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59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新型提供一种铰链组合件。根据本新型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铰链组合件包括一支撑构件、一套筒构件、一基底以及一第一摩擦构件。支撑构件能固定在一第一物件上。套筒构件自支撑构件的一下缘处延伸。基底的构造配合插入套筒构件,致使基底的两端外露于套筒构件之外,基底能以本身的两端固定在一第二物件上。当一外力作用于第一物件上时,外力迫使支撑构件绕着基底的一旋转轴进行转动,致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转动,并且一第一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第一摩擦构件的一第一摩擦面与基底的一第一突出部之间,以阻抗支撑构件的转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组合件,以使一物件与一固定座进行枢接,并且利用一条至两条线摩擦力使物件相对于固定座进行旋转定位。
技术介绍
现有能使一物件与一固定座进行枢接,并且将该物件相对于该固定座进行旋转定位的铰链组合件,其大多为构件繁复的设计。通过公知的铰链组合件,物件在相对于固定座进行旋转定位时,公知的铰链组合件仅仅在物件与固定座之间两个枢接点处提供点摩擦力,并非是强韧的结构设计。除此以外,公知的铰链组合件在其组装上都甚为繁复,无形中提高了整体的制造成本。新型内容因此,本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组合件,以使一第一物件与一第二物件进行枢接,例如,显示器与固定座之间的枢接。并且特别地,根据本新型的铰链组合件,利用单一面摩擦力将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进行旋转定位。根据本新型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铰链组合件,其包括一支撑构件、一套筒构件、一基底以及一第一摩擦构件。支撑构件能固定在一第一物件上,支撑构件并限定一第一侧和一第二侧。套筒构件自支撑构件的一下缘处延伸,套筒构件在第一侧处具有一第一开孔。基底的构造配合插入套筒构件,致使基底的两端外露于套筒构件之外,基底能以本身的两端固定在一第二物件上,基底具有一第一突出部,在基底插入套筒构件后,基底的第一突出部安置在第一开孔处,并且朝向支撑构件的第一侧突出。基底内限定一旋转轴。第一摩擦构件固定在支撑构件上,并向支撑构件的第一侧处延伸,第一摩擦构件的成型致使其具有一紧抵第一突出部的第一摩擦面。当一外力作用于第一物件上时,外力并迫使支撑构件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致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转动,并且一第一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第一摩擦面与第一突出部之间,以阻抗支撑构件的转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套筒构件在第二侧处具有一第二开孔,并且基底具有一第二突出部。在基底插入套筒构件后,基底的第二突出部安置在第二开孔处,并且朝向支撑构件的第二侧突出。根据本新型的铰链组合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摩擦构件。第二摩擦构件固定在支撑构件上,并向支撑构件的第二侧处延伸。第二摩擦构件的成型致使其具有一紧抵第二突出部的第二摩擦面。当外力作用于第一物件上时,外力并且迫使支撑构件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致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转动,并且一第二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第二摩擦面与第二突出部之间,以阻抗支撑构件的转动。关于本新型的优点与构思可以通过以下的新型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新型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铰链组合件的主要构件的外观视图;图2表示铰链组合件的部分主要构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新型提供一种铰链组合件,以使一第一物件与一第二物件进行枢接,例如,显示器与固定座之间的枢接。并且特别地,根据本新型的铰链组合件利用一条至两条线摩擦力,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进行旋转定位。以下将通过详述本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例,清楚地指出本新型的构思与特征。参照图1和图2,图中详细描绘根据本新型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铰链组合件1。图1为铰链组合件1的主要构件的外观视图。图2为铰链组合件1的部分主要构件的一侧视图。如图1所示,铰链组合件1包括一支撑构件10、一套筒构件12、一基底14以及一第一摩擦构件16a。如图1所示,支撑构件10能固定在一第一物件(图中未表示)上。第一物件即为需固定在一固定座上的物件,例如,台式计算机的显示器。支撑构件10并限定一第一侧S1和一第二侧S2。同样示于图1,套筒构件12自支撑构件10的一下缘处延伸,套筒构件12在第一侧处具有一第一开孔122。同样示于图1,基底14的构造配合插入套筒构件12,致使基底14的两端外露于套筒构件12之外。基底14能以本身的两端固定在一第二物件(例如一固定座,图中未表示)上,基底14具有一第一突出部142。在基底14插入套筒构件12后,基底14的第一突出部142安置在第一开孔122处,并且朝向支撑构件10的第一侧S1突出。基底14内限定一旋转轴Y。同样示于图1,第一摩擦构件16a固定在支撑构件10上,并向支撑构件10的第一侧处S1延伸。