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82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4
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头部矫正方式矫正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座体,座体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滑槽,滑槽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滑块前端伸出座体且设有收纳盒,两个收纳盒的相对面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可随着滑块的移动而产生转动,两个转轴的转向相反,转轴前侧伸入收纳盒内且缠绕有连接布,两个连接布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其对应侧的收纳盒且互相连接,位于两个收纳盒之间的连接布的下表面与收纳盒的下端面平齐;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护理
,特别是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新生儿的颈部支撑能力较差,因此头部易出现尖头、偏头及平头的现象,一般都是家长把新生儿头部爱偏向的一侧用毛巾垫高一些,但是新生儿头部晃动,毛巾垫高方式使用效果不佳,也有的采用矫正器对新生儿头部进行矫正,矫正器不能很好的根据新生儿的头围调节大小,使用不方便影响矫正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头部矫正方式矫正效果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座体,座体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滑槽,滑槽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滑块前端伸出座体且设有收纳盒,两个收纳盒的相对面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可随着滑块的移动而产生转动,两个转轴的转向相反,转轴前侧伸入收纳盒内且缠绕有连接布,两个连接布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其对应侧的收纳盒且互相连接,位于两个收纳盒之间的连接布的下表面与收纳盒的下端面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个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收纳盒,收纳盒内设有可随着收纳盒的移动而转动的转轴,两个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连接布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缠绕在对应的转轴上,实现了在两个收纳盒之间的距离缩小或增大时,两个转轴收紧或放松连接布,缺口的设置使得两个收纳盒之间的连接布的下表面始终与收纳盒的下端面平齐,能够方便的根据新生儿的头围调节尺寸,使用方便,提高矫正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座体1,座体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滑槽2,滑槽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3,两个滑块3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滑块3前端伸出座体1且设有收纳盒4,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滑块3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5,转轴5可随着滑块3的移动而产生转动,两个转轴5的转向相反,转轴5前侧伸入收纳盒4内且缠绕有连接布6,两个连接布6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其对应侧的收纳盒4且互相连接,位于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连接布6的下表面与收纳盒4的下端面平齐。为了使两个滑块3能够产生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滑槽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7,螺杆7左右两侧的螺旋旋向相反,滑块3与螺杆7螺纹连接,螺杆7右端贯穿座体1且设有手轮。为了使转轴5可随着滑块3的移动而转动,所述的座体1内开设有位于滑槽2后方的让位槽8,让位槽8底部设有左右方向的齿条9,转轴5后端伸入让位槽8内且设有可与齿条9啮合的齿轮10。为了使位于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连接布6的下表面与收纳盒4的下端面平齐,所述的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的下端分别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缺口11,连接布6从缺口11处穿过。为了防止两个滑块3夹伤新生儿,所述的两个滑块3前端面之间及滑块3与座体1前端面之间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弹性布12。为了起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增加新生儿的舒适度,所述的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棉垫13。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两个收纳盒4之间处于最大距离的初始状态;根据新生儿的头围调整两个棉垫13之间的距离,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螺杆7转动,使得两个滑块3沿螺杆7产生相对移动并带动两个收纳盒4移动,同时滑块3带动对应的转轴5移动,由于齿轮10与齿条9的啮合使得转轴5在移动的同时并产生转动,且两个转轴5的转向相反,即实现两个收纳盒4相对移动同时,两个转轴5将两个收纳盒4之间松弛的连接布6缠绕在转轴5上;当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距离满足新生儿头围的需求时,停止转动手轮,由于螺旋传动的自锁特性,两个收纳盒4不会出现意外移动,且由于缺口11的设置,使得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连接布6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且其下表面与收纳盒4的下端面平齐;将新生儿头部放置在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连接布6上即可,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有效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阻挡,新生儿的头骨重力作用于两个收纳盒4的倾斜面上及连接布6上,防止新生儿头部倾斜,从而通过调节睡姿达到定型矫正效果。本技术设置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为倾斜面,新生儿即使侧卧时,其口鼻始终位于倾斜面的上方,不会影响到新生儿的呼吸,避免出现窒息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个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收纳盒,收纳盒内设有可随着收纳盒的移动而转动的转轴,两个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连接布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缠绕在对应的转轴上,实现了在两个收纳盒之间的距离缩小或增大时,两个转轴收紧或放松连接布,缺口的设置使得两个收纳盒之间的连接布的下表面始终与收纳盒的下端面平齐,能够方便的根据新生儿的头围调节尺寸,使用方便,提高矫正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座体(1),其特征在于,座体(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滑槽(2),滑槽(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3),两个滑块(3)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滑块(3)前端伸出座体(1)且设有收纳盒(4),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滑块(3)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5),转轴(5)可随着滑块(3)的移动而产生转动,两个转轴(5)的转向相反,转轴(5)前侧伸入收纳盒(4)内且缠绕有连接布(6),两个连接布(6)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其对应侧的收纳盒(4)且互相连接,位于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连接布(6)的下表面与收纳盒(4)的下端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座体(1),其特征在于,座体(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滑槽(2),滑槽(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3),两个滑块(3)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滑块(3)前端伸出座体(1)且设有收纳盒(4),两个收纳盒(4)的相对面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滑块(3)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5),转轴(5)可随着滑块(3)的移动而产生转动,两个转轴(5)的转向相反,转轴(5)前侧伸入收纳盒(4)内且缠绕有连接布(6),两个连接布(6)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其对应侧的收纳盒(4)且互相连接,位于两个收纳盒(4)之间的连接布(6)的下表面与收纳盒(4)的下端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护理头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7),螺杆(7)左右两侧的螺旋旋向相反,滑块(3)与螺杆(7)螺纹连接,螺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会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