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29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上小车节能钢丝绳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引出,另一端绕过上小车平衡组件后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上小车平衡组件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上的扭矩与上小车吊具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的扭矩方向相反。下小车节能钢丝绳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引出,另一端绕过下小车平衡组件后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下小车平衡组件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上的扭矩与下小车吊具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的扭矩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降低穿越式岸桥运行参数的情况下,降低能耗达到25%,同时,各种设备和钢丝绳互不干扰,保证穿越式岸桥能够高效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码头集装箱装卸设备
,特别是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全球货物贸易量也迅速增加。水运依靠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成为了国际货运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运量的增加,水运也得以快速发展,其中最明显的体现为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和规模化,目前,载箱量达到24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已经投入使用,这也对港口码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码头是水运和陆运的重要枢纽,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集装箱船直接在港口码头完成装卸,在运量增加和集装箱船大型化的背景下,提升港口码头的工作效率愈发重要。港口码头最重要的集装箱装卸设备是岸桥,岸桥布置在码头岸边,直接对集装箱船作业,承担着绝大部分集装箱装卸任务,岸桥的装卸效率直接决定着港口码头的工作效率,同时岸桥的能耗成本也影响着港口码头的运营成本,因此,在提高岸桥工作效率的同时控制岸桥的能耗是岸桥的发展方向。穿越式岸桥是一种高效岸桥,在传统岸桥的基础上增加了小车数量,依靠上下两台小车同时作业,上小车在下小车的框架内穿越通行,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的装卸效率,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穿越式岸桥的能耗也随之大幅增加。因此,穿越式岸桥需要对能耗进行控制,但穿越式岸桥与传统岸桥相比,由于增加了一台小车,钢丝绳的缠绕方式以及岸桥结构更为复杂,布置节能系统的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利用两台小车提升集装箱装卸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穿越式岸桥吊取集装箱的能耗,节约港口码头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且节能系统简单可靠,在穿越式岸桥中新增加的节能系统与原有的各种设备和岸桥结构之间互不干扰,运行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行走于岸桥大梁上的上小车和下小车,上小车吊具,下小车吊具以及设于岸桥大梁上方的岸桥机房。穿越式岸桥中的上小车以及上小车吊具在下小车的框架内穿越通过,两台小车同时运行,互不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岸桥的工作效率。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还包括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和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用于完成上小车吊具和下小车吊具的起升动作,并降低吊取集装箱的能耗。所述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包括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上小车起升钢丝绳、上小车节能钢丝绳和上小车平衡组件,所述上小车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引出,上小车起升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向上小车吊具。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引出,上小车节能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上小车平衡组件后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平衡组件通过上小车节能钢丝绳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上的扭矩与上小车吊具通过上小车起升钢丝绳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的扭矩方向相反,利用相反的扭矩抵消一部分能耗,实现节能降耗。本专利技术中的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包括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下小车起升钢丝绳、下小车节能钢丝绳和下小车平衡组件,所述下小车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引出,下小车起升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向下小车吊具。所述下小车节能钢丝绳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引出,下小车节能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下小车平衡组件后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平衡组件通过下小车节能钢丝绳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上的扭矩与下小车吊具通过下小车起升钢丝绳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的扭矩方向相反。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用于实现上小车吊具的起升和节能降耗,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用于实现下小车吊具的起升和节能降耗,两部分系统中的设备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前述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中,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包括两台上小车起升电动机、一台上小车起升减速箱和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所述两台上小车起升电动机均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传动连接,两台上小车起升电动机对称设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两侧,所述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均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传动连接,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同轴布置且对称设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两侧。所述上小车起升钢丝绳共有两条,每条上小车起升钢丝绳均缠绕于一个不同的上小车起升卷筒上。为了防止上小车吊具的两端同时上升或下降,防止发生倾斜甚至倾覆,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和两条上小车起升钢丝绳,两条上小车起升钢丝绳远离上小车起升卷筒的一端分别延伸向上小车吊具的两侧,对称布置在上小车起升减速箱的两侧。所述上小车平衡组件包括一个上小车平衡重、一组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和一组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所述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与上小车平衡重固定连接,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且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位于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共有两条,每条上小车节能钢丝绳均缠绕于一个不同的上小车起升卷筒上,两条上小车节能钢丝绳远离上小车起升卷筒的一端绕过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和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后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每一个上小车起升卷筒上缠绕有一条上小车节能钢丝绳和一条上小车起升钢丝绳,上小车平衡重在上小车起升卷筒和上小车节能钢丝绳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本专利技术中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共有两组,每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均包括一台下小车起升电动机、一台下小车起升减速箱和一个下小车起升卷筒,所述每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的下小车起升电动机、下小车起升减速箱和下小车起升卷筒顺次传动连接,两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水平对称布置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的轴线两侧。所述下小车起升钢丝绳共有两条,每条下小车起升钢丝绳均缠绕于一个不同的下小车起升卷筒上,两条下小车起升钢丝绳远离下小车起升卷筒的一端分别延伸向下小车吊具的两侧。穿越式岸桥中上小车和上小车吊具需要能够从下小车框架中穿越通过,因此下小车的宽度比较大,并且行走在岸桥大梁的外侧。本专利技术中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设置了两组,分别控制下小车吊具的两端,否则下小车起升卷筒的长度过大,导致下小车起升卷筒强度下降,影响穿越式岸桥的运行安全。所述下小车平衡组件包括一个下小车平衡重、一组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和一组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所述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与下小车平衡重固定连接,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且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位于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的正上方。