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37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加药桶、混合絮凝桶、中心桶和压滤机,所述中心桶包括进水管、分散锥和清水室,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中心桶内,所述清水室上方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分散锥下方设置有出渣口和回流口,所述出渣口和所述压滤机连通,所述回流口和所述混合絮凝桶的下端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上端和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污水池、所述加药桶和所述混合絮凝桶依次连通,所述污水池和所述加药桶之间、所述加药桶和所述混合絮凝桶之间、所述混合絮凝桶和所述中心桶之间均设置有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药渣二次使用,能够加快絮凝速度,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多种废水,其中处理量最大、资金投入最大的是研磨废水处理,玻璃研磨废水主要含有大量的玻璃细粉颗粒,这些颗粒多以悬浮态形式存在于废水中,这部分的水的清洁程度虽然跟自来水有很大的区别,但只需要将废水中的玻璃粉末过滤后,就可以重新循环使用,现有玻璃加工企业中,通常将含有玻璃粉末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絮凝效果好,液体和药渣分离快,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加药桶、混合絮凝桶、中心桶和压滤机,所述中心桶包括进水管、分散锥和清水室,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中心桶内,所述清水室上方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分散锥下方设置有出渣口和回流口,所述出渣口和所述压滤机连通,所述回流口和所述混合絮凝桶的下端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上端和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污水池、所述加药桶和所述混合絮凝桶依次连通,所述污水池和所述加药桶之间、所述加药桶和所述混合絮凝桶之间、所述混合絮凝桶和所述中心桶之间均设置有水泵。;这样,通过水泵和各个管道对污水和混合物进行输送,使其在各部分快速流通,利用分散锥使药渣沉淀在底部,而清水从清水出口排出,药渣的二次利用可以在混合絮凝桶内加快絮凝和还能减少生产成本,将药渣通入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进一步,所述污水池和所述加药桶通过污水管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的下端和所述加药桶通过絮凝管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的上端和所述进水管通过进料管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的下端和所述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出渣口和所述压滤机通过出渣管连通。通过各个管道将各部分分别连通,实现物料的流动。进一步,所述中心桶内设置有滤网,所述进水管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中心桶内,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滤网,所述清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滤网上端。通过滤网,能够使排出的清水更加纯净。进一步,所述中心桶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能够自动调节流量,连续循环的进行供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所述加药桶内添加有絮凝剂。利用絮凝剂能够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絮凝的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絮凝效果好,液体和药渣分离快,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箭头方向为物料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加药桶2、混合絮凝桶3、中心桶4和压滤机5,所述中心桶4包括进水管6、分散锥7和清水室8,所述进水管6设置在所述中心桶4内,所述清水室8上方设置有清水出口9,所述分散锥7下方设置有出渣口10和回流口11,所述出渣口10和所述压滤机5连通,所述回流口11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3上端和所述进水管6连通,所述污水池1、所述加药桶2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依次连通,所述污水池1和所述加药桶2之间、所述加药桶2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之间、所述混合絮凝桶3和所述中心桶4之间均设置有水泵12,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水泵,将污水池1的污水抽到加药桶2内,加入药剂混合;S2:通过水泵,将加药桶2内的污水抽到混合絮凝桶3内;S3:絮凝后的通过进水管从上往下流入中心桶内,进水管外的水缓慢向上分散锥和清水室流动;S4:将清水室内清水通过清水出口排出,将分散锥内的部分絮凝后的药渣通入混合絮凝桶内,进行二次混合絮凝,另一部分药渣通入压滤机;这样,通过水泵和管道对污水和混合物进行输送,使其在各部分快速流通,利用分散锥使药渣沉淀在底部,而清水从清水出口排出,药渣的二次利用可以在混合絮凝桶内加快絮凝和还能减少生产成本,将药渣通入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池1和所述加药桶2通过污水管16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3的下端和所述加药桶2通过絮凝管17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3的上端和所述进水管6通过进料管18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3的下端和所述回流口11通过回流管19连通,所述出渣口10和所述压滤机5通过出渣管20连通。通过各个管道将各部分分别连通,实现物料的流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桶4内设置有滤网13,所述进水管6通过安装架14安装在中心桶4内,所述进水管6贯穿所述滤网13,所述清水出口9设置在所述滤网13上端。通过滤网,能够使排出的清水更加纯净。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桶4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通过液位传感器,能够自动调节流量,连续循环的进行供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桶2内添加有絮凝剂,原料包括聚丙烯酰胺和活性碳。利用聚丙烯酰胺和活性碳能够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絮凝的效果更好。具体的,液位传感器和压滤机为现有技术,原理不再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流程:通过水泵将污水池内的水抽到加药桶内与药剂进行混合,混合后抽到混合絮凝桶内进行絮凝,然后通过进水管将混合絮凝桶内的混合物抽到中心桶内,通过直接将混合物通入分散锥内,使混合物缓慢向上流动,因为重力作用,能够使药渣沉淀在分散锥内,而清水则从清水室上端的清水出口排出,一部分药渣会输送到混合絮凝桶内,加快混合絮凝桶内混合物的絮凝,另一部分会从回流口输送至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加药桶(2)、混合絮凝桶(3)、中心桶(4)和压滤机(5),所述中心桶(4)包括进水管(6)、分散锥(7)和清水室(8),所述进水管(6)设置在所述中心桶(4)内,所述清水室(8)上方设置有清水出口(9),所述分散锥(7)下方设置有出渣口(10)和回流口(11),所述出渣口(10)和所述压滤机(5)连通,所述回流口(11)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的下端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3)上端和所述进水管(6)连通,所述污水池(1)、所述加药桶(2)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依次连通,所述污水池(1)和所述加药桶(2)之间、所述加药桶(2)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之间、所述混合絮凝桶(3)和所述中心桶(4)之间均设置有水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加药桶(2)、混合絮凝桶(3)、中心桶(4)和压滤机(5),所述中心桶(4)包括进水管(6)、分散锥(7)和清水室(8),所述进水管(6)设置在所述中心桶(4)内,所述清水室(8)上方设置有清水出口(9),所述分散锥(7)下方设置有出渣口(10)和回流口(11),所述出渣口(10)和所述压滤机(5)连通,所述回流口(11)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的下端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桶(3)上端和所述进水管(6)连通,所述污水池(1)、所述加药桶(2)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依次连通,所述污水池(1)和所述加药桶(2)之间、所述加药桶(2)和所述混合絮凝桶(3)之间、所述混合絮凝桶(3)和所述中心桶(4)之间均设置有水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和所述加药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民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