵箱(7),且安装块(6)的内侧安装有淤泥出口管(17),所述安装块(6)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13),且波纹管(13)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24),并且过滤网(24)的外侧设置有打捞外壳(4),所述打捞外壳(4)的内侧安装有内安装板(19),且内安装板(1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清理绞龙(11),所述第一清理绞龙(11)的左端后侧设置开设于打捞外壳(4)内侧的收集槽(23),且收集槽(23)的后侧设置有安装于河堤(1)内的第二清理绞龙(20),所述打捞外壳(4)的上侧设置有方向调节轴(10),且方向调节轴(10)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于河堤(1)上侧的限位座(12),所述限位座(12)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内侧安装有衔接杆(22),且衔接杆(22)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轮(16),且限位轮(16)的内侧安装有支撑轨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轮(5)与通电导轨(18)为贴合设置,且电轨保护套(2)与通电导轨(18)为嵌套连接,并且电轨保护套(2)的下侧均匀开设有孔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8)和衔接杆(22)均贯穿于限位杆(9)的内侧,且定位杆(8)与主动轮(3)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9)的纵截面呈纵截面呈“L”型,且限位杆(9)的上端与河堤(1)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2)的横截面呈“C”字型,且限位杆(9)与限位座(12)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河道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16)关于支撑轨道(15)的中心呈上下对称设置,且限位轮(16)与限位板(21)为转动连接,并且限位板(21)通过焊接与衔接杆(22)构成一体化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
申请(专利权)人:韩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