所述下小车节能钢丝绳共有两条,每条下小车节能钢丝绳均缠绕于不同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中的下小车起升卷筒上,两条下小车节能钢丝绳远离下小车起升卷筒的一端绕过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和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后与岸桥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前述的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中还包括改向滑轮,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由上小车起升卷筒中引出,绕过改向滑轮后延伸向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所述下小车节能钢丝绳由下小车起升卷筒中引出,绕过改向滑轮后延伸向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改向滑轮能够为调整上小车平衡组件和下小车平衡组件的位置提供条件,改变上小车节能钢丝绳和下小车节能钢丝绳的延伸方向,避免互相干扰或与穿越式岸桥中的原有钢丝绳发生干扰,并将上小车平衡组件和下小车平衡组件调整到合适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1),设于岸桥支撑结构(1)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2),行走于岸桥大梁(2)上的上小车(3)和下小车(4),上小车吊具(5),下小车吊具(6)以及设于岸桥大梁(2)上方的岸桥机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和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所述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包括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和上小车平衡组件(11),所述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中引出,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的另一端延伸向上小车吊具(5);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中引出,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的另一端绕过上小车平衡组件(11)后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平衡组件(11)通过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上的扭矩与上小车吊具(5)通过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的扭矩方向相反;/n所述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包括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和下小车平衡组件(15),所述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中引出,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的另一端延伸向下小车吊具(6);所述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中引出,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的另一端绕过下小车平衡组件(15)后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平衡组件(15)通过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上的扭矩与下小车吊具(6)通过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的扭矩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1),设于岸桥支撑结构(1)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2),行走于岸桥大梁(2)上的上小车(3)和下小车(4),上小车吊具(5),下小车吊具(6)以及设于岸桥大梁(2)上方的岸桥机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和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所述上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包括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和上小车平衡组件(11),所述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中引出,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的另一端延伸向上小车吊具(5);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的一端由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中引出,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的另一端绕过上小车平衡组件(11)后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平衡组件(11)通过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上的扭矩与上小车吊具(5)通过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作用于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的扭矩方向相反;
所述下小车节能起升系统包括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和下小车平衡组件(15),所述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中引出,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的另一端延伸向下小车吊具(6);所述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的一端由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中引出,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的另一端绕过下小车平衡组件(15)后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平衡组件(15)通过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上的扭矩与下小车吊具(6)通过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作用于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的扭矩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节能起升机构(8)包括两台上小车起升电动机(16)、一台上小车起升减速箱(17)和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18),所述两台上小车起升电动机(16)均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17)传动连接,两台上小车起升电动机(16)对称设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17)两侧,所述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18)均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17)传动连接,两个上小车起升卷筒(18)同轴布置且对称设于上小车起升减速箱(17)两侧;所述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共有两条,每条上小车起升钢丝绳(9)均缠绕于一个不同的上小车起升卷筒(18)上;
所述上小车平衡组件(11)包括一个上小车平衡重(19)、一组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0)和一组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1),所述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0)与上小车平衡重(19)固定连接,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1)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且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1)位于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0)的正上方;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共有两条,每条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均缠绕于一个不同的上小车起升卷筒(18)上,两条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远离上小车起升卷筒(18)的一端绕过上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1)和上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0)后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
所述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共有两组,每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均包括一台下小车起升电动机(22)、一台下小车起升减速箱(23)和一个下小车起升卷筒(24),所述每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中的下小车起升电动机(22)、下小车起升减速箱(23)和下小车起升卷筒(24)顺次传动连接,两组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水平对称布置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2)的轴线两侧;所述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共有两条,每条下小车起升钢丝绳(13)均缠绕于一个不同的下小车起升卷筒(24)上;
所述下小车平衡组件(15)包括一个下小车平衡重(25)、一组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6)和一组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7),所述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6)与下小车平衡重(25)固定连接,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7)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且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7)位于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6)的正上方;所述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共有两条,每条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均缠绕于不同下小车节能起升机构(12)中的下小车起升卷筒(24)上,两条下小车节能钢丝绳(14)远离下小车起升卷筒(24)的一端绕过下小车平衡定滑轮组(27)和下小车平衡动滑轮组(26)后与岸桥支撑结构(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平衡重节能的穿越式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改向滑轮(28),所述上小车节能钢丝绳(10)由上小车起升卷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迎九肖强郭树旺郑雪峰王悦民童民慧高翔白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