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9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该智能生产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底模,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一端延伸至内槽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所述设备本体的上方且于内槽的两侧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该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溶胶继续通过输送管和溶胶入口进入到底模和顶模的内部,溶胶经过溶胶入口后接触隔离孔板,并从隔离孔板的漏孔中进入到顶模和底模的内部,隔离孔板有效的将溶胶入口和塑枋进行隔离,从而达到避免塑枋在溶胶入口的位置出现残胶凸起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枋生产
,具体为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塑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通过将熔融的胶体覆盖在木条的表面制成,相对于传统的木条,塑枋有比较好的防火性和防虫性,相对于塑料条,塑枋又更加的牢固。现有的塑枋生产设备在生产塑枋时,通过溶剂注入口向模具的内部注入溶胶,溶胶注入口和模具内部的空间始终为连接状态,完成注胶冷却成型后,残留与注胶口的溶胶会在塑枋的表面形成凸起,使塑枋的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塑枋在模具的内部成型后,因为模具内部的空间比较密封,塑枋的表面温度较高,操作人员难以接触塑枋将其脱离模具,现有的塑枋生产设备没有将塑枋脱离模具运输至成品箱的结构,智能化程度较低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具备防止塑枋表面于注胶口位置出现残留凸起、无须接触使塑枋脱离模具等优点,解决了塑枋生产中表面残胶凸起、塑枋温度较高难以接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底模,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一端延伸至内槽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所述设备本体的上方且于内槽的两侧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每个所述圆柱的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四个所述圆柱之间且于复位弹簧的上方活动安装有顶模,所述液压推杆的底端且于顶模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顶模的顶部且于盖板的对位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隔离孔板,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且于固定支架旁固定安装有圆弧支撑板,所述圆弧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溶胶桶,所述溶胶桶的底部开设有溶胶出口,所述溶胶出口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开关阀门,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溶胶入口,两个所述溶胶入口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溶胶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关阀门。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圆环板,两个所述圆环板之间活动安装有摆动轴,所述圆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油烟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摆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片,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于圆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圆块,所述圆块的顶部且于挡片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扇型槽,所述圆管的外侧开设有圆弧槽,所述摆动轴的外侧且于两个圆环板之间固定套接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远离摆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圆管的外侧,所述摆动臂远离摆动轴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动夹。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且于圆弧支撑板旁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的顶部且于溶胶桶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且于内槽旁固定安装有推杆调速器,所述推杆调速器与电动推杆二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槽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模的两侧且于限位槽的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侧块,所述侧块活动卡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每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侧块活动套接于限位柱的外侧,所述内槽内部靠近液压升降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远离液压升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底模。优选的,所述溶胶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桶,所述溶胶桶与保温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加热片,所述盖板的顶部且于溶胶入口旁开设有脱模剂入口。优选的,所述垫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成品收纳箱,所述扇型槽两侧之间的角度为度,所述圆块于扇型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停止槽,所述停止槽的深度等于挡片的厚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需要进行加工的木条竖直放入底模的内部,将隔离孔板按照凹槽底部的面积和形状进行加工,通过电动推杆一将底模沿内槽向固定支架一端移动,使底模移动至顶模的下方,通过接通加热片的电源,加热片对溶胶桶内部的胶体进行加热,溶胶桶内部的胶体融化。步骤二:通过液压推杆伸长,盖板向顶模方向移动,盖板接触顶模后继续下降,顶模的两端挤压复位弹簧,顶模在盖板的压力下开始下降,最终到达底模的顶部,完成合模,通过打开两个开关阀门,溶胶通过输送管到达溶胶入口并进入到底模和顶模的内部,当少量溶胶进入到底模的内部后,关闭开关阀门,并通过液压推杆向上收缩带动盖板向上移动,顶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脱离底模,底模内侧底部留有一定深度的溶胶。步骤三:将隔离孔板放入到凹槽的内部,然后再次通过液压推杆伸长,使顶模在盖板的压力下也开始下降,并最终到达底模的顶部,完成合模,使隔离孔板并盖板压覆在凹槽的内部,通过开启两个开关阀门,使溶胶继续通过输送管和溶胶入口进入到底模和顶模的内部,通过推杆调速器控制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二向下伸长,压板挤压溶胶桶内部的胶体,溶胶桶内部的胶体受压流入输送管的速度加快,溶胶经过溶胶入口后接触隔离孔板,并从隔离孔板的缝隙中进入到顶模和底模的内部,完成注胶关闭开关阀门。步骤四:通过脱模剂入口向底模和顶模的内部加入脱模剂,通过液压推杆向上收缩带动盖板向上移动,顶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脱离底模,通过电动推杆一向液压升降杆方向收缩,带动底模沿内槽向液压升降杆方向移动,使底模达到气动夹的下方,通过液压升降杆下降带动气动夹下降,塑枋露出底模的部分进入到气动夹的夹口内,通过气动夹将塑枋夹紧,通过液压升降杆升高带动气动夹升高,通过电机带动摆动轴反转,通过摆动轴带动摆动臂以摆动轴为轴心反转,摆动轴转动度之后,挡片进入到停止槽的内部,摆动轴无法继续摆动,气动夹带动塑枋到达成品收纳箱的上方,通过气动夹松开夹口,塑枋进入成品收纳箱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通过液压推杆伸长,使顶模在盖板的压力下也开始下降,并最终到达底模的顶部,完成合模,使隔离孔板并盖板压覆在凹槽的内部,通过开启两个开关阀门,使溶胶继续通过输送管和溶胶入口进入到底模和顶模的内部,溶胶经过溶胶入口后接触隔离孔板,并从隔离孔板的漏孔中进入到顶模和底模的内部,隔离孔板有效的将溶胶入口和塑枋进行隔离,从而达到避免塑枋在溶胶入口的位置出现残胶凸起的情况。