第一摩擦构件16a的成型致使其具有一紧抵第一突出部142的第一摩擦面。当一外力作用于第一物件上时,外力并且迫使支撑构件10绕着旋转轴Y进行转动,致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转动,并且一第一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第一摩擦面与第一突出部142之间,以阻抗支撑构件10的转动。由此,使施力者易于将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旋转至所欲定位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底14并具有一第二突出部144。并且,套筒构件12在第二侧处S2具有一第二开孔(图1中未表示)。在基底14插入套筒构件12后,基底14的第二突出部144安置在第二开孔处,并且朝向支撑构件10的第二侧S2突出。铰链组合件1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摩擦构件16b,第二摩擦构件16b固定在支撑构件10上,并向支撑构件12的第二侧处S2延伸。第二摩擦构件16b的成型致使其具有一紧抵第二突出部144的第二摩擦面。当外力作用于第一物件上时,外力并且迫使支撑构件10绕着旋转轴Y进行转动,致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转动,并且一第二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第二摩擦面与第二突出部144之间,以阻抗支撑构件10的转动。由此,使施力者易于将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旋转至所欲定位的位置。在图2中,仅表示出支撑构件10、套筒构件12、第一摩擦构件16a以及第二摩擦构件16b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支撑构件10、套筒构件12、第一摩擦构件16a以及第二摩擦构件16b可以通过对一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弯曲成型等机械制造过程而一体成型。支撑构件10、套筒构件12、第一摩擦构件16a以及第二摩擦构件16b也可以由金属板分别成型,然后再进行焊接成一体。基底14及其上的第一突出部142和第二突出部144可以通过对一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弯曲而成型。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铰链组合件1进一步包括一螺丝18。在此案例中,第一摩擦构件16a具有一穿透的第一孔162,第二摩擦构件16b具有一穿透并且与第一孔162对齐的第二锁孔164。螺丝18能穿过第一孔162,并且锁入第二锁孔164,进而调整第一摩擦构件16a与第二摩擦构件16b的间距,以调整第一摩擦面与第一突出部142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及第二摩擦面与第二突出部144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另一种作法是,铰链组合件1同样地进一步包括一螺丝18。第一摩擦构件16a具有一穿透的第一孔162,第二摩擦构件16b具有一穿透的螺孔(图中未表示)。通过将螺丝18穿过第一孔162,并且锁入第二摩擦构件16b的螺孔,进而调整第一摩擦构件16a与第二摩擦构件16b的间距,以调整第一摩擦面与第一突出部142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及第二摩擦面与第二突出部144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铰链组合件1包括一扭力弹簧20。扭力弹簧20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扭力弹簧20的第一端衔接基底14的两端中的一端,并且扭力弹簧20的第二端抵紧第一摩擦构件16a或第二摩擦构件16b。由此,设计出具有一转向的滑动摩擦力高于相反转向的滑动摩擦力的铰链组合件1。可以明显地看出,根据本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例的铰链组合件,其构件精简,但构造强韧,其组装也相当容易,由此降低了铰链组合件整体的制造成本。通过以上优选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能固定在一第一物件上,所述支撑构件并限定一第一侧和一第二侧;    一套筒构件,所述套筒构件自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下缘处延伸;    一基底,所述基底的构造配合插入所述套筒构件,致使所述基底的两端外露于所述套筒构件之外,所述基底能以本身的两端固定在一第二物件上,所述基底具有一第一突出部,所述套件构件的结构设计使所述基底在插入所述套筒构件后,所述基底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侧处外露并突出,所述基底内限定一旋转轴;以及    一第一摩擦构件,所述第一摩擦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并向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侧处延伸,所述第一摩擦构件的成型致使其具有一紧抵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摩擦面,    其中当一外力作用于第一物件上时,外力并迫使支撑构件绕着旋转轴进行转动,致使第一物件相对于第二物件转动,并且一第一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第一摩擦面与第一突出部之间,以阻抗支撑构件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仲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乙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