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源的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21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电源的降噪装置。它是对计算机电源盖壳进行结构优化和声学优化而成,即在盖壳正面开设一面积不小于电扇流道面积的通孔一进气口,又在其侧面板均匀设置若干小孔,进而在其内侧面上粘贴固定编织物或软质材料的透声膜,为安全计亦可在进气孔外设置一个安全网罩。其特点可大幅度地降低计算机电源及其通风系统的噪声,并且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电源的降噪装置。已有计算机电源以风扇吹风散热引起的噪声污染越来越突出,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导致其劳动效率的下降,因此,降低计算机噪声是未来计算机研究和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技术是根据气——声——腔耦合原理对计算机电源的盖壳进行结构优化和声学优化,即结构上使盖壳的风扇进气口流通面积不小于风扇流道面积,且在盖壳侧面板上设置若干小孔,并粘贴固定编织物一类软质材料而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不改变电源原有的电路布局,保持电源原有散热效率;通过上述优化电源盖壳结构即可大幅度地降低计算机电源及其通风系统的噪声,并且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以下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与计算机电源所处位置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A--A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作为计算机电源主体1的盖壳,是一个在盖壳5的正面板B上开设一面积不小于电扇3流道面积的通孔—进气口4,又在盖壳5的侧面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小孔6,实为一种穿孔板,小孔6可以是圆形、方形或矩形等。进而在盖壳5侧面板C(除排气通风散热通道外)的内侧面上粘贴固定编织物或软质材料的透声膜7,软质材料可选用尼龙布、玻璃布、棉布和海绵等。考虑到安全,不难在进气孔外设置一个网状的安全网罩(图中未画)。如此构筑的本技术以有限几个螺钉2固定在计算机电源上,效果明显地降低了计算机噪声。权利要求1.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电源的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在盖壳(5)的正面板上开设一面积不小于电扇流道面积的通孔——进气口(4),在盖壳(5)的侧面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小孔(6),并以螺钉(2)固定在计算机电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壳(5)侧面板内侧面,除排气散热通道外,粘贴固定编织物或软质材料的透声膜(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在进气口(4)外设置一个安全网罩。专利摘要一种计算机电源的降噪装置。它是对计算机电源盖壳进行结构优化和声学优化而成,即在盖壳正面开设一面积不小于电扇流道面积的通孔—进气口,又在其侧面板均匀设置若干小孔,进而在其内侧面上粘贴固定编织物或软质材料的透声膜,为安全计亦可在进气孔外设置一个安全网罩。其特点可大幅度地降低计算机电源及其通风系统的噪声,并且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文档编号G06F1/00GK2396421SQ9922185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黄其柏, 黄进, 蒙运红, 张金家, 蔡文东, 李莉, 于俊庆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制冷技术研究所, 华中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电源的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在盖壳(5)的正面板上开设一面积不小于电扇流道面积的通孔-进气口(4),在盖壳(5)的侧面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小孔(6),并以螺钉(2)固定在计算机电源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柏黄进蒙运红张金家蔡文东李莉于俊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制冷技术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