2、该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通过液压升降杆下降带动气动夹下降,塑枋露出底模的部分进入到气动夹的夹口内,通过气动夹将塑枋夹紧,通过液压升降杆升高带动气动夹升高,通过电机带动摆动轴反转,通过摆动轴带动摆动臂以摆动轴为轴心反转,摆动轴转动度之后,挡片进入到停止槽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底模(3),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的顶部一端延伸至内槽(13)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0),所述设备本体(1)的上方且于内槽(13)的两侧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每个所述支撑块(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33),每个所述圆柱(33)的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35),四个所述圆柱(33)之间且于复位弹簧(35)的上方活动安装有顶模(5),所述液压推杆(10)的底端且于顶模(5)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盖板(11),所述顶模(5)的顶部且于盖板(11)的对位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隔离孔板(6),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且于固定支架(9)旁固定安装有圆弧支撑板(41),所述圆弧支撑板(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溶胶桶(44),所述溶胶桶(44)的底部开设有溶胶出口(38),所述溶胶出口(38)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0),所述分流管(40)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开关阀门(39),所述盖板(1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溶胶入口(36),两个所述溶胶入口(36)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37),所述输送管(37)远离溶胶入口(36)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关阀门(39),所述设备本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垫块(18),所述垫块(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17),所述液压升降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8),所述底座(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管(16),所述圆管(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圆环板(31),两个所述圆环板(31)之间活动安装有摆动轴(32),所述圆管(16)的顶部固定安装油烟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与摆动轴(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轴(3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片(30),所述底座(28)的顶部且于圆管(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圆块(29),所述圆块(29)的顶部且于挡片(3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扇型槽(27),所述圆管(16)的外侧开设有圆弧槽(26),所述摆动轴(32)的外侧且于两个圆环板(31)之间固定套接有摆动臂(25),所述摆动臂(25)远离摆动轴(32)的一端延伸至圆管(16)的外侧,所述摆动臂(25)远离摆动轴(32)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动夹(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底模(3),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的顶部一端延伸至内槽(13)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0),所述设备本体(1)的上方且于内槽(13)的两侧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每个所述支撑块(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柱(33),每个所述圆柱(33)的外侧均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35),四个所述圆柱(33)之间且于复位弹簧(35)的上方活动安装有顶模(5),所述液压推杆(10)的底端且于顶模(5)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盖板(11),所述顶模(5)的顶部且于盖板(11)的对位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隔离孔板(6),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且于固定支架(9)旁固定安装有圆弧支撑板(41),所述圆弧支撑板(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溶胶桶(44),所述溶胶桶(44)的底部开设有溶胶出口(38),所述溶胶出口(38)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0),所述分流管(40)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开关阀门(39),所述盖板(1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溶胶入口(36),两个所述溶胶入口(36)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37),所述输送管(37)远离溶胶入口(36)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关阀门(39),所述设备本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垫块(18),所述垫块(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17),所述液压升降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8),所述底座(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管(16),所述圆管(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圆环板(31),两个所述圆环板(31)之间活动安装有摆动轴(32),所述圆管(16)的顶部固定安装油烟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与摆动轴(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轴(3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片(30),所述底座(28)的顶部且于圆管(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圆块(29),所述圆块(29)的顶部且于挡片(3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扇型槽(27),所述圆管(16)的外侧开设有圆弧槽(26),所述摆动轴(32)的外侧且于两个圆环板(31)之间固定套接有摆动臂(25),所述摆动臂(25)远离摆动轴(32)的一端延伸至圆管(16)的外侧,所述摆动臂(25)远离摆动轴(32)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动夹(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且于圆弧支撑板(41)旁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7),四个所述立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二(23),所述电动推杆二(23)的顶部且于溶胶桶(44)的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板(24),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且于内槽(13)旁固定安装有推杆调速器(2),所述推杆调速器(2)与电动推杆二(2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13)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底模(3)的两侧且于限位槽(20)的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侧块,所述侧块活动卡接在限位槽(20)的内部,每个所述限位槽(20)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1),所述侧块活动套接于限位柱(21)的外侧,所述内槽(13)内部靠近液压升降杆(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一(22),所述电动推杆一(22)远离液压升降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底模(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